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九百二十八章破釜沉舟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程明道的心從火熱變得冰涼,這些天的辛勞化成泡影,餘知節走了,戶部尚書卻不是我。

天子說些什麼根本沒有聽入耳,腦袋裡一片“嗡嗡”響,猜測著是不是有人在告自己的惡狀,家中僕役是不是做了什麼惡事傳到了天子耳中,自己是不是失了天子的歡心……

身後,太常右少卿嚴建強(太常少卿兩人,程明道為左卿)用指頭捅他的後背,輕聲提醒道:“程大人,萬歲在喊你的名字,趕緊出班應答。”

程明道猛地一驚,清醒過來,連忙出班施禮,高聲道:“臣候旨。”

石重偉見程明道精神有些恍惚,知道他聽到戶部尚書的位置給了楊全棟而有些失神。其實以石重偉的本意是想任用程明道的,可是孔省和段次宗都說起程明道收授各州送來的財物,幫忙把秀女送進宮來。石重偉倒是覺得沒什麼,秀女送得越多越好,而且程明道所送的秀女個個貌美如花,為朕操勞順手拿點好處也不算什麼,朕話裡話外答應了程卿任用他做戶部尚書,結果食言了,是朕對不住程卿。

“程愛卿”,石重偉溫聲道:“戶部侍郎一職為國之重任,卿宜勉之。”吏部主管官員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權力極大,位於六部之首,吏部侍郎自然在六部侍郎中位於前列。何況段次宗兼著右相,吏部尚書不可能久任,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程明道大喜謝恩。

接下來宣佈方林賓告老,陳因光接任光祿寺卿正,陳因光算是多年媳婦熬成婆,這次與北漠和談合了天子心意,頂走了方林賓。接著是一批東宮官員的任職,何子英任戶部侍郎、崔元護任禮部侍郎、熊以安任工部侍郎等等,東宮官員及天子親信佔據了朝堂上的重要位置。

宦海浮沉,有起有落,朝堂這番人事變動牽動著眾人官員的心,誰也不知道這波浪潮什麼時候終止,第一批浪潮湧起,退潮時定然有人倒伏在沙灘之上。

…………

新任清田使司黃平走進他的官廨,這處衙門從戶部衙門中僻出,當初江安義任使司時與餘知節是師生關系,自然感覺不到彆扭,可是黃平從御史臺來到清田司衙門,站在小小的院中,覺得連喘氣都有些困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眾官吏參拜新來的使司,黃平茫然地掃看了一眼,感覺這些官員多半灰頭土臉,沒有御史臺那些屬官身上的朝氣。這也難怪,江安義在清田司的時候得肅帝信任,大權在握,無數人找著門路想擠進來,可是隨著江安義被天子遣往鎮北大營,清田司便冷清了下來,幾十號人成天只能翻弄著舊檔案打發時間。

天子重新清理田畝,差使交給了清田司的訊息眾人都知道了,要是換成江安義程明道這樣的寵臣做主管,這就是升官發財的機會到了,天子把原御史大夫黃平派來,官倒是夠大,但誰也知道天子是想借此事清算黃平,這件差事還沒開始就註定要以失敗結束,誰摻和進去誰倒黴。

黃平沒有心情樹威,簡單地說了幾句揮手讓眾人先散去,職田署署令潘和義同眾人一起施禮,轉身要出大堂,聽到身後呼喚聲:“潘大人,你且留一下。”潘和義用一封《請罷職田疏》作為投身之階,倚上了楚安王石重傑,石重傑替為奏報肅帝石方真,石方真認為他是可用之材,擢拔他為職田署署令(從七品下),專司清理職田事宜。潘和義投靠楚安王,經常出入王府,黃平見過他數面,對他印象不借,可是沈文清曾私下評點此人,確有才學、做事嚴謹,性情陰忍、胸有城府

、喜怒不形於色,需慎用其才。

潘和義在清田司的日子不好過,他那封《請罷職田疏》竊自江安義思路被李來高宣揚得盡人皆知,加上後來興風作浪擠走江安義,清田司的地位一落千丈,眾官吏對他都十分鄙薄。江安義去了鎮北大營後清田司沒有任命司使,潘和義的處境好了一些,加上他得楚安王器重,自然有投機者與之交好。可惜好景不長,楚王就藩,他不可能跟著一同前往,後臺沒了,那些投機者自然離開,隨之風言風語又起。潘母以梅花香自苦寒來告誡兒子,叮囑他要堅守本份,做好職司,靜候時機,朝庭終會再次清仗田畝。時機終於到來,只是不知是良機還是危機。

潘和義轉身,朝黃平拱手道:“黃大人有何吩咐?”

