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彼岸繁花[綜紅樓]->章節

武烈皇后84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翌日, 天子劉協召了孔融覲見, 溫聲對孔融說話。

“孔大夫,朕知你昨日在朝堂之言是發自肺腑,是為漢室不可多得的忠臣柱石。但如今吳侯勢大, 文舉還是要謹慎些。”

孔融昨日在朝堂抨擊孫策, 是他一貫的秉承自己性格所為。但天子能這樣提醒他, 把他感動的熱淚盈眶, 立即躬身再三相拜。

“臣當不得陛下的柱石之言。恨不能以己身為陛下安定九州。”

劉協從御座上起身,扶住孔融。

“唉。也是朕無能。沖齡登基,如今也十餘年,於國於民竟是無半點作為。”

孔融張嘴,一串的話不經思考立即脫口。

“於國於民無作為也怨不得陛下,想那董卓挾持陛下去長安, 如不是陛下謀算得當,哪裡能夠東歸。惜天下被諸侯割據, 不復光武年間將士用心, 九州聽命四海臣服。”

“是啊,要是將士用心,何愁四海不能臣服呢。”

劉協悵然。

孔融想想建議道:“陛下, 現大將軍袁本初仙去,何不將大將軍授予吳侯孫策?也是陛下信賴他能牧萬民守疆域呢。”

劉協拍手稱讚, “文舉提議甚好。就拜吳侯為大將軍。不知孔大夫可願意執節去吳侯軍中?”

孔融立即回答:“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太尉楊彪得知天子欲拜孫策為大將軍, 匆匆趕過來求見天子。

“陛下, 拜吳侯為大將軍尚要商榷。吳侯如今兵多將廣, 再拜其為大將軍,可不是令其有名正言順之藉口?”

天子看著忠心耿耿護衛自己從長安歸來的楊彪,在心裡嘆息。太尉忠心可靠,慮事卻沒有長遠眼光。可君臣共經磨難,情分卻非尋常人可比。天子遂推心置腹地楊彪細說。

“文先,先吳侯已經擁有天下十州之地,長史府不提,冀州、幽州落入其囊中,可能也就是旦夕之間。朕這洛陽所在的司州能獨善乎?”

楊彪張張嘴,卻說不出來安慰天下的話。

“朕拜吳侯為大將軍也是無可奈何之舉。有君臣的名義在,想那吳侯也未必肯做篡漢的逆臣,即便想做也會多一點兒顧忌。”

“陛下是說事緩則圓?以待天下有可能的萬千之機會?”

楊彪聽著天子的肺腑之言,忍不住開口去問。

“是啊,文先,這十幾年我們君臣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嘛。董卓權傾一時,被天下群英征討,也未能傷他一分。可他就是斃命於王子師和呂奉先的手中。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橫行跋扈,李傕和郭汜相爭鬥,我們才得東歸之機。現遣孔北海替朕去拜吳侯為大將軍就是此意啊。”

楊彪被天子說得滿臉慚愧,“陛下,是臣想的不夠長遠周全。孔北海性格剛直不阿,言辭激烈遇事不肯轉圓,臣恐其觸怒吳侯。犬子修聰明機變,可否遣犬子服侍孔北海同去?”

天子知道太尉楊彪的兒子楊修。那是個學問淵博、為人守禮、極聰明有智慧之人。自己的皇子就是由楊修啟蒙的。太尉評其聰明機變倒也不是誇張。同時他也知道楊彪舉薦自己的兒子楊修與孔融同行,是想讓兒子替孔融分擔孔融可能遭遇到的危險。

“文先,你這又是何必呢。德祖正是大好時候呢。”

天子的言外之意是孔融此去可能會遭遇生命危險的,楊修不到而立之年已經是郎中的高位,實在是不適合也沒必要去冒險。

楊彪對天子再拜,“昔年文舉不畏曹司空,捨命去見曹孟德使臣免於橫禍。如今陛下已經擇定文舉為天子使節,小兒只是郎中不能替換文舉行走,但侍其身周也是應有之義。公私兩便罷了。”

天子劉協見太尉楊彪堅持,也就只好點頭應允了。

那邊孔融得了天子的指派以後,因各種旌旗綬帶彰表冊印等尚須時日。他便歸府與妻子先說自己要執節去吳侯軍中代天子行拜大將軍之事。

郗氏(杜撰之姓)聞言就忍不住垂淚。她只二十出頭,家世不顯是孔融後娶之妻。

孔融曾在青州北海為相八年,自以為是,萬般人物都不入其眼。誇誇其談者得其青睞,能任實事者無華麗文章不得其器重任用,導致北海狡民宵吏,猖獗亂市。若無黃巾軍奪去朝野的關注,其治下的北海將成為彈劾的首位。

適逢袁譚領軍攻打北海,雙方戰鬥自春至夏,最後守城的將士僅餘數百人,城內已經短兵相接,他仍然仍然憑幾讀書,談笑自若,不曾安排妻兒避禍。等到晚間整城陷入袁譚手裡,他一人倉惶出逃,髮妻和未成年的兒女都被袁譚所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後他官拜御史大夫後再次娶妻,現幼子剛蹣跚學步。郗氏肚子裡還有一個呢。

這倆便是後世“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對話的一雙兒女。

孔融見她啼哭就不悅地斥道:“替天子去軍中執節,你為何啼哭?”

