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特種兵->章節

第十章 柳暗花明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巴根臺之所以一定要製造水泥,而不是採用傳統的夯築、坯制和黃泥加草粘接方式,是因為古代的建築方式質量差,而且過於耗費人力、地力。一個院落佔地龐大,實際利用率太低。新型的益都城山區佔絕大部分,如果宅基佔用大量工農業用地是不划算的。

所以,除了巴根臺設計的居住區都是一棟棟的3層磚混結構小樓,每套一大一小兩間臥室,有一個廚房,建築面積大約45平米左右。每層有公共衛生間,每棟有一層地下室,平時儲藏小區公共物品,戰時可供婦孺躲藏。一棟這樣的小樓可以容納50戶,300人口,功能齊全,衛生方便,節省材料,節省用地。

最重要的是,建設效率高的多,當務之急是安置大量流民,一板一眼的蓋房子根本來不及。這種標準化小樓,不算開挖地基,10幾天就封頂完工,200個人的建築隊一個月可以建造10幾棟,安置5千多人。而益都這樣的建築隊有8個,全力生產的話,益都每月能建造120棟居民樓,安置近4萬人口。

隨著水泥廠水力裝置的應用,水泥產量提高了10倍以上,這樣水泥材料就不是問題了。但是以益都鋼鐵作坊現在的生產能力,是不可能生產出這麼多鋼筋的,即使有水泥也難以實現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築。巴根臺知道解放初期在鋼材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南方曾經用毛竹做筋的案例,房屋的強度和壽命雖然有一定影響,但是不影響使用。

可是益都屬於北方乾冷地區,根本就沒有毛竹。巴根臺想到了木材,木材的強度比毛竹還要好,為什麼不用木筋呢?那是因為水泥的腐蝕性很強,木材抗腐蝕能力比竹子差的多。如果用木材做筋,就要做防腐處理。

以益都地區的工業水平,根本就無法生產現代防腐劑,即使是有木材防腐劑,也沒有高壓滲透裝置。但是我國古代一向是用桐油浸泡木材做防腐處理,效果同樣很好,屹立幾百年的建築多了去了。桐油這個東西就好辦了,我國是最早提取桐油的國家,益都就產桐油。

實際木材經過桐油防腐處理以後,做水泥木筋效果不錯。這樣,巴根臺把有限的鋼材用來製作水泥預制板,作為樓板使用。在不長的時間裡,這種千篇一律的青磚樓就在益都的群山平原之中拔地而起,大片的建築群一模一樣,幾乎沒有區別。

巴根臺深知我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根本問題,就是沒有完善的上下水網路。在以井水為主要生活用水來源的時代,這種問題是致命的。人畜便溺汙水不經處理,肆意往地下滲透,對地下水造成嚴重汙染,又透過井被人提出食用。時間一久,疾病叢生,根本原因就是飲用水的不清潔。所以,古代城市用不了多久就無法居住了,只能廢棄。

所以,巴根臺非常重視上下水網路的建設。他修建的每棟小樓下面都建有沼氣池,人畜糞便可以透過下水管道排到家用的沼氣池裡。沼氣池生成的沼氣可以用來生火做飯,冬天可以用來燒熱水,熱水透過供、回水管路可以形成一個封閉迴圈的暖氣系統。這樣益都居民就不用發愁燃料問題,每戶人家都有溫暖的冬天。

但是這樣的小樓就面臨採光問題,解決的辦法當然是平板玻璃的生產。益都河岸富含石英砂,益都山區富含石灰礦和鹼石礦,生產玻璃的原材料益都是豐富的。

早在石盤口特種部隊訓練基地,巴根臺就已經掌握了玻璃生產技術。但是生產大塊的平板玻璃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巴根臺還是決心建立玻璃製造場,突破技術的瓶頸。因為不僅僅益都民用方面需要大量的玻璃制品,更有可能遠銷各方,成為益都換取各種戰略資源的支柱產業。

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是不可能生產浮法玻璃的,巴根臺採用的還是壓延法製造平板玻璃。這種生產工藝的核心,就是一臺壓延機。

壓延機制平板玻璃的方法是,玻璃液從熔窯尾端溢流日溢位,流到壓延機的上下壓輥間。壓延輥中間通冷卻水,使流經上下壓輥間的玻璃液迅速冷卻,有液態變成塑膠狀?態。當玻璃從正在轉動的上下壓輥的間隙出來時,形成所要求厚度的玻璃板。

壓延輥與玻璃?帶之間的摩擦力使玻璃帶運動,出壓輥的玻璃帶經過託板水箱的冷卻和託輥的拖動,然後經?過活動輥道進入連續退火賽中退火。再經過切割分裝,就是製成品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壓延玻璃成型溫度高,生產過程中不易產生析晶,只要能夠製造優質的壓延機,就可以生產出高質量的玻璃。

