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別和投資人談戀愛->章節

61、競爭(三)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思恆、深度開始砸錢。

與其說思恆、深度在比砸錢, 不如說揚清、愛未在比砸錢。

因為都想滲入基層,需要比拼“會診中心”, 因為對於醫生來說“遠端指導”誘惑不小,可這部分十分燒錢,技術支持也是同理。同時,為了跑馬圈地搶佔基層, 不論自己派遣銷售, 還是合作當地代理,所產生的各項費用極其驚人。前者要付員工工資、交通食宿,後者要交代理費用和培訓費用,平均下來, 一家基層獲取成本在10000元左右。思恆之前每月進入160到240家,花200萬, 現在, 為跟深度正面競爭, 數量翻倍, 一個月400萬,一年又是4800萬。更別提還有上門維修、更新維護多出來的其他開銷。

思恆、深度兩個公司資金雄厚,ai急診的新玩家望而生畏、力不從心,本來也想分杯羹的紛紛宣佈轉換方向,放棄急診。創業圈歷來不缺跟風的人,思恆急診大火、爆紅,在投資圈炙手可熱,必然有人十分眼饞, 或者想蹭思恆熱度、搭順風車拉拉投資,或者認真研究技術,也想擁有一席之地。然而,看到思恆深度已經開始激烈火併,他們知道弱小無助無比可憐的新公司沒有可能贏得競爭,於是果斷放棄計劃,畢竟身後沒有金主,不管是拼產品還是拼服務,他們都陪不起。

人人都說,中國大陸的創業者,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靈活”。一個創意看著不行,另個創意可以立馬提上日程。不較真兒,這是他們最大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

公司常有員工大叫:“阮總阮總!愛未、深度兩個王八想把咱們用錢砸死!”

“來啊~”阮思澄總是笑,“我最喜歡的死法兒就是被人用錢砸死!”

“阮總淡定!”

“哈哈。”

不過其實,阮思澄的心裡也是一刻不停地打突突——邵君理說砸錢沒事,是不是真的沒事?行得通嗎?思恆、深度都做急診,總歸是要正面pk。比較令人頭痛的是,兩個產品高度重合,都做頭部、胸部、腹部,都用ecg和ct、超聲,誰都無意避開對方。唯一比較不同的是,除去以上幾個重點,思恆還做中毒、感染,而深度則把重點給放在了暈厥、休克以及抽搐上——據相熟的醫生反饋,深度醫療這幾方面的結果還蠻不錯的,而思恆對暈厥、休克還沒想出太多辦法。那麼,在這搶佔市場的當口,靠“給好處”搶奪醫院,真能成為長久之計???

…………

阮思澄一邊應對與深度的直接競爭,一邊準備對一非的正式訴訟。

她與“天恆”律所合作,聘的律師業界知名。

“用競業限制打官司不大好贏。”律師姓郝,一針見血,“經過調查,陳一非的勞動合同、醫保社保不在深度,而在一家派遣公司,被東家給‘派’去工作。在法律上,不能算作加入思恆的競爭對手。這種曲線挖角鑽了法律空子。”

“……”阮思澄問,“有別的辦法保護思恆的權益嗎?”

“可以嘗試起訴陳一非‘竊取商業機密’,深度醫療‘侵犯智慧財產權’和‘不正當競爭’。”

阮思澄問:“能解釋一下嗎?”

律師點頭:“違反競業限制官司經常伴隨‘竊取商業機密’和‘侵犯智慧財產權’官司。先說前者,不太好打。肯定需要繁複舉證,耗時耗力耗精神的。法院法官要看證據,你光說,思恆醫療技術牛逼,深度醫療做不出來,這不算。人有可能做出來啊,前cto可能沒參與啊。因此,最好能有陳一非對產品程式複製、拍照等等行為的證據。只要有這些證據,那陳一非跑不了了,也會對跟深度醫療的官司有一些幫助。”

阮思澄把茶杯端起:“您接著說。”

郝律師繼續:“再說起訴深度醫療。我剛初步研究過了,思恆共有12項專利已經獲批。對方如果使用到了這些東西,就可以打侵權官司,索取賠償。不過……我對前景不大看好,只能承諾盡力為之。用rnn看心電等等,全都屬於大的方法,不好打。思恆專利比較集中的幾種病……深度醫療的表現並沒有很好。前cto肯定知道專利細節,有好幾項還在他的名字下呢,應該已經想出辦法規避掉了。至於其他一些病,在技術上比較機械。調ai引數這些東西,耗時、費力,可也沒有技術含量,被員工給記住、帶走,讓競爭對手彎道超車,基本只能自認倒黴,目前各家防止這類事件的主要手段就是競業限制,不讓員工接觸別人,而這也是ai公司競業官司遠超從前的原因了。”

