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彼岸繁花[綜紅樓]->章節

626、扈三娘62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扈三娘率領大軍到來的時候, 道君皇帝經過這整上午的煎熬,內心早已經撐不住了。他遠遠望見扈三娘的車駕, 就領先戰戰兢兢地低頭跪倒,恪守屬於降臣的“本份”。

趙桓到了這時候, 才猛然意識到自己為父親招惹來多大的禍事——原本扈三娘並沒有提及要父親帶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乃至跪迎的。

扈三娘本因為道君皇帝想事情“通透”,明了他自己做帝王的大宋,扛不過金國可能旋即而來的滅國之戰, 沒任何“要求”就應下了禪位, 所以也沒有要再為難他的心思。

如今見他肯領頭跪倒,心裡不僅感慨, 這樣的心性、能力, 何必勉強做帝王呢。要是向太後接受了宰相章惇的提議,依禮、律立了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或許大宋會是不同的景象。向太後真的是誤了大宋了。

儘管如此,扈三娘還是立即令童貫去扶起道君皇帝。看道君皇帝只有一些疲憊,神色頹萎卻不見憔悴, 猜得到他這幾個月過的還是挺滋潤的。

真是個沒心沒肺的孬種!扈三娘給趙佶下了一個這樣的評語。

扈三娘沒做停留, 立即留了最後收入麾下的二十萬大軍在城外, 率領了數萬將士由南薰門進了東京汴梁, 沿著御街由朱雀門到內城,徑直到了宣德門前, 再往前就是皇宮了。

東京城的百姓應該是見過大場面的了,面對出城接引新君的、禪位的道君皇帝和大臣們,也不見怎麼打怵, 都擠在御街兩旁看熱鬧。

宣德門前扈三娘勒馬轉身,身後跟著的將領立即按照親衛的要求下馬。扈三娘接著對身邊的親衛吩咐道:“就在這兒處置那些害得萬餘名軍卒喪命的主謀吧。”

裴宣手捧厚厚的冊子走上前,把劉延慶昨日的供狀,大聲地念了一遍,然後問先太子。

“趙桓,劉延慶所供可有虛妄之處?”

趙桓抖著身子說不出話,他只覺得燦爛的陽光灑在身上,也驅不走裴宣的話語帶來的冷意。

裴宣又大聲地問了一遍,派劉延慶帶兵截殺扈三娘的主意,是趙桓於垂拱殿、在眾目睽睽之下,與眾多大臣和宗室一起商議的。趙桓無法否認抵賴,只好膽怯地微微點頭。

裴宣把支援這計劃的其他人都點了名字,然後大聲問道:“這中間可有冤枉了哪一位?”

沒有人出來喊冤枉。

裴宣等不到出列喊冤枉的人,知道劉延慶的供狀只有遺漏的沒有冤枉。立即大聲喝道:“以上諸人涉嫌謀逆,現已查清,斬立決。”

隨著裴宣的話語聲,剛才被點名的人,立即被童貫帶著的人推了出來。

扈三娘抽出自己的短劍,指著趙桓說道:“趙桓,你這幾個月監理朝政,我本打算以後封你個國公,讓你以後可以平安一生。可你昨夜竟令禁軍襲營,白白葬送了萬餘名軍卒的性命,那就留你不得了。”

燦爛陽光下,就見扈三娘的劍芒在趙桓的脖頸上,一閃劃過……

道君皇帝轉頭,看著身側的長子瞪大眼睛,好像是不明白他身上發生了什麼事。鮮血噴射出來,濺到他的身上。周圍的百姓發出了驚呼,一些個被點名的大臣和宗室,有人腳軟跌坐在地。

趙桓倒下了。

趙佶抖著身子,噗通一下跪倒,嚇得再也說不出來一句囫圇話。同時嚇呆的還有一起被點名的蔡京父子、宰相王黼、梁師成等,參與進去宗室也基本無脫逃的。

二刻鐘後,宣德門前倒伏了幾十具屍體。

接下來的日子,那些帶著謀逆罪名被斬殺在宣德門前的死者家屬,也都按律被問罪,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扈三娘顧不得更多了,排除異己、殺人立威,才能保證新立政權的穩固、政令的暢達。她先從軍權入手,匆匆改組了大宋原來的朝官體制,合併了導致軍權二分的樞密院、都指揮使司為五軍都督府。任命林沖為大都督,秦明、花榮、武松、呼延灼、孫立為都督,掌管全境的一百三十萬人的步軍、馬軍。讓他們立即甄選、操練京城的八十萬禁軍。

李俊任水軍都督,其他水軍將領劃到水軍都督府。

公孫勝為大都督襄理,掌管了軍隊的後勤,火炮刀槍盔甲等所有軍需物資的生產、調配,並把那些年過四十不能上戰場的軍卒都淘汰下來,編為輔軍,從事生產、運輸、建築等工作。五十歲以上的則退出軍隊,他們安置到皇莊種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整編八十萬禁軍的過程中,扈三娘發現很尷尬的一件事,有二十多萬的禁軍軍卒,他們手裡只有一根臨時拿到的、長短粗細不同的哨棒做武器。這些人大多出身就是莊稼漢,也沒有受過任何的操練,更沒有絲毫的職業軍人的戰力。他們日常的工作居然是替權貴免費修繕房屋、跑腿,相當一部分的人,乾脆是替權貴的種地,但領著大宋禁軍的軍餉。

