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彼岸繁花[綜紅樓]->章節

542、紅樓賈母91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一)

朕是古來今來最特別的一位帝王。朕在有了年號、登基的時候, 朕還沒有出生。嗯,不是說朕那時候在母后的肚子裡, 而是……

朕是在父王和母后成婚兩年後來到這世上的,那時候已經到了景瑞六年, 就是說朕已經在位六年了。聽說朕的祖母太皇太后為盼著朕的早日投生,在父王和母妃完婚後,日日去奉先殿, 到皇祖父的靈牌前上香, 風雨無阻。多虧了朕的曾祖母、攝政王太后拿得準主意,才使得朕的父王和母妃得以安靜地等待朕的駕臨。

朕的祖母是太皇太后, 曾祖母是攝政王太后, 對呀,朕沒有說錯。

你們沒聽明白?

朕說的很清楚,一點兒也沒有混亂之處。

那是你們這些凡人的孤陋寡聞,你們不知道朕之生父生母的緣故。

唉,其實朕自己也覺得有點兒亂的。

尤其是小時候。

林太傅給朕講解親戚關係, 朕也是很久才弄明白的。為什麼朕會有兩位祖父, 而沒有外祖父。

攝政王賈赦是朕血親上的祖父, 攝政王太后賈史氏是朕的曾祖母。噢, 對了,朕在賈家的族譜上還有一個名字是賈葳。

可是朕在天下人的面前、在朝堂的名字是徒明, 那是皇祖父臨終前取的。朕這個名字隨了母親瑤光公主的姓,朕繼承的是母親瑤光公主之父皇的皇位。

這回你們懂了吧!

簡單來說就是外孫過繼回去繼承外家的皇位。

還不對,朕的身份從來就沒有過繼的說法, 就是以瑤光公主親子的身份登基的。

林太傅給朕講解這些舊事的時候,講了許多種的皇位繼承方式,有立嫡立長立賢,有兄終弟及,還有小宗過繼承繼大宗,尤其著重講了定陶王(漢哀帝)、宋朝濮王(宋英宗)、還有明世宗朱厚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朕這皇位的繼承,嘿嘿,與他們誰都不一樣。

朕還與林太傅討論過這些繼承方式的優缺點,最後林太傅和朕達成了一致,嫡長繼承制為最好,簡單明瞭,少了不必要的麻煩。

但要是嫡長子不成器呢?

要是嫡長子太小,做父皇的就駕崩了呢?

可無論哪一種,對把皇位交與朕的皇祖父來說,都比朕要好。

朕想到這點,沮喪了好久的。連賈蕤邀請朕偷偷出宮去文定侯府,偷偷觀禮林府唯一的仙女姑姑出嫁,朕都提不起興致去。

朕很喜歡林太傅家的仙女姑姑,這事兒只有朕的曾祖母知道。為此曾祖母還編出來一個故事,只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帝王。為美人放棄江山?當朕小就好騙麼——有了江山,朕要什麼樣的美人沒有!

為了美人放棄了江山,最後怎麼能守得住美人的!

唉,曾祖母老了,她講的故事一看就是騙小孩子的。朕為了哄她高興,就把這個故事講給弟弟賈蕤。賈蕤真傻,居然是只要美人!

唉,有這樣的傻弟弟,虧得有朕做他親哥哥,以後能罩著他一輩子的。

(二)

朕是在東宮出生的。朕出生以後,關於朕該住在哪裡的問題,聽說當時在朝堂上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論。

聖人嘛,自然要住在乾清宮了。歷來都是這樣的。可說話的人都忘記了,歷來那些人、朕的父祖前輩,都是大了以後才去住乾清宮的。

而朕的祖父攝政王力排眾議,宣稱朕在離不開曾祖母保護的時候,就住在東宮。

看朕的祖父厲害吧!

——朝堂上所有的大臣對上祖父,就沒幾個人贏過,這是朕親眼看到的。

但祖父他既打不過朕的父王,也打不過朕的曾祖母。所以說武功高強與否,是與年齡無關的。

在朕十二歲那年,朕能夠在父王的手底下,過了三個照面的時候,曾祖母把朕交給皇祖母照料,她老人家回了榮國公府。

不久以後,父王和母妃也帶著弟弟妹妹,搬去公主府了。

偌大的一個皇宮,只剩了朕與皇祖母倆個人。

朕睡在空蕩蕩的乾清宮裡,心裡想的都是住在東宮時候的事情。在東宮裡有曾祖母、有父王、有母妃,有弟弟妹妹,每天吃飯的時候都熱熱鬧鬧的。還有祖父也偶爾會在東宮留宿。

皇祖母說那是家的感覺。

朕非常後悔,要是知道曾祖母會離開,朕絕對會在父王跟前藏起來一點兒的。

朕不想住乾清宮,朕要回家,要住東宮。可母妃板起臉好可怕,這話只能與父王說。朕在父王跟前磨了一整天,終於哭得父王點頭。母妃在搬回公主府的第三天,又帶著弟弟妹妹搬回了東宮。

朝臣彈劾父王的奏摺,用曾祖母的話來說,摞起來比父王高。

父王在朝堂上只笑著對御史說:“我這個親王只陪著兒子住,你們還嫌事多……”

父王尚未說完的話,在祖父的鎮壓下,沒有說出來,但他後來也沒有說給朕知道……

唉!

