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黑暴->章節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五星出東方利中華之新徵程(十五)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吳三桂叛軍在陽山鎮戰場混亂之際,三十多家土司四千餘私兵戰場反水,他們將進攻的目標盯在了叛軍中央軍陣吳三桂身上。自認為選準了時機反水的土司們,怎麼也沒想到吳三桂也不是個好欺的主兒,他早就派了一千火銃兵監視這幫地頭蛇。當土司軍出現異動之時,這些監視他們的火銃兵立刻向土司軍開火。土司私軍武器極差,他們手裡的弓箭連明軍都不如,在火銃面前土司手裡的武器基本上可以稱為一種擺設。這下戰場熱鬧起來,中華軍打得叛軍抱頭鼠竄,吳三桂右翼火銃兵又把土司私兵打成了四處亂竄的走獸。隨著中華軍騎兵衝入叛軍軍陣,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中華軍多為身高體壯的北方漢子,這幫騎兵先是用馬槍打完子彈後,隨後將馬槍插入馬鞍橋皮囊中。衝入敵陣之後,中華軍騎兵雙手各持一把戰刀上下飛舞劈砍叛軍帶出陣陣血柱。

隨著吳三桂主將大纛旗倒伏,意味著陽山鎮戰役進入尾聲。觀戰團軍官們交頭接耳探討今天這場戰役的得失,這次大戰都統領田鵬在指揮上頗有亮點,陣法運用靈活不說還能出新。唯一的缺憾就是這川馬太過矮小,中華軍將士們身材高大,騎兵不像是在騎馬,更像是一個大漢騎著一頭毛驢在作戰。他們也清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中華軍慣用戰馬不適應這裡的氣候和地形,上萬匹優等戰馬折損在雲貴川三省,讓皇帝張平安心疼得流淚。正所謂兵敗如山倒,中華軍八千騎兵採用穿插戰法直接向雲南府城衝去,其中三千騎兵在疾馳十五裡後斷絕了叛軍後路。三十家投靠吳三桂又臨戰反水的土司們沒有一個撈著好處,他們主力被吳三桂督戰隊打散後,又被中華軍不分青紅皂白一番射殺就沒剩下幾個完好的人。本來這幫土司臨戰反水之後,都統領田鵬對此很是頭疼。

皇帝張平安曾經多次告誡田鵬,雲南地界各民族雜居情況甚為複雜,一個省的土司數目比四川和貴州之和還要多幾倍。在這裡光憑武力征伐不是最終解決辦法,有時候也得分化瓦解一些大土司,保留一些想與帝國友好的地方勢力。皇帝張平安這話有很明顯的針對性,他是要田鵬殺大存小,有益於帝國在雲南政權的穩定。早前帝國就派了督察前往各處代表朝廷宣慰地方,不知道內情的外人,根本就不清楚中華軍督察中不少人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情報處的城候。他們早就在半年前就摸清了雲南各地土司的家底。今日跟隨吳三桂叛軍作戰的土司們,就是因為他們實力比小土司要大很多。這些人之所以要緊跟吳三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地盤緊靠雲南幾個州府,他們早就見識過吳三桂軍強大。作為相對弱小的土司們,不管他情願還是不情願,他們首先考慮的不是大義而是生存問題。這下好了,這幫土司跟吳三桂攪合在一起,加之沒有抓到像樣的投名狀,田鵬可以將他們定性為叛軍加以剿滅。

遠在京城的皇帝張平安不知道發了什麼瘋,他一面四處征戰不說,又釋出詔令:再次減免天下田稅五年。這下朝廷戶部官員們有些不樂意了,田稅乃是戶部生存根本,要是沒有稅收來源光靠商稅他們這幫官員說話就不硬氣。對於戶部官員們上報的叫苦奏章,皇帝張平安連看的興趣都沒有。張平安叫人刻了一個私章,就三個字“知道了”,每當遇到這類奏章他直接用印泥蓋上去,連寫字的功夫都給省了。雖然張平安的幾個妃子都頗有文采,但身為皇帝的張平安卻不允許她們觸碰任何奏章。就在張家莊府邸內外院相接的院落空地上,張平安親手寫下“內宮女人干政者殺!”幾個大字,讓人刻在石碑之上警示後人。中華軍西征主帥陳錚,帶領三支戰兵營於四年秋出發前往長安。經過四年的休養生息,南方糧食產量有所提升,至少可以讓百姓們吃飽肚子。北方持續乾旱,只能靠帝國朝廷從臺灣行營和南方藩屬國走海路運糧賑濟。

中華帝國百姓們因為地域原因,關內人習慣將自己成為中國人,而關外百姓則更喜歡將自己稱為“華國人”。這主要還是破奴城那幫債主大爺認為自己與眾不同,他們走南闖北總覺得自己比別人高出一頭。帝國三年,皇帝張平安為表彰破奴城百姓為帝國建立所做出的貢獻,下了特旨為破奴城百姓和因傷退役的破奴軍將士們打製了一面銀製護照,憑藉此護照可以行走天下見官不跪。中華帝國基本上還是沿用了大明戶籍制度,普通百姓不能隨意遷徙,商人要是跨省做買賣必須得有官府出具的文書。皇帝張平安清楚,有些事不能操之過急,剛剛穩定的國家讓人口隨意流動很有可能潛藏造反風險。急功近利出亂子的事張平安不想幹,新朝成立最關鍵的事首先要抓穩定。皇帝張平安給破奴城百姓們發護照也存了私心,這些年來他還欠著這幫債主大爺們不少利息,他透過下發護照變相地賴掉了數百萬的利錢。

