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彼岸繁花[綜紅樓]->章節

木匠皇帝49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葉向高出任閣臣, 身上卻沒有兼職其他各部的官職。

換言之, 曾經的內閣首輔、神宗的“獨相”,現在內閣裡排第四位。但劉一燝和韓爌對葉向高也很尊敬。只看那麼多在新君登基後抵達京師的人,也都還在茫茫然地等著官職, 葉向高能透過吏部薛三才那一關, 不可能是單靠方從哲的推薦、定還有吏部尚書周嘉謨的推動存在。

京師等候栓選的官員暗流湧動。

趙南星扛不住東林“同道”的敦促, 去找葉向高、方從哲為東林黨人謀求起復的空間。

方從哲沉吟了一會兒, 決定把天子的態度告訴給趙南星,末了補充道:“夢白兄,這吏部起復之事,我雖是首輔,如今也是插不上什麼話的。”

趙南星是萬曆二年的進士,在萬曆十一年的方從哲和葉向高跟前, 那是妥妥的前輩。方、葉二人還是初初踏入仕途、熬年資的小字輩的時候,趙南星已經在政壇嶄露頭角, 得到吏部尚書陸光祖的器重了。

萬曆二十年即將致仕的吏部尚書陸光祖為了隔年的京察, 特意上疏神宗舉薦趙南星,並提升其為吏部考功司郎中。在萬曆二十一年的癸巳京察中,他不負陸光祖重託, 協助尚書孫龍主察大計,整肅吏治。他不徇私情, 首先罷黜了不稱職的姻親——都給事中王三餘以及孫龍的外甥文選司員外郎呂胤昌。又不顧內閣請託, 秉公澄汰許多重臣要攜私眷顧的學生、親眷等, 懲治了內閣大學士趙志皋之弟等一批貪官汙吏, 深得朝野內外君子所稱頌,被譽為“數十年考功第一”。

這樣不留情面的作為,使得首輔王錫爵等遷怒吏部,給神宗上疏彈劾吏部專權結黨而激怒了神宗,借神宗之手罷免了孫龍,將趙南星削籍為民。

事情還不止於孫龍致仕、趙南星削籍。當時為孫龍和趙南星說話的人,大多被斥責。在行人司任行人的高攀龍為房師趙南星辯駁,還因此被遠謫。高攀龍是趙南星在萬曆十七年做會試房考時候錄取的進士。

次年次年吏部郎中顧憲成因推舉孫龍等可任閣臣,被責革職。顧憲成被革職後回無錫建東林書院,與弟顧允成和高攀龍等講學,諷議朝政,針砭時弊,東林黨議天下事始與此。

一些仕途不如意和尚未踏入仕途的年輕人,聚攏在東林書院求學、議政,慢慢形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士林體系。

葉向高與趙南星的關係比較好,見狀寬慰趙南星道:“夢白兄也毋須為待起復官員焦慮,隔年就是京察了,朝廷不會縱容不勝任的官員,天子也是不會容留貪贓者,到時候自有他們的位置。”

趙南星嘆道:“不僅僅是等京察的機會,還有追查隱田、不能彌補則削籍之事。”

葉向高便沉下了神色。思索良久方嘆息著說:“夢白兄,我也居鄉里多年。初回到京師就在吏部填表,現在也是要待都察院核實。兄三十年前目下無塵,不容任何貪贓枉法的昏聵小人佔據官位,如今怎麼會為那些貪了朝廷賦稅之人斡旋籌謀?”

趙南星羞愧地紅了臉,勉強說道:“士人中舉之後多有投獻田地、投靠為門人驅使的。老夫也知深究起來是貪了朝廷的賦稅。這已是百餘年的慣例。如今天子強制一句不許,即刻追討,須知不少舉子是要那點點微薄的出息餬口,如何有能力填補這些?但要是籍次被削了功名,老夫還是覺得不大妥當。”

葉向高小時候曾經窮困過。他母親懷他的時候躲避倭寇,甚至將他生在廁所裡。幼年時的葉向高隨家人四處避難,過著顛沛流離、食不果腹的生活,多次陷入絕境,因命大而存活下來。幾年後福建倭患平定,葉向高一家才得以返鄉。幼年的這段經歷,使他深知兵禍對百姓生活的影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夢白兄,遼東被女真佔據了撫順、鐵嶺、開原。薩爾滸之戰的敗亡,很大因素就是因為軍餉不足、倉促用兵導致的。有些舉子除了抨擊朝政,寸功未建,天子就是追討了隱田所得,也難說不應該。”

方從哲和稀泥勸道:“新君不會要士子一次補全退還全額的。你在吏部當知道一些事兒。無非就是沒退還清楚的時候不能升遷。雖然明年官員沒有免稅,但是俸祿增加了很多,要是能夠節儉些,三、五年的時間也就還清了。”

趙南星嘆氣道:“周尚書與我不睦,如今我在吏部不得不處處謹慎。在職的官員靠著加俸能償還,那些待職的可就坐困愁城。這些人當初多是為爭國本等離朝,若他們昔日為個人利益苟且在朝為官,也就沒有如今的兩頭為難。我就是為此才來找二位閣老。望兩位能在新君面前進言,給他們一個再度報效郡王的機會。”

