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彼岸繁花[綜紅樓]->章節

木匠皇帝126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朱由校並沒有怎麼著吳盡忠。因為寧夏鎮人員組成的複雜, 明初設定寧夏衛的時候,就在靈州和固原一帶以“屯戍人戶”的身份,安置了大量的回族。這些回族比漢人要彪悍很多, 再加上萬曆二十年出的那件寧夏致仕副總兵哱拜與子哱承恩反叛的事兒。吳盡忠作為漢族出身的總兵,他是凡事不得不多揣個心眼。尤其是馬世龍應調去了遼東以後, 每天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

因為陝西右布政使周懋相, 在馬世龍等人調去遼東以後,在萬曆四十八年八月以僉都御史的身份接替臧而勸巡撫寧夏, 可是轉年六月就以身體有恙告病。讓吳盡忠私下揣測, 他就是扛不住韃靼不停地在寧夏寇邊, 撐不住罷了。

這期間他往兵部遞了無數的文書給兵部尚書,想崔景榮將馬世龍等人派回來一個半個的,可是都被遼東戰事正用人給搪塞回來了。

軍政一把抓,獨自撐了快倆月,就真的有點兒嗆不住了。後來太常寺卿王之採以山西左布政使、左參政、右副都御史的身份來巡撫寧夏, 他才多少松了一口氣。

不然每次對著那些回回兒們鬧事, 他就有要抓狂的感覺,輕不得重不得的, 不僅人累還心累。就不知道天子肯不肯放了馬世龍等回寧夏, 畢竟馬世龍的回族出身,有助於他彈壓那些桀驁的回回們。

他心裡這麼想的, 也就這麼問了出來。

“陛下, 臣一人管著這幾萬的人馬, 日日覺得膽戰心驚, 實在是力不從心,就怕哪個地方沒顧及到,出了什麼簍子就麻煩了。”

他一邊說一邊看天子的臉子,見天子在認真聽他說話,臉上沒有任何不高興的情緒浮現,才接著往下說。

“賀蘭山大大小小的有三十六道山口,多數都可騎馬通行。大的山口甚至能車馬並行。從馬世龍去了禁軍,臣每月去巡視一遍都做不到,不敢丟下寧夏鎮太久,又不敢不去巡視。更不用說巡視從大鹽池(今寧夏鹽池縣)到蘭靖(今甘肅皋蘭,靖遠),這一段足有兩千裡長、歸屬寧夏衛戍邊的長城了。若是有馬世龍和尤世威、尤世祿兄弟在,我們就可以輪流分段地去巡視長城、賀蘭山的山口,也不虞寧夏鎮無人坐鎮了。”

朱由校想想遼東現在的形式,寧夏鎮滿員的戍邊軍隊超過了七萬一千人,只有吳盡忠一人是忙不過來。

虧得寧夏這裡地勢幫忙,賀蘭山環繞西北,黃河在其東南,阻山帶河,四塞之地。只要在黃河的非結冰期,守住賀蘭山的山口,與榆林衛互為犄角,足可以達到遮蔽固原的目的。

於是點點頭說:“吳卿這一年多做的很好,朕可以把馬世龍等人都調回來。但朝廷前年就定下關了馬市等,你可想過什麼法子禁絕韃靼過來寧夏嗎?”

吳盡忠算是心眼比較多的武將了,天子的問話讓他禁不住沉思起來,還有禁絕韃靼過來的法子?

“為什麼你只守賀蘭山那三十六道山口呢?”朱由校給吳盡忠提示,同時示意王之採別替他回答。

吳盡忠皺著眉頭回答:“賀蘭山不算太險峻,但是除了那些山口,別的地方還是很陡峭的,走路都爬不過啊。”

李承祚因為被關了一天一夜,對吳盡忠表面是釋然了,內心還是不大舒服。他看天子由著吳盡忠胡猜亂想,就戳戳杜弘域。

杜弘域一笑就對吳盡忠說:“吳總兵,家父已經帶兵去土默川了,要把陰山以北的五百裡燒荒,讓韃靼和大明之間多一道屏障。賀蘭山的那些山口,也可以這麼做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吳盡忠摸著下巴想了一下說:“這主意好。反正咱們也不與韃靼換馬了,五百裡寸草不生,他們想過來也過不來。陛下,但是後套哪裡還有很多蒙古人呢。他們到寧夏騷擾、或是到前套騷擾還是很討厭。”

他轉著眼珠靈機一動問道:“陛下此來寧夏是要收復河套?哎呀,那可太好了。後套的那些灌溉渠,都有兩千年了,可還是好用的不得了。要是後套能歸了寧夏鎮,就不用朝廷再往三邊送糧草了。”

朱由校的眼神立即銳利起來,盯得吳盡忠心裡開始發毛,勉強為自己辯護一句,“陛下,臣真的沒有說假話的。”

就訕訕地迴避了天子的目光。

朱由校看向王之採問道:“王卿,永樂年間屯墾的耕田數目,你可知道?”