“……”阮思澄也十分清楚,光調引數省的時間就至少有好幾個月。眼前律師講的沒錯,陳一非和其他大牛全都不是蠢貨廢柴,站在思恆的肩膀上一切都會容易很多。敵在暗我在明,對於思恆有專利的一些技術,深度醫療可以換成別的方法,對於其他的呢,也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改進的。

她還真的不太清楚,陳一非再別思恆時,揮一揮衣袖,到底帶走了多少片雲彩。

“最後說說‘不正當競爭’。”郝壯律師道,“對於深度,可以起訴對方不正當競爭。這裡,據對以往類似案件的觀察,思恆醫療舉證難度比較高,獲得大額賠償機率比較小。”

“……”

“首先,《反不正當競爭法》是用列舉的立法方式,在第二章‘不正當競爭行為’中-共列舉了九類行為,並不包含曲線挖角,也很難能擴大解釋,之前一家地圖公司被另一家一口氣給挖掉了一整個團隊,都沒贏!”

“……”

“能試試的,只有第二章第九條,‘侵犯商業秘密’,也是棋行險招兒。在操作上,思恆醫療需要舉證‘商業秘密客觀存在’、‘對方侵權客觀存在’、‘實際損失客觀存在’,且三者有因果關係。然而,第一,實際損失難以證明——如何計算思恆醫療因此少賺多少錢呢?現在根本賠著錢呢!在表面上思恆醫療客戶增速也沒減少!第二,對方侵權難以成立。‘深度醫療’從陳一非的嘴裡頭獲取秘密只是猜測!當然,要有陳一非對產品程式複製、拍照等等行為的證據,好辦不少!第三,因果關係不好認定。怎麼肯定被侵犯的商業秘密直接導致上述損失?也許……”

阮思澄的眉頭微皺。

郝壯律師無奈苦笑:“我把困難擺上檯面,咱們討論解決方式。不過……很多時候,原告都是打碎牙齒和著血吞。”

“……嗯。”

“‘不正當競爭’的最後一個問題,是訴訟主體。陳一非是派遣員工。這裡頭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深度醫療招工程師,派遣公司看陳一非經歷吻合、推薦過去,那被告該是派遣公司。第二種,深度醫療要工程師,自己挖來了陳一非,把合同給掛在外面,那被告該是深度醫療。如果直接起訴深度,可能會因主體錯誤被打回來。如果同時起訴兩個,又有困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阮思澄的頭都大了!這些都是啥玩意兒!!!

媽德!!!

長眼睛的都能明白,到法院就費勁極了!!!

聊天最後,郝律師道:“官司可能曠日持久。沒一兩年打不下來,比較消耗時間精力。”

“……嗯,還是告。”

“好的。”

阮思澄在心裡嘆氣。

一兩年後即使贏了,深度醫療也起來了。想也知道,思恆醫療不會拿到鉅額賠償。而在這段時間當中,深度醫療完全可以漸漸擺脫“偷”的技術,換成自己的,這樣,即使法院判決“禁用”,它也沒有實際損失。雖然從理論上講,如果思恆贏了官司,深度醫療和陳一非的聲譽會受到影響,在業內會被人唾棄,然而在實際上呢,才沒有人管那麼多,大家看個熱鬧而已,該用還用,還聘還聘。

這場對決,不管最後思恆醫療是贏是輸,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輸家。

——回到公司,阮思澄叫cto葉鳳毛負責調查他的前任。

結果並不令她意外。陳一非,未曾複製任何檔案。他很謹慎,許多員工都喜歡把工作發到郵箱裡、拷到優盤上,帶回家繼續做,陳一非也從沒有過。

辭職當天,陳一非在思恆醫療七進七出,手裡都沒拎過任何硬碟、光碟,只是看著十分糾結,似乎無法選擇未來。

想不管三七二十一亂拳打死陳一非都不好下手。

阮思澄是真心發愁。

投資爸爸一直安慰,說可能有別的發展,未必是壞事,可能是好事,然而因為沒有證據他也不好胡亂猜測,因為這樣肯定影響阮思澄和思恆醫療。

阮思澄因對方的話覺得略略好受一點,可也依舊無法放鬆——思恆、深度真要這樣死磕直到天荒地老???一輪一輪融資、燒錢,究竟何時才是個頭???

會失控嗎?

深度背後站著愛未,對方真有垮的一天???

還是……揚清會頂不住,首先撤出?

那思恆醫療可就真跟沒人要的破布娃娃似的了,沒有資金,只能等死,讓那狗屁深度醫療坐穩霸主一統江湖。

還有,他們誰能率先升級產品技術,讓ai急診煥然一新、提前進入下一階段,令對方的一些做法失去優勢???

會是自己嗎?