是真想知道父王沒說出來的是什麼話呢。

(三)

那以後就是祖父和林太傅一武一文來教導朕了。

祖父教給朕的是行軍領兵之道,這與父王教導朕的武功是不同的。但是朕與祖父探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兵法都沒有用武之地。

朕與祖父在沙盤上演習攻防。當朕把曾祖母做的火器、火炮派上足夠的數量後,祖父所有的防守,都如紙張一樣地單薄了。

那一瞬間,祖父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曾祖母的那些火器、火炮的厲害,祖父是見識過的。對朕來說,唯一困難的就是怎麼能做出足夠數量的火器、火炮來。

朕從八歲起,曾祖母就教導朕看奏摺,怎麼甄別緊急、怎麼區分重要,怎麼從奏摺的表面分析出朝臣遮掩起來的實事真相;如何牽制朝臣、如何對朝臣、尤其是六部九卿這些重臣進行洗腦,誘導他們在一定的思想範疇內考慮政事,誘導他們沿著既定的穩定大景的思路行事。

那幾年跟在曾祖母的身邊,世界像是另外的模樣。

而林太傅的課上說的那些道理,曾祖母說那是為臣之道。故而他講得再好朕也是聽過就算,打不起更多的興致來。倒是林太傅在曉得曾祖母所說的為臣、為君之道的差異後,用知己知彼這四個字換回朕對功課的熱誠。

(四)

朕從十二歲開始臨朝觀政,十五歲大婚後親政,朕的婚事都是由皇祖母安排的。

祖父在朕親政以後,開始慢慢把他手上的權利交給朕和朕的父王,過起半退隱的日子。用曾祖母的話說,“古往今來的攝政王,鮮有好下場的。現在攝政王是你的祖父,他到了該退的時候了,你放手讓你祖父退下去,才是為你祖父好、為榮國府好。”

曾祖母離世後,朕與皇祖母商議給曾祖母的追贈諡號。皇祖母沉默了很久才說:“聖人,你曾祖母是大景的功臣,什麼樣的追贈她都擔得起。”

最後朕選定了文烈二字,贈予朕的曾祖母攝政王太后。

祖父和父王都丁憂離開了朝堂,那一年讓朕品嚐了執政以來,從未有過的艱難。直到父王返回朝堂,朕才得以舒了一口氣。

這一年也讓朕更深刻地認識到,在過去二十年的光陰裡,祖父為自己扛起的都是些什麼、祖父為大景又做過了什麼。

戶部沒有了所有撥款都要扣下至少一成的陋習。兵部基本沒了吃空餉。工部建立了新的一套施工標準程式。吏部的官員任命、考核、調派也趨向透明化。刑部在祖父的大力推動下,修補整改了許多條例。而禮部把免費的初級教育遍及了大景的所有角落。

皇祖父給了朕一個大景,而祖父交給朕的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大景,這裡面的每一點,都蘊含了皇祖母的心血,都傾注了祖父嘔心瀝血的努力。

祖父在他六十歲那年對朕說:“聖人,能教會你、能交給你的都交給你了。以後就靠你自己了。”

父王在他六十歲的時候,這樣對朕說:“聖人,以後就全靠你自己了。”

朕送走曾祖母、祖父、皇祖母、母妃和父王,在至親至愛的這些長輩的離開後,很快也就到了朕該將大景交給太子的年紀,朕選擇了早早禪位,像父王扶著自己那樣,扶著太子,讓太子能夠從容接掌朝政。

一代一代從容地更替,就是曾祖母說的那樣,“在該放手的時候,果斷地離開,才能留下最好的、最美的永遠。”

大景每一代帝王繼承皇位的時候,都要仔細去讀莊武帝禪位時期發生的那段歷史。血的教訓時時刻刻地提醒、教育著後來的帝王。但這也是亡羊補牢了。因為從朕以後的大景帝王,雖然還是徒姓,實際已是賈家的子孫了。

朕祖母說:“不要做認祖歸宗的事情,那會傷了你皇祖母、你母親的心。你祖父、父親都認可你姓徒了。就是賈家的列祖列宗,他們也是忠心耿耿地跟隨了大景歷代聖人的榮國公。若他們泉下有知,得知你承繼了大景的江山,他們只有高興的。”

列祖列宗是否會高興朕還不知道,但是榮國府得了世襲的侯爵,祖父是高興的。賈蕤得了世襲郡王的爵位,母妃是高興,皇祖母也是高興的。

朕在皇祖母病入膏肓的時候,俯在她老人家的耳邊說:“皇祖母您放心,朕不會將大景的天下改成姓賈的,朕的子孫以後都姓徒。”

皇祖母欣慰地笑著離開了,朕知道她心心念念想著的就是這個的。

作者有話要說:  紅樓基本就到這裡了,謝謝親們的一路陪伴,謝謝親們!

這本書原名《彼岸繁花》,文案裡寫了穿幾本書的,

後面接著會有封神、水滸等

希望能有生花妙筆,寫出親們繼續喜歡的文字來。

相關推薦:精靈:我是坂木養子問蒼天之彼岸花開虐愛:惡魔請放了我薄荷上的彼岸花煉寶師:彼岸花開,生死由我彼岸花開緣苦情來尋找走丟的提督提督物語我的初代提督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