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彼岸繁花[綜紅樓]->章節

359、廢太子63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太子妃的花會辦的獨特, 持請柬的外命婦,帶著自家所有的適齡女孩兒, 進宮後,先去給太后請安。人都到齊整了, 太后說去御花園賞花。

八月初的時候,天氣少了夏日的炎熱,當季的桂花, 已經飄香。而另外的一些當季鮮花, 像月季、百日菊、玉簪花、大牽牛花、石蒜、蔥蘭等,正是開得絢爛的時候。

太后在前面領頭走, 太子妃和成嬪, 一左一右地,虛扶著太后,後面就是湊熱鬧的太妃和外命婦的長隊。再後面,那些跟著母親進宮的姑娘,就被拿著籤子的慈寧宮和東宮侍女, 分成了兩隊。一隊是勳貴出身的, 一隊是清流出身的。然後按二歲的年齡差, 分成幾個級別。最後按個子和年齡, 編成倆人一組,先去慈寧宮的花園。倆人合夥摘一朵、她倆共同認為的、最漂亮、最適合送給太后等人簪發的花;再合夥做一首有關該花的詩詞, 聯袂送去御花園。由太后和所有的命婦一起賞評,優秀者有獎勵。

留在慈寧宮寧宮排隊的這些姑娘們,雖然沒人敢出頭炸翅, 可慈寧宮和東宮的宮女,就辛苦了。勳貴的和清流的,不用分,天然的涇渭分明,就是兩堆。

可按年齡差、分級別,就忙了好一陣子了。小姑娘扯著姐姐的衣袖,不願意離開姐姐。而那些當姐姐的,估計也是給母親叮囑過,要好好照顧妹妹。還是太后慈寧宮的管事姑姑出面,才順利地把牽手的姐姐、妹妹們分開。

最後,勳貴和清流的姑娘們搭夥的時候,好險沒當場就打起來。勳貴瞧不起清流中一些纏足的女孩子,不想和纏足的女孩子搭伴。而清流中那些沒纏足的女孩子,不僅被同類清流出身的排擠,還被勳貴出身的女孩認為是暴發戶。

熙熙攘攘地鬧了好一陣子,直到東宮的蕭嬤嬤,讓人拿筆去記,那些不服從安排的姑娘,都是誰家的,父兄的身份、職位,才讓那些勳貴出身的女孩子安靜下來,彆彆扭扭地和滿臉不屑的、清流出身的女孩子,倆倆搭伴,去慈寧宮的花園選花。

跟著太后走的外命婦,等到御花園了,她們才發現,整個御花園雖然大,備下的、能坐的位置,少的可憐。只有與太后年齡彷彿的,才會得了太后的恩賜,能有個位置坐。嗯,太子妃和成嬪特殊一點兒,其他人嘛,站著賞花——等小姑娘們回來了。

太后笑眯眯地和陪她坐著的、那些帶孫女進宮的老太太們聊天。無非是今天見到這麼多漂亮小姑娘,真是開心,高興。

太子妃就把今兒要分組的事兒,和在場的誥命夫人們說了。

“公主的伴讀,是要選文武官員出身的姑娘各一位,也就是勳貴家庭出身的姑娘,還有父兄是科舉出身的姑娘各一。哪一組配合的最好,哪一組就最優希望。”

去做公主的伴讀,對所有的女孩來說,是最能提升自己在孃家的價值、在婆家的身份、獲得父祖關注的美差。甚至比男孩子,去做皇子伴讀還搶手。做皇子的伴讀,還有一個替皇子捱打的差事。可做公主伴讀的女孩子,在談婚論嫁的時候,是會因為在宮裡受過教導,成為大門大戶選冢婦的熱門。

既往公主的伴讀,都是在宗室裡選擇,這次太子妃給了所有的、仕宦人家的姑娘,一個爭取伴讀的機會。而且選擇的標準,還是看與搭伴的、勳貴出身的女孩,相處的好不好。那些平日裡,與任何人都相處融洽的姑娘,她們的祖母、母親,都信心滿滿。而那些自家的姑娘,平日裡性子嬌縱,慣於爭強掐尖的,她們長輩開始擔心,千萬不要打起來了。

可不管在御花園的女人們都怎麼想,太后卻在一邊看著熱鬧,不嫌棄臺子高地火上澆油。

“都說從五歲時候的行事模樣,能看出一輩子到老的。今兒,京裡的小姑娘,可來了一半了。等過幾年,老三、老四、老五大了,就可以從這些小姑娘裡選王妃了。太子妃可要幫著,好好地掌眼。”

太后說完了前面那一串,不管周圍看著她的人,是怎麼地驚詫。她依舊按著自己的思路往下說,還叮囑太子妃記好了人名,別錯過了好姑娘。

有那想著以後,要把女兒嫁到皇家的,看向太子妃的目光,就熾熱了起來。宮裡無皇后,德妃、賢妃被禁足的原因,該知道的,早都知道。不管三皇子和五皇子,怎麼欺負了四皇子,十歲的孩子,難道教導教導,還能教導不過來嗎?!至於那些家裡有得寵姨娘的,做主母的人,還不就看著得寵姨娘生的庶子,欺負其他庶子嗎?只要不太過分,不欺負到嫡出的頭上,做主母的,才賴得去管呢。