方從哲對趙南星拱手,“飛白兄出自公心,我定將此意轉達陛下。”

趙南星達到目的,起身告辭離開。

葉向高見方從哲應允了趙南星,也不勸阻他,只是小心地提醒他要注意新君的心情。

“中涵兄,我見天子與神宗秉性相像,你莫要激惱了他。”

方從哲點頭,“進卿所慮極是。與那些貪了朝廷賦稅的舉子說情,趙夢白也是出於無奈。但是涉及了為爭國本而離朝之事,我是物傷其類啊。”

葉向高知道方從哲曾堅持“爭國本”,昔日曾上疏十幾道與神宗。也明白方從哲雖不是性格強悍之人,也是有所堅持的,遂不再相勸。但心裡也暗自打定了主意,自己想要實現跟隨天子平定天子、再興大明的目的,暫時就不能參與這些逆了天子心意的勾當。

天子託方從哲對他的警告還歷歷在耳呢。

方從哲答應了趙南星,就去養心殿求見天子。魏朝站在養心殿外,見方首輔過來就迎了上去。

“方閣老,天子正在聽翰林公孝與講學。”

公鼐字孝與,翰林院侍讀學士、協理詹事府詹事、是光宗的“老師”。光宗繼位後,即以“帝師”的身份被召回,拜為國子監祭酒。公鼐出自江北聲勢顯赫的"館閣世家",從公鼐高祖公勉仁開始,代代蟬聯進士,到公鼐一代,"五世進士、父子翰林",或文治,或武功,多有建樹,一時彪炳海內。也是少數不涉及投獻隱田的官員。

公鼐文采上佳、性格剛直峻介,他與孫承宗倆人的講學很受新君青睞。常常別人多是一個時辰左右,到他倆人很可能是二個時辰,甚至新君會留他們一起用膳。

既如此,方從哲對魏朝拱拱手,謝過實言相告,免了自己在養心殿外苦等。

“我屋要事,明兒再來見天子。”

魏朝拱手目送方首輔。

跟在魏朝身邊的小宦官,才從內書堂結業。見魏朝與方從哲很客氣,與自己既往聽說的朝臣見秉筆太監的恭敬不同,就忍不住問魏朝。

“師傅,你老待方首輔怎麼這麼客氣?”

魏朝在他額頭敲了一記,“不是我想客氣,是皇爺要我們這些內侍如此的。你初到司禮監上崗,時刻要記著皇爺怎麼說就怎麼做。不明白就跟著劉大官照貓畫虎。”

那宦官趕緊低頭應了魏朝的教訓。

“六福,你得了皇爺的賜名,以後凡事機靈點兒,咱們做內侍的,憑誰再得勢也都是皇爺的一句話。惹惱了這些外臣,他們要是悶足了勁兒想整內侍,咱們是防不勝防的。”

這話與六福在內書堂所學恰恰相反。但這六福也是個伶俐的,見師傅得皇爺信用,那麼以在宮裡如父子一般的師徒關系,師傅的教導絕對是為他好,聽著照做就是了。

朱由校很喜歡公鼐、孫承宗的講學。倆人都是大氣恢弘的氣度,不拘泥《四書五經》的註疏、照本宣科的老夫子講法。公鼐早年就倡言革新,倡導雄渾大雅的"齊風",著力透出雄渾大稚、真情為宗、自我樹立、巧奪自然的深刻內涵。幾十年錘鍊下來,公鼐的詩風一反“楚風”的柔靡,是齊魯大地的縱橫放馳,兀傲雄肆。

他的經義講學更是追求學務根本、經世致用。

在公鼐引經據典的講解中,他的廉直清正、耿介不阿、不縱情於聲色、懷抱興國濟世之志,常令朱由校聽得心神激盪。偶爾帝師和天子也會在完成課業後,做點兒詩詞唱和之事,每逢公鼐得了什麼佳句,或是朱由校偶得什麼妙語,師徒倆的笑聲常讓守在養心殿外的內侍失神。

魏朝小心地計數過,每逢天子笑過的講學,就會留公鼐在宮中用膳。

左庶子孫承宗的講學,也是很能引起新君的共鳴。規定的內容講完以後,天子就會垂詢西北之事,會與孫承宗討論兵事。

討論到高興的時候,也會留孫承宗在宮裡用飯。

幾個月磨合下來,公鼐和孫承宗也都摸到了新君的喜好。按照新君的要求,提前把下一課要講的內容佈置給天子先背誦了。到了上課的時間,直接講自己的觀點、然後與天子討論就好。經義註疏中的內容,內書堂出來的那些堪比進士水平的司禮監太監,會提前給天子講解好的。

公鼐覺得要是國子監的學子也私下先把註疏都背了、如天子這樣用功就好了。

※※※※※※※※※※※※※※※※※※※※

月底了,手裡的營養液……

都舍出來吧

/">/a>)

相關推薦:精靈:我是坂木養子問蒼天之彼岸花開虐愛:惡魔請放了我薄荷上的彼岸花煉寶師:彼岸花開,生死由我彼岸花開緣苦情來尋找走丟的提督提督物語我的初代提督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