這種平板玻璃製造法,質量取決於壓延機壓輥的表面質量。由於提前開閘放水,一批水力機床已經開始試車,用水利車床車出優質鋼錕,再用水利磨床拋光,這並不算什麼難事。基本的條件具備了,巴根臺決心建立益都玻璃製造廠,開始試製平板玻璃。

“將軍,這頭幾塊玻璃做的很好啊,為啥就越來越差了呢?越到後面越厚薄不均,到後來乾脆就沒法成型了。”玻璃場場長李術是個老鐵匠,巴根臺看中了他在機械方面的經驗,任命這個模樣猥瑣的小老頭負責玻璃生產。

第一批玻璃制品的試製不太成功,質量參差不齊,還出現粘錕現象。老李頭一大早就急急忙忙把巴根臺從運河邊的木器廠拉到玻璃場,解決平板玻璃的質量問題。

整個生產線,是靠畜力絞盤拉動的連續滾動帶,壓錕和滾動帶同步運動,這套機械方面不會有大問題。

巴根臺指著冷卻水箱說道:“老李,問題出在上下壓錕的冷卻水,這水是死水。剛開始水的溫度可以達到冷卻效果,所以出來的玻璃液都出現正常的塑膠狀態,這樣成型的玻璃就沒有問題。可是隨著冷卻水的溫度上升,再出來的玻璃液溫度就越來越高,從上下壓錕出來的都是玻璃溶液,當然無法成型。”

李術一拍腦袋,說道:“著啊,冷卻水一定得流動,是吧。”

巴根臺說道:“是啊,要是有電力水泵,這些都是小事兒。現在沒有辦法,只能用人力手搖渦輪,才能形成循環水。我這就安排鐵器廠陳家老大到這裡來,改造壓延機。”

老李點點頭,說道:“電力水泵是什麼?”

巴根臺抬起頭,望著遠方的群山,說道:“是啊,電力是什麼,我們早晚會進入電力時代,一定!”

大規模的住宅建設,催生了一大批工礦企業的誕生,水泥廠,鋼鐵廠,瓷器廠,木器廠,被服廠等等。秋寒到來的時候,第一批生活設施齊全的住宅樓2萬套已經投入使用。楊妙真先安排老人、鰥寡孤獨從地窩子搬到寬敞舒適的房子裡,其他的人陸續分到了住房。

在巴根臺的規劃,楊妙真的主持下,醫院、學校也逐步建立起來。整個大工地正在逐步形成一個巨大的城市。

雖然10萬套毛坯房的建設任務在河流上凍之前是可以完成的,但是要達到使用要求,還需要大量的配套設施,管路系統,門窗玻璃,生活用水,瓷器木器,被褥床枕等等的產量遇到了瓶頸,嚴寒到來之前至少5萬套住房無法投入使用。

楊妙真,巴根臺等都精疲力盡,束手無策。就在他們日漸絕望的時候,賈瑀帶著大批的南宋商人來到了益都。

賈瑀和楊妙真、巴根臺顧不上寒暄敘舊,拉著巴根臺的手,說道:“兄弟,我知道你們困難極大。可是朝廷新相史彌遠大人不贊同我,把這益都的糧餉供應推到了楚州制置使司衙門。楚州制司不過是一個軍州,怎麼能供養益都40萬人口。哥哥我實在沒有辦法,我帶來了一批商人,他們掌握著咱們緊缺的物資。萬不得已,我們就和他們做生意嘛。”

楊妙真的眼睛亮起來了,驚喜的說道:“棟樑,咱們有救了!咱們登州那邊就是大海,咱們有鹽場啊,咱們用鹽換他們的布匹瓷器,換他們的糧食,這個冬天咱們就能熬過去了。”

巴根臺也燃起了希望,他拿出一塊玻璃樣品,說道:“賈大哥,你看這個東西能換多少糧食?”

宋商們看到這麼大塊的玻璃,眼中都閃起貪戀的光,一個商人問道:“你們有多少這種琉璃?”

巴根臺說道:“我們有很多。不僅是這種平板玻璃,我們還可以製造各種玻璃器具,比如穿衣鏡,那可比銅鏡清楚多了。不僅如此,我們的水泥,我們的鋼筋,我們的小五金件,都是質量又好又便宜,能讓你們個個都發大財啊!”

這些南朝的商人們都是世家大族,見多識廣,對益都這個窮山惡水根本就不抱太大的希望,他們更希望和登州的楊安做生意。是因為賈瑀是宋國鴻臚寺的高官,楊安又是他們的大金主,這些人不敢得罪,才勉強到益都一趟,就當是遊山玩水了。誰成想這裡居然有這麼多新奇的東西,都來了興致。這些東西可都是家家戶戶需要的,南朝數千萬人口,這是多麼巨大的生意啊。

巴根臺說道:“大家舟船勞頓,今天就好好休息,明日我們再好好商談。”(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教主請饒命豪門狂婿毀滅世界之龍我大堂經理,你們叫我社會學教授大唐之最強敗家子草原上的紅飄帶鬥羅之書聖最後一個偽太監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種!懷孕被燒,五年後她攜萌寶強勢歸來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