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彼岸繁花[綜紅樓]->章節

武烈皇后69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武烈皇后69

周瑜帶著的那路人馬是從荊州出發, 很快就拿下了巴東郡,然後按著計劃往巴西郡進軍。中路的黃蓋也順利地拿下了涪陵郡,向巴郡而去。只有程普率領的那一路在牂牁郡遇到阻礙,拖延了一些時日也成功佔領了牂牁郡。, 花費了三月有餘的功夫,拿下了牂牁郡所屬的十七個縣。

訊息傳回壽春後,孫策就帶著張昭張紘給三路大軍挑選合適的縣令過去。

壽春再一次進行了年滿十八歲的子弟考核, 這次不僅文武全都要考,還多了一個面試打分環節。那些見了孫策就結巴不能正確回答問題的人,都被張昭扣掉了印象分。

張紘就對孫策說:“伯符,你這樣可不公平啊。你殺氣騰騰地坐在這裡, 要不是你的親衛見慣了你這個模樣, 只有那些領兵的將軍不害怕。”

孫策笑的很詭譎,“我就是要他們怕啊。這次我的親衛有百餘人參加考試,他們肯定不如天天在屋子裡讀書的文試成績好。”

“已經有武試了。書生們平時雖也練武, 但是比起上過戰場的人, 還是差了很多。文武都考他們差不多拉平了。”

張昭為書生們說話。

孫策正襟危坐,“子布、子綱,我對書生們沒有看低的意思。他們中的很多人, 要是去做什長或者百人長都可以。但這江東畢竟是將士們冒著生命危險打下來的,在綜合評定的時候, 我希望那些上過戰場的優先得到提拔。益州剛剛取得的郡縣, 很容易遭到劉璋的反擊。沒軍中的經歷, 我怕到時候誤事。”

張紘沉默, 他與張昭屬於廣義上書生,但是倆人都曾帶軍打仗。實際在孫策麾下的官員,以前的那些基本上是沒有純粹的書生和武者的區別。只不過是這幾年選考上來的官員,才沒有領軍出征的經驗。但這次現役的軍卒來參加考試的不少算,其中個別人的成績還不錯。當然這是得益與國太不停地在軍中和民眾中推廣基礎教育,一些十六歲以後參軍的兒郎,數術都有學的不錯的。

“伯符、子布,不如將那些沒上過戰場、排名前百的送去三路大軍中歷練兩年,軍中考試合格的、從軍年限不夠兩年的,也都送去軍中補齊所缺的月份。”

張昭看著龐統整理的總分成績單,讓龐統把前百名的報名表取來。仔細看過以後對孫策說:“伯符,如果我們這一次按符合子綱說的資格選人,就要從江東再抽調的縣令。我記得前年、去年派遣的縣官裡有從軍二年以上的。”

“請功曹虞仲翔來吧,哪些人是符合條件的他最清楚了。”

虞翻果然沒有辜負孫策的期望,凡是經他派遣出去的官員,履歷、考核成績張口就來,而以前那些太守們,都是孫策和張昭、張紘極其熟悉的人。

四人商量了一陣,把官員派遣名單擬定了下來。一部分從軍年限不夠兩年的,按著從軍時間的長短,先去填補那些抽調出去的縣令留下的空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榜以後,所有想做官的人不約而同地意識到,想在吳侯的所轄地域做官,第一是不分士族、寒族,統一要參加考試。二則必須要有兩年以上的從軍經歷。不然單總成績夠也是沒有可能出仕的。

有投書反應孫策拔擢官員的方法不對,不再是舉孝廉等,虞翻把投書的人召集到一起,耐心地解釋道:“舉茂才、孝廉是漢室朝廷的考核方法,可天下給舉薦出來的人治理的越來越亂,那就是舉薦的法子已經不合適。你們看東吳這幾年是亂世中的樂土,那是因為各地的太守都是曾經領軍過萬的將領。他們治下縣城的範令、縣令,也要有領軍的打仗的經歷,這樣才能防備了山賊和叛亂的發生。”

好吧,在東吳你們說了算,等皇帝來管你們的。

這樣嘀咕這等皇帝來管的人,虞翻令差役暗暗記下名字,這樣的糊塗蟲以後考的再好也不能派遣重要崗位。天下大勢都弄不明白,還想出來做官麼。

孫權、孫翊兄弟倆也都參加了考試,成績還真的很不錯。但根據成績,孫權還差了一年多的從軍時間,孫翊差的就更多了。

“阿孃要不要讓仲謀和叔弼去補足從軍年限?”孫策與母親商量。

“你怎麼想?他倆怎麼想的?”