郗氏見孔融氣惱,便有些膽怯了。勉強收了眼淚,猶豫了片刻才囁嚅道:“大郎方學步,我這即將臨產,家裡若有事,可怎麼好?”

“家事豈能在國事之上!”

郗氏眼淚再度奔瀉而出,孔融氣得拂袖而起,“無知蠢婦,只知一家一戶之事。”

管家見主人出來,趕緊迎上來說:“羊郎中來了有一會兒。”

孔融平時不怎麼待見羊衜這個大女婿,也不準家人再以女婿相稱。原因是孔融的長女在生產後不久就去世,羊衜很快續娶了蔡邕的次女為妻。在孔融的眼裡,羊衜不能為妻子守滿孝期,實在是不知禮之人。

他不屑與羊衜往來。

管家見主人還是要不理會的模樣,趕緊說道:“羊郎中是與太尉的公子楊郎中同來。”

孔融聽說楊修一起來了,就只好按耐下不快,去前面見人。

說起羊衜再娶之事,他也是很無奈。妻子生產後猝死,適逢父親重病彌留之際,蔡邕來探望父親,倆惺惺相惜的老友就定下了婚事。

母親早逝、父親重病,妻子遺下嗷嗷待哺尚未滿月的兒子,家裡沒有主婦操持,迎娶新人才是最合適的、解開困境的辦法。

然後羊衜就要面對前岳丈孔融翻臉、還要面對後岳丈蔡邕的、救他與水火為難的感激不盡的恩德。羊衜說不出口的另一個原因是其父親羊續為官過於清廉(就是那懸魚的太守)。他自己舊衣殘絮破車不說,偏樂善好施,俸祿救濟貧者,妻兒卻要靠族裡養活。若無蔡氏支撐,他自己的日子也要過不下去了。

可這些哪裡是前岳丈孔融能理解的呢。

羊衜是聽說楊修要陪著孔融一起去宣旨,才鼓足了勇氣來見前岳丈。因為前妻臨終請他照顧耿直到狷介的父親。他怕孔融去了吳侯那裡信口開河,未必有命回來的。這一路他與楊修拜託了幾次了。

楊修從得知父親提議他陪孔融去見吳侯,他就明白了父親的用意。如今再加上羊衜的懇求,也不過是兩事並一事而已。

“明途,你我相交多年,我應了你就會小心侍奉孔大夫的。昔年他還曾救過我父親之命,那也是救了我一家人呢。你真不用再來孔府的。”

這事說的是袁術稱帝,曹操暗中以楊彪與袁術有親,想把楊彪從太尉的位置上搬倒。

羊衜搖頭,“德祖,我知你為人,最是言而有信之輩。但孔氏臨去仍不放心大夫,曾拜託我照顧他,莫任由其耿直任性行事。他去吳侯軍中,我若不來提醒大夫謹慎說話,我於心不安。”

孔融不準羊衜再稱其為岳父。楊修也知道他們翁婿倆之間這些舊事。說實在的,楊修是很欽佩孔融的文采,但是對他不能理好家事,則是嗤之以鼻的。

什麼人哪,老婆孩子都對給了袁譚,自己一個人跑了!

果不出羊衜所料,即便是楊修相陪,前岳丈也沒給他好臉。

楊修陪著他把該說的話說完,就一起告辭離開。

“明途,你心意到了就好。切莫在意孔大夫的話。”楊修勸悶悶不樂的友人。

羊衜苦笑,“德祖,今兒虧你在場,不然大夫未必肯見我。我這些年被如此對待已經習慣了。唉,也是從發兒大起來之後,大夫才不再咒罵我與蔡氏的。”

楊修知道這裡面還有羊衜次子一命。那是孔氏所留的羊發、與蔡氏所出的第一子羊承,兩個孩子同時生病,蔡氏知道不能兩全,就專心照顧羊發,最後羊發痊癒,羊承夭折了。

也就是從那以後,孔融肯讓羊衜進門帶羊發上門。

楊修心裡嘆息,誰家都有不如意的事兒啊,也就是泛泛的安慰話,開解別人罷了,起不到任何實際作用的。

而自己家裡面臨著更大的考驗,卻是心知肚明說不出口。父親的意思傾向於天子的主張,用大將軍的名頭、君臣之義框住吳侯。可是自己的看法又與父親不同。

孫破虜銳意進取,越境平亂,以長沙太守之職就敢在路過荊州的時候,前殺荊州刺史王睿,後斬南陽太守張諮,敗與徐榮、李蒙後,將士被虐殺仍然不見其有任何膽怯,可見其心中是沒有多少官位尊卑的顧忌。

而其子孫策更是能屈能伸的人物。袁術悔婚他都能做若無其事,十年的功夫得到天下的八成了,豈會安於大將軍之位?而派孔融為天使去軍中,說不得會激得孫策立即進兵洛陽呢。

可是天子執意如此,父親既勸不轉天子、也沒法換職位更高的“合適”之人去頒旨,楊修很憂愁。

/">/a>)

相關推薦:精靈:我是坂木養子問蒼天之彼岸花開虐愛:惡魔請放了我薄荷上的彼岸花煉寶師:彼岸花開,生死由我彼岸花開緣苦情來尋找走丟的提督提督物語我的初代提督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