王之採是萬曆二十六年的進士,出仕二十多年了,從庶吉士到地方,在從地方回到京師做太常寺卿,能被周嘉謨挑選出來巡撫九邊十一鎮重地之一的寧夏,自然有其獨到的地方。

他站起來回答道:“陛下,永樂初年,寧夏總兵官何福因為創造了‘天下屯田積穀寧夏最多’之功績,受到成祖嘉獎。當時衛所中兩萬零四百餘名的將士,以‘十之七屯種,十之三守城’,耕種了八千三百三十七傾餘。”

“現在呢?寧夏衛現有屯田總數是多少?王卿,你讓吳卿來回答朕。”

吳盡忠伸手摸一把額頭的汗水,低聲回答。

“陛下,如今寧夏衛的屯墾數量已經超過兩萬傾了。但是戍邊的將士逐年增加,現在合計人數應該是七萬一千四百一十三人。吃糧的人口也增加了。”

“七萬中有多少人在屯墾?多少人在戍邊?”

吳盡忠噗通一下就跪倒在天子的跟前,汗珠一滴滴地砸到地面上。

“陛下,在長城戍邊的將士超過了三萬人。”

“包括京師那五千禁軍嗎?”

“包括。”

“那就是有四萬五千人在種地了,可對?”

吳盡忠點頭,“是的。”

“永樂初年是一萬四千一百人耕種,現在耕地沒增加到三倍,耕地的人數超過三倍,難道歷年所產的糧食不夠三邊軍餉?吳總兵,你欺朕沒有出閣讀書不識數嗎?”

王之採作為太常寺卿,那也是小九卿之一,數次聽天子提過他沒出閣讀書。真沒讀過書的話,哪裡會用永樂年間的事情來問話。

他用力攥緊拳頭,堵住自己的嘴巴,別讓自己壞了陛下逼問吳盡忠的氣氛。心裡暗暗叫好,該!

吳盡忠白著臉給天子磕頭,這時候說什麼糧食不夠,那也只是土默川給蒙古人佔了,不夠榆林衛的。他寧夏衛有黃河的西套,不說供給榆林衛有餘的話,自給自足還是綽綽有餘的。但這也不是他一人之事啊。從哱拜叛亂之後,還有藩王摻和在裡面,早就亂得是一筆糊塗賬了。

朱由校令曹化淳去攙扶吳盡忠起來,吳盡忠不敢起身。

朱由校板臉道:“要朕去扶你起來嗎?”

吳盡忠趕緊磕了一個頭,利索地爬起來回話。

“陛下,從萬曆二十年之後,寧夏的屯墾之田就不全在總兵府的管轄之下了。慶王了佔了相當的部分。還有就是衛所下面的一些,咳咳,這麼說吧,”

吳盡忠一旦想說了,就拋開所有的顧慮了。

“從百戶到千戶、守備、參將,包括臣自己,這些年都吃了拿了不少屯墾的產出。臣該死。”

他這時候想起來太/祖的剝皮添草了,抖的兩股戰戰,怕的面無人色。

慶王是這次免於被降為鎮國將軍的、剩餘下來的有數郡王之一。朱由校沒想到他回了寧夏還敢佔據軍屯的耕地。

“曹化淳,你帶一千禁軍,去把慶郡王給朕‘請’來。”

曹化淳應聲出去了。

“吳卿,唉,朕看在你這一年多鎮守寧夏有功的份上,不問罪與你。也不問從哱拜叛亂之後,這二十九年所有的屯墾被非法所得的數目。但是朕問你這十年內,不,只問你們寧夏衛最近五年內的、從上到下侵佔的糧食,你可服氣?”

吳盡忠立即跪下磕頭,陛下不問罪他,只追回這五年的糧食啊!這可是殺頭流放全家的重罪啊。只要想想那些被流放過來的官員的慘相、想想那些因貪汙罪名被充軍的官員內眷的下場,吳盡忠立即透心涼了。

“陛下,臣負罪在身,臣謝陛下開恩,臣萬死也要為陛下守住寧夏鎮。”

跟著吳盡忠過來的參將、守備等見天子寬恕了主帥,立即也都跟在吳盡忠的後面磕頭。到了這時候舍財和捨命還用選嗎?不捨財也保不住命的。

朱由校見寧夏鎮的文官武將跪滿了御帳,站起來說道:“朕去年改了官員俸祿,你們都已經可以光明正大拿到既往的幾倍薪俸,再向軍卒和軍戶伸手就太不應該了。”

回答他的是磕頭聲和認罪聲。

“王卿,你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撫寧夏,朕就將此事交給你妥善處理好。吳卿,你可願意配合?”

吳盡忠磕頭有聲,“陛下,臣定會配合王大人做好此事。”

“好,既如此你們就都起來吧。但朕希望你們記住,再犯就是兩罪並罰了。”

吳盡忠趕緊代表所有人保證再不會了。

※※※※※※※※※※※※※※※※※※※※

這裡的巡撫等人都選自《命督撫年表》卷三。

其實是被誤導寧夏巡撫是從順治年間始設誤導,這幾天狂查明末的資料

果然功夫下到了,也就查出來了

/">/a>)

相關推薦:精靈:我是坂木養子問蒼天之彼岸花開虐愛:惡魔請放了我薄荷上的彼岸花煉寶師:彼岸花開,生死由我彼岸花開緣苦情來尋找走丟的提督提督物語我的初代提督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