“他倆都想去益州的軍中。我聽阿孃的。”

吳國太沉吟了一會說:“諸葛孔明完婚回來後,讓他陪仲謀去程德謀那路大軍。把叔弼交給司馬朗管教去黃蓋那路軍中。”

“我還以為阿孃會讓他們去公瑾那裡呢。”

“公瑾會過分照顧他兄弟倆。他們從軍也就是走走過場了。那孔明慮事周全,與仲謀一起讀了幾年書,讓他多用點兒心看著仲謀。叔弼急躁,交給司馬伯達這個帶過七個弟弟的長兄,最是合適的。”

孫策先母親把倆個弟弟的性格和管教他們的人都選的很貼切,長嘆道:“阿孃,若是阿翁在世,他們也就是得到這樣的安排了。”

吳國太笑笑,“那句百姓家裡靠長子說的一點也不錯。要不是打下這片天地,他們是沒有這麼好的條件的。”

孫策想想說道:“那叔弼的婚事就要往後了。”

“晚兩年也沒什麼。二十及冠娶親正好。

說及婚事孫策笑嘻嘻地對吳國太說:“阿孃,你猜我怎麼回絕的曹家求婚使。”

吳國太放了坐不住的阿紹去玩,好奇地等孫策說答案。

“我告訴使者,曹司空藐視天子,我與其終將有一戰,如果曹仁能夠先期投到我的麾下,婚事就不成問題。不然將來兵戎相對不是難為小兒女嘛。”

“促狹。”吳國太笑笑,與曹操的那一戰是不可避免的。時機就是等他與袁紹征戰明年結束的時候。

“伯符,你表兄那裡的事兒可辦好了?你姑母他們徐家這些年也是很支援你的。”

孫策回答:“按著姑母提的去做了。我派人給荊州送信,對顧元嘆說徐琨想把女兒嫁到他家裡,他當即就讓信使帶回同意的訊息。我已經把寫信給表兄了。這門婚事以後他與表兄聯絡就可。”

“徐家是沒看上呂子明的家世啊。”

吳國太喟嘆,感覺徐琨能跟隨孫策起兵,孫氏作為孫家的老姑太太,居然寧願把女兒嫁給顧雍的沒出仕的兒子,也不願意嫁給呂蒙,不是眼光問題,應該是升級為官宦之家了,看不起呂蒙的家世。

孫策不以為然,“這樣挺好的,囡囡嫁去荊州與仲謀再不相見。子明娶伯陽堂兄的女兒,倆家都高興得歡天喜地的。阿孃,我們轉了這一圈的安排皆大歡喜。顧元嘆和孫長緒現在都安心了,舅舅和姑母也都滿意了。”

吳國太揉揉額角說:“世家聚集的地方都是這麼聯姻的,不用轉上十家都是表親。你可想好益州那裡誰去做刺史了?”

劉璋節節敗退,要不是周瑜那邊控制進軍的速度,劉璋想憑藉天險固守也會化為泡影的。

“我想讓張昭張子布去做益州刺史,荀彧給他做佐理,阿孃以為如何?”

這是孫策斟酌了許久的方案,“荀文若過來的時間也不短了,想派他做張昭的助手,心裡又有點兒不落底。”

“張昭和張紘怎麼看荀彧?”吳國太只見過荀彧一面,也拿不準荀彧會不會用心做事。

“不然先留他在壽春?他的才幹也是能夠統領全域性的。”

孫策是很想用荀彧的。

“我還沒有與子布、子綱說這件事兒。”

吳國太把益州的沙盤上三路大軍的進展插上鮮明的標誌,然後嘆息道:“從川中往回送信,到了壽春需要用的時間太久了。要是荀彧在益州有什麼變化,我們這裡來不及反應的。”

孫策表情複雜,“把荀文若像現在這麼大材小用,可真是不甘心哪。阿孃,他的長子這次參加考試了,文試的成績還挺高的,總成績也在百名之內,是要派去從軍兩年的。”

“伯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是你在益州能夠派出足夠的信重的太守,讓荀彧做刺史又如何?”

孫策兩眼迸發出異彩,“阿孃的提議好。我就賭一把。我能打下來一次益州,就能打下來第二次。”

翌日,孫策先與張昭、張紘說啟用荀彧的事情,徵求二人的意見。倆人都持保留的態度。孫策下定決心道:“我去與荀文若談談,看他怎麼說。”

荀彧從曹操的掘墳、人肉脯等惡劣陰影裡掙脫了出來後,因為精神負荷減輕了,身體恢復的也很好,尤其在江東這裡,不僅子侄們找到志同道合的同窗共讀,就是女兒去官學讀書後也如魚得水,日日活的很歡欣。

但他沒想到孫策想用他做一州的刺史。

他覺得自己聽錯了,愣愣地看著孫策好一會兒沒說話。

“文若是不肯去益州嗎?”

荀彧搖頭,“吳侯你怎麼會相信我呢?彧先投袁本初、再投曹孟德,如今你敢信我?”

孫策點頭,“我為何不敢呢?!你在袁本初那裡,也未作損害袁本初利益之事。在曹孟德的兗州,更是擔起了一州所有的大小事務。就是後來灰心,也不過是先生因與掘墳盜墓、以人肉為食的人,不得不繼續為伍、良心不安而已。”

荀彧給孫策說的潸然淚下、泣不成聲。

曹操對他信重,可曹操不擇手段的做法,也真的令他心寒。

到了東吳以後,他才發現原來亂世中的百姓居然可以活的像人,亂世中的女郎也可以讀書、可以活的更自在。

荀彧哭了一會兒,站起來與孫策行禮。

“吳侯信文為君子,文若必全力以赴治理好益州。絕不辜負吳侯的信任。”

/">/a>)

相關推薦:精靈:我是坂木養子問蒼天之彼岸花開虐愛:惡魔請放了我薄荷上的彼岸花煉寶師:彼岸花開,生死由我彼岸花開緣苦情來尋找走丟的提督提督物語我的初代提督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