也就是聖人認真了罷。

等了小半個時辰,開始有小姑娘回來。先回來的那幾對小姑娘,基本都是父祖的勳位不高、或官職不顯的。大多數的貴夫人,對這樣出身的女孩子,並不甚在意。

只有太子妃,卻把這幾對小姑娘叫到跟前,不僅問了出身,還問了平時的喜好,然後又問幾個人,倆倆一組搭伴,是否有拌嘴、吵架等。

問得幾個小姑娘,都羞紅了臉,都笑著回答說沒有。太子妃笑著讓秋菊,給每組小姑娘一人拿一對新制的珠花兒戴。還讓身邊人,按先後回來的次序,記好她們的名字及父祖出身,才讓她們到一邊去寫詩。

回來的小姑娘,逐漸多了起來了,太子妃也不再一一叫到跟前問。見太子妃這般行事,那些貴婦人們,有惦記嫁女進皇家、而自己閨女還未回來的,就不由地著急起來。

等了快一個時辰,先回來的已經寫好詩,太后和幾位做評判的太妃、老王妃,已經將交上來的詩,基本定了前幾名了,蕭嬤嬤才過來和太子妃稟報。

“娘娘,能走過來的,都回來了。剩的幾位姑娘,留了人陪著,歇歇也就能過來了。”

太子妃點頭,太后聽說還有走不回來,就問蕭嬤嬤。

“是孩子太小,走不動了嗎?”

蕭嬤嬤對太后一拜,然後才回答說:“那幾個小女孩兒,都是才纏足的。還有二個姑娘,是把腳裹的太小了,走不了這麼遠。”

太后“哎呀”一聲,心疼地說:“這可憐見的,快找幾個人背過來吧。問問都是誰家的孩子,還是把腳放了好。”

蕭嬤嬤應了,帶人去接那幾個女孩子。

榮國公夫人史氏也帶著女兒賈敏,參加了這次的賞花會。她早得了丈夫的話,與其謀劃女兒把嫁入皇家,還不如為嫡長孫女,籌謀太孫妃的位置。因此對女兒與人搭伴,不前不後地回來,沒得了太子妃的問話,她也不心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聽了太后這麼說,就笑著接話道:“太后娘娘說的是,好好的一雙腳,纏成那個樣子,美在哪兒了。孩子現在遭罪是小的,以後等有了身子了,更走不動了。這人要是幾個月不走動,到生的時候,就沒了力氣。十有八九,是要難產的。我那大兒媳婦,就是這樣的。太后娘娘,還好叫您知道呢,我那親家母,張太傅夫人,就和您想的是一樣。她前幾日,特意過去榮國府,自己親自給女兒放了腳。還和我說呢,就不該給女兒裹腳,啥也沒命重要。”

太后唸佛,太后身邊坐著的人,以勳貴出身的公爵夫人為多,都是沒有纏足。見狀就紛紛說,這纏足就是不應該的事情。

站在一邊許久的那些夫人們,裡面就有不少纏足的。有那聰明一點兒的,從早晨走來走去,到了御花園,連座位都沒一個,罰站了半上午。再看搭伴回來的前幾對女孩子,都是天足,就和周圍聊天的夫人,說起來。

“今兒不是要罰罰,我們這些纏足的人吧?”

太子妃練了一年多的內力,小有成就,聽了這話,就派春杏把人請過來。一問,原來是禮部範主事的夫人。大約三十多歲,長的嬌小玲瓏。因站得久了,不免搖搖晃晃的。

“範夫人,你怎麼會認為,今天是要罰纏足的人?”

範夫人咔吧嘴,說不出來話。她心裡叫苦,這話可怎麼答,說不是?讓人走了這麼遠,然後連個位置,也不給坐。說不是,也太違心了一點兒。

好在太子妃,也沒想難為她,故也沒追著她問。反而另問了她一個問題,“範夫人,不如你給大家說說,纏足有什麼好處吧?”

範夫人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可這麼多人看著呢,太子妃連問她兩個問題,她都不回答,說她見了皇家的人就孬了,還是好事兒;要是太子妃認為自己是不想回答她,那可就是給丈夫埋禍了。

她彎腰對太后、太子妃做了福禮,竟真的是未語淚先流了。

範夫人抽出帕子,搽拭一下眼角,略帶哽咽說:“妾身失禮了,還請太后娘娘、太子妃娘娘恕罪。這纏足,哪裡有什麼好處。妾身五六歲的時候,祖母和母親要給妾身裹腳,哭也哭了,求也求了,還是得裹。這三十年,吃足了纏足的苦頭。真是應了那話: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啊。”

太子妃就說:“既沒好處,你為何不放了呢?”

範夫人臉紅了,“這哪是妾身能做主的事兒!”

太子妃讓春杏,在自己身邊,給範夫人安了凳子,讓範夫人坐下,好好歇歇。

然後她對太后說:“皇祖母,這裹腳既沒有什麼好處,不如您就下懿旨,廢黜纏足吧。”

這些勳貴夫人,因為沒有裹腳,不知被清流世家出身的女人,明裡暗裡嘲笑了多少次。見太子妃這樣提議,紛紛向太後說——下懿旨,廢黜纏足。

太后早知道太子夫妻的打算,她笑眯眯地按太子妃給的劇本演。

“我們沒纏足的,都說不纏足好。在場的誥命夫人,纏足的可有不少。纏足有什麼好處,誰給大家說說?”

作者有話要說:  此文參加了我與晉江有個約會的徵文,依賴親們的的營養液和霸王票,今日升到第八名了。

謝謝親們。

請親們莫保留手裡的營養液,繼續栽培啊。

謝謝,謝謝

相關推薦:精靈:我是坂木養子問蒼天之彼岸花開虐愛:惡魔請放了我薄荷上的彼岸花煉寶師:彼岸花開,生死由我彼岸花開緣苦情來尋找走丟的提督提督物語我的初代提督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