對此,破奴城百姓們倒是不在乎這些小錢,他們家家戶戶都在額斯熱格和兀禿刺草原有牧場,而且還有奴隸為他們照料牲口。破奴城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皇帝張平安早年間送給他們的,破奴城百姓也是皇帝張平安最為忠心的臣民。破奴城百姓們現在是有錢有奴隸,生活最差的人每年能從海商聯盟中分得五百兩白銀。按照皇帝張平安的話,海商聯盟得讓破奴城百姓個個過上好日子,否則就是對歷史的遺忘。所謂破奴城百姓也是有固定所指,那就是在被建奴和蒙古林丹汗數百萬大軍包圍前進入破奴城的人。當然了,這些人的後代也算是破奴城的百姓,只是他們的待遇就不如這些作出過貢獻的父輩們。有了帝國皇帝頒發的護照,有權有勢的破奴城百姓們最近喜歡到江南遊歷,說是皇帝張平安在破奴城就說過,破萬卷書行萬里路。破奴城百姓雖然不怎麼讀書,他們先要行萬里路好在沿途顯擺身世。

最近破奴城一幫爺們雲集江南,他們遊走於各個城鄉四處找尋合適的手藝人。皇帝張平安不徵收農稅也不允許土地買賣,朝廷還特別下達政令不允許水田種植桑樹。南直隸人心思大都比較活泛,原來有權有勢的鄉紳因為丁亥謀逆案被發配到了北方,這樣一來留在家鄉的都是些農民和手藝人。破奴城有錢的大爺們來南方目的,就是想開一些作坊賺錢。要說皇帝張平安在破奴城留下些什麼值得稱道的事,就是讓破奴城百姓們學會了按照規矩辦事。數萬破奴城百姓下江南,加上他們帶著的奴隸,其規模不容小覷。本來江南受丁亥謀逆案影響,八成讀書人把抓到了北方,南京秦淮河上花船買賣大受影響。曾經高傲的名妓們也不得不放低身段,接待來自北方的土豪們。好在這幫土豪除了愛吹牛外花錢實在是大方,且不會強買強賣,自少給予了花船上姑娘們一條活路。北方土豪們在花船上吹噓當今皇上乃是天上神仙,要不是在天界把美麗的嫦娥給辦了,也不會流落到人間。

本來花船上姑娘們就喜歡八卦,她們紛紛刨根問底想要知道內情。姑娘們記得大明時期有個讀書人吳承恩寫了一本書,上面講述的故事裡好像是豬八戒調戲嫦娥被玉帝打下凡塵。於是姑娘們追問恩客,皇帝張平安難道是天蓬元帥轉世。聽到花船姑娘們把英明神武的皇帝張平安理解成天蓬元帥這個豬頭,北方土豪們紛紛為皇帝仗義執言。天蓬元帥跟皇上張平安在天上的地位就沒法比,皇上在天上辦嫦娥時,天蓬元帥由於聽到了牆角出於嫉妒向玉帝告發,這才讓皇上被貶入凡間。據皇帝還在潛邸時跟將軍們聊天傳出的原話,他在天上就是美男子,要不是天蓬元帥告密,他很有可能把七仙女一塊給辦了。據這些來自於北方的土豪們猜測,皇帝張平安很可能是天上武曲星下凡,要不然他南征北戰二十餘年從無敗績。這種娛樂性很強的八卦,將皇帝張平安的身世籠罩出一片神秘色彩,間接證明皇帝取得天下乃是上天早就做好的安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破奴城的債主們在江南傳皇帝的八卦張平安當然清楚,偵緝處城候遍佈南方,其間上奏的文報中就有詳盡諜報。對於此事張平安毫不在意,這幫大爺們編排他的八卦又不是一回了,張平安早就習以為常。為了讓西征大軍儘早出發,皇帝張平安先是給破奴城債主大爺們嘗一點甜頭,他打算發行新的戰爭債券。要想讓債主大爺們掏銀子,這戰後給出的利息就得有足夠的吸引力。經過數年思考,皇帝張平安對平定亦力把裡地區後,給出了全新的土地政策。在關內和關外破奴城地區是不允許買賣土地,皇帝分給百姓們的土地關內最多不過一百畝,關外也超不過三百畝。而中華帝國奪回亦力把裡之後,皇帝打算將這裡的土地按十里一份來發賣。中華軍將士可憑藉軍功最高可分到三百裡,持有戰爭債券的破奴城百姓們最高可買到土地一百裡。(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大商紀帝尊臨世通天之途透明影后你又又又掛熱搜了最強替身:開局獲得武帝替身她拋棄了我卻還妄想撩我神豪:從不喝洗腳水開始無敵房東天虛戒戰帝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