扈三娘氣得罵娘,這些湊數的軍卒,大宋的朝廷不僅要付他們軍餉,還要保證餉銀夠養活他們的家小。怪不得七分財力六分用到軍隊,最後還被金國攻破了汴梁呢。

居然是只吃軍糧不幹活的。

扈三娘把這些人直接除了軍籍。在誰家的土地上耕種,就是誰的佃戶,就在誰家領銀米。不足數給這些人銀錢米糧的,不肯補回這些人冒領的軍餉,一律按貪汙軍餉,交由裴宣從重處罰。

八十萬禁軍整編了快一個月,實際只挑選出將近四十萬的戰兵。

禁軍清理出去這些冒牌貨以後,進行考核,打亂了重新編伍,林沖以梁山那些老卒為基礎,提升了一批伍長、什長,整個軍營整肅一新。扈三娘隔日就去看禁軍的操練,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些軍卒在林沖等人的操練下,展現了士兵該有的精神面貌。

與此同時,扈三娘也改組了文官架構,取消官稱和實職的分離,建立宰相負責的六部制。調了主張抗金的李綱回朝任宰相暫兼吏部,把刑部交給裴宣,蔣敬接了由三司改編的戶部,公孫勝兼職工部,柴進主持禮部。

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宣德門前的血腥一幕,起到了非常好的震懾作用。

在文武的大框架基本確定以後,扈三娘猶豫再三,還是把御史臺、諫院合併為都察院,讓吳用主持,顧大嫂、魯智深為其助手。而其他的梁山將領,也按照個人擅長,分別派去了相應的各部。

原來在六部掛了主官的名義、無所事事且等皇帝下詔書指事才做的官員,扈三娘大開大合地予以裁減、合併,無實職則無俸祿,進行官、職、能、位統一的考核。不能勝任的統統被趕去太學,學習梁山已經基本成型的律令,待職能考核後決定是否派遣實職。

李綱抱著笏本在朝堂上抗議扈三娘斷了免職官員的生路。

扈三娘拔擢了李綱做宰相,就是選中他堅持抗金的主張。沒想到他卻在裁剪冗官的問題上,與自己糾纏不休。她看著直著脖頸與自己強諫的宰相,嘆息一聲問道:“宰相可知三冗兩積是怎麼來的嗎?”

李綱不語,咄咄逼人的氣勢卻降了三分。

“冗官來自科舉,每年都要錄取三百人,甚至更多。中了進士就得了官,卻不一定有實職做事。是這樣吧?朝廷的收入,一貫一緡都來自百姓,沒為百姓做事,不勞就無收穫,可有不對之處?”

“官家,那這些人以何為生?”

“中舉前、中進士前,他們又以何為生呢?那些詩賦只能怡情,對實際做事沒什麼幫助。朕不是從此就不要進士做官了,現在朝廷缺少的是能夠做實事的人。朕若是留了他們繼續在朝廷虛職實俸,少了一路人哭,最後要多了這天下的百姓一同哭。”

扈三娘停了一會兒,才繼續說道:“官員只裁剪了不到三千人,你在這裡持笏與朕辯駁。前朝八十萬禁軍有半數為冗兵,一次裁掉二十餘萬人,怎不見宰相為他們張目?朕要不把這些冗官、冗兵裁了,國庫那裡來餘錢修汴梁的城牆,增加九邊的軍力。今年那一百萬貫歲幣,不必再與金國了。”

李綱當即問道:“官家要與金國宣戰麼?”

“不是朕要宣戰,而是給了也是白給。金滅遼以後就會南下,那歲幣是給金國增加了軍糧罷了。”

李綱緘默,不再為裁了的官員爭辯不休。而那些被迫到太學重新學習的官員,怨忿沖天,開始以母雞司晨等造謠中傷扈三娘。

吳用將此情上報。

扈三娘煩得咬牙切齒,只吩咐吳用,“皇帝背後罵三聲,僅限於百姓。你去太學告訴那些官員,不想參加複試、繼續做官的,可以到你那裡簽字畫押,然後離開太學,不予追究。又想做官還想罵皇帝的,讓他們回家去做美夢吧。朝廷永不錄用。”

第二天一些人離開了太學,更多的人選擇。除了做官,沒有別的謀生之路啊。

年底將近了,皇宮內的近萬名宮女子,除了部分女官,十八歲以上的七千多人,在被扈三娘交給柴夫人考核二個月後,按著年齡、相貌、擅長等被粗暴地劃成三等,先是梁山那些未成家的將領挑選娶妻,而後是那些二十五歲以上的千夫長、百夫長、什長、伍長,最後是那些識字不過關、戰鬥力超卓的、很難提升的軍卒,還有跟隨公孫勝的能工巧匠們,也都得到了娶妻成親的機會。

成親的費用就出自那一百萬貫的金花歲幣。登基大典也出自這筆歲幣。

作者有話要說:  相關歷史: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僅25歲的宋哲宗病死,宰相章惇主張依禮、律,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否則當立長弟申王趙佖。

但向太後(神宗皇后)以自己無子,神宗諸子皆庶子,排除患有目疾的趙佖後,她主張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

章惇指出趙佶\"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但向太後以宋神宗語駁斥反對派:\"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當立。\"

並在曾布、蔡卞、許將等執政的支援下,立趙佶為帝。

趙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後去世,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相關推薦:精靈:我是坂木養子問蒼天之彼岸花開虐愛:惡魔請放了我薄荷上的彼岸花煉寶師:彼岸花開,生死由我彼岸花開緣苦情來尋找走丟的提督提督物語我的初代提督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