怎麼……明明剛剛爆紅,就要承受這種壓力呢。

…………

事實證明,思恆、深度兩家公司競爭發展完全奔著邵君理的推測去了。

在“競爭”的幾個月後,愛未公司、深度醫療忽然透過幾個中間人、和事佬,找到揚清還有思恆,說:“兩家公司競爭升級,燒錢燒得太厲害了,已隱隱有失控趨勢,而ai醫療的盈利還遙遙無期,像無底洞,投資者們並不應該無理性地持續投入——這個市場就這麼大,一年幾億太誇張了。”

他們還說,按照目前這個架勢,即使思恆、深度兩三年後在cfda拿到准入證書,也沒人敢率先收費,因為醫生“免費”習慣已經養成,會想:既然這家收費,那就用另一家好啦!即使雙方全都收費,也很容易陷入價格上的競爭,對企業實現盈利、對投資者獲取回報十分不利。

因此,基於以上種種理由,愛未、深度希望促成兩家公司的合併,握手言和,定分止爭。

阮思澄呆了。

與深度醫療合併?!

她也終於是弄懂了愛未在打什麼算盤。

應該是在一年以前,思恆醫療推出產品,愛未看到,覺得挺好,然而思恆的投資人是邵君理——揚清太子,於是愛未扶持深度醫療,並且進軍這個市場。當時愛未應該覺得,憑藉人、錢,劈下一半急診市場不是難事。

然而事情卻並沒有按他們的劇本走。

過了半年,“深度醫療”技術欠缺,與此同時,經過z大博士中毒和網紅農婦被家暴,“思恆醫療”一夜爆紅,深度醫療競爭成本陡然增大,甚至是無限大,“劈下一半急診市場”一下變得很困難了,除非拼命砸錢燒錢。而愛未呢,也並不想把太大的成本投入ai急診。

於是愛未轉變策略,希望直接投資思恆,分一杯羹,卻被揚清拒之門外,連個跟投都撈不到。

愛未公司也很清楚,只要思恆還在壟斷,當ai急診老大,揚清集團就絕不會讓自己也參與進去的——既然可以獨吞市場,那幹嗎讓競爭對方也拿一半?不傻逼嗎?

正好就在那個時候,cto陳一非與阮思澄產生矛盾,打算出走。陳一非與愛未雙方一拍即合,由陳一非改進產品,而後,愛未幫助深度氣勢洶洶殺入市場,逼著揚清還有思恆同樣砸錢回應競爭,最後,在雙方都很焦慮時,希望促成這個合併。

這時,揚清、思恆騎虎難下,被挾持著,只能答應。否則,只要愛未不想退出ai急診,他們就得一直都和深度火併,砸錢不斷,甚至失控。

只有透過這個方式,揚清為了節約資金,才會同意愛未公司同樣入主思恆醫療——只要兩家“砰”地合併,那麼目前雙方全部股東都肯定會自動變成新公司的原始股東,包括思恆的投資人揚清、紅木,也包括深度的投資人愛未等等。

愛未便能插一隻腳進來。

也就是說,愛未公司,從來沒有考慮過花大把資金幫助深度搶奪市場,它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讓倆公司進行合併、共享江山,與揚清都當大股東,一半一半,不相上下。

它的目的就是思恆,深度不過是個工具。

愛未、揚清在各領域火併不斷、競爭升級,然而,對於一些看不透的、目前不想花太多錢的新市場,他們也會選擇合作,一人一半地佔著坑。

看來,ai急診也是這樣。

ai醫療前景如何目前誰也不太清楚,有人說是鉅額市場,有人說是新的泡沫。阮思澄也承認,當前階段ai醫療還遠不能說是成熟,然而,在科技領域,事物發展全都不是循序漸進的,而是會突然迎來一個拐點。90年代初,富人用著386、486、586,沒有人能想到短短十年之間個人電腦會迅速在全球普及,個人手機也是同樣。因此,ai醫療能否爆發現在誰也說不清楚。

愛未,想要投資ai急診,又不想要花太多錢,便想出了這麼一招。一石二鳥,還讓此時想進場的新興公司望而卻步。

可真的是太精明了……

然而,不得不說,這個提議對於思恆極具誘惑。

首先,當然是被“脅迫”。想要節省競爭資金,就勢必要接受合併。同時,股權方面也並不會放棄太多。反正也要再融c輪d輪,現在“收”了深度醫療,對方資金進入公司,就能晚點再融資了。

其次,深度醫療也不全是copy她的,三巨頭的技術大牛也有不少。至少,在暈厥、休克和抽搐上,思恆醫療還沒想到太多辦法,對方卻已蠻成熟了。

第三,那當然是……思恆不用再站隊了。有揚清、愛未兩大巨頭站在身後保駕護航,它的發展會很迅猛。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爭取更新,最晚後天,還有15萬字,三個大副本,幾個小支線,爭取下月可以完結。

本书作者其他书: 律師兇猛 獨立電影人 一棟人間煙火 自作自受 重生成不入流小導演
相關推薦:我能一鍵修煉十週年之最後的問候寶可夢我能進化精靈奧術使用說明書我和女友穿越了影視諸天從少年派開始我的狐仙小女友美漫:從喪屍宇宙開始我可以自由穿梭無數個平行世界穿成反派昏君的鶴寵[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