失意人見失意人,同病相憐,黃平看著面色從容的潘和義心生佩服,光這番養氣的功夫便將多數人比下。黃平示意潘和義坐下,道:“和義,天子命清田司重啟清理天下田畝,特別是官田的丈量,和義你久在清田司,熟知事務,此次清田要多多倚重,還望和義不要畏難。”

潘和義淡然道:“黃大人首倡清理職田,對其中的難處自然清楚,天子讓黃大人擔任清田司使,用意十分明顯,大人若想有所作為,唯有破釜沉舟、死中求活。”

話說得很平靜,蘊含的意思卻如驚天駭浪,拍打著黃平的心。黃平暗嘆一口氣,看似平靜地問道:“如何破釜沉舟?”

潘和義從黃平的話語中聽出決心,帶著幾分冷意笑道:“黃大人何必明知故問,無非是鐵面無私、不徇私情罷了。”

黃平捊著鬍鬚沉默不語,要動職田便是與天下百官作對,當初自己用此事來針對太子,既斷太子的臂膀又能助楚王拉攏百官。江安義在朝堂上發出“苟能利於江山社稷,豈以安危禍福趨避之”的忠言,天下人無不為之震動,反而助長了江安義的聲名。江安義在姜州清理官田遇刺,最後雷聲大雨點小草草收場,天子急於平定北漠,清理官田一事實際上耽擱了下來。

此一時彼一時,太子成為天子,再拾起清田大旗,只是此時身份不同,再不用顧忌百官反彈,自己被天子派來清理天下田畝,真是自作自受。而有江安義那句忠言在前,若是畏葸不前,天子正好藉此罷免自己的官職,而天下人也會笑自己無用、無能。

潘和義慢慢地喝著茶,他知道自己和黃平都被逼上了絕路,此次清理官田是險途,但潘和義隱隱覺得亦不失為一次機會。肅帝病逝得太快,潘和義來不及從楚安王身邊脫身,他身上的烙印太深,為了將來計也不能做改換門庭的“家奴”。楚王就藩,潘和義藉口衙門有事沒有前去相送,暗中上疏彈劾楚王陰蓄謀士、交結大臣、似有不軌事,結果奏章石沉大海,也不知天子怎麼想的,潘和義不敢再試探。

黃平放下手,雙掌按在乾燥的桌面,沉聲道:“和義說的不錯,日暮途窮,你我唯有放手一搏。和義先準備一份清理田畝的奏疏,屆時隨我一同前去紫辰殿面聖,萬歲既然把此事作為即位以來的第一要政,咱們就藉著聖威掃蕩天下,清洗千年積弊,縱被粉身碎骨,也當快意一番。”

…………

七月六日,紫辰殿,清田使司攜職田署署令潘和義覲見,稟奏清理天下田畝事。

石重仁知道潘和義,正是這位潘署令以一封《請罷職田疏》投靠楚安王,後又借韓太保藏書一事逼得江安義遠走鎮北大營,是個人物。但潘和

義官小職微,沒有機會出現在他的面前,石重仁僅聞其名,不識其人。

帶著些許緊張,潘和義在天子面前侃侃而談,“……著各縣先行自查,將田畝數、職田數以五年為期,呈報府衙審批;各州府派員前去核查,看是否有隱報、瞞報,貪汙侵佔等不法事。清田司暗中派人前往各地督查,但有發現串通一氣、欺瞞聖上者一律革職嚴辦……”

石重偉暗暗點頭,潘和義初次面聖能從容不迫,奏對條理清楚,確實是個人才。石重偉神思有些恍惚,思緒飄到了有“賢王”之稱的石重傑身上,楚安王府人才濟濟,天下有識之士紛紛相投,朕身為太子卻不及他。就藩楚州後,石重傑貼出張賢榜,天下英豪紛沓而至,楚王府客滿為患,著實讓朕羨慕。想當年父皇在做太子時,結識下段次宗、方仕書等大批人才,待父皇登基後,這些人成為了朝庭中流砥柱。朕除了東宮官員和伴讀外,似乎沒有發現什麼可造之材,現在所用的人都是父皇留下,朕不如父皇,難道還不如石重傑嗎。

“……請萬歲聖斷!”潘和義稟奏完畢,拱手施禮,退回一側。石重偉心中一動,潘和義在石重傑離開京城後寫暗奏表露投靠朕的意,朕鄙薄其為人沒有理他,父皇在世時常告誡我要‘唯才是用’,這個潘和義德行雖虧卻是把利刃,朕不妨試用試用。

黃平奏道:“萬歲,臣以為當初餘尚書清理官田成功,有一點便在於起用新科進士,這些新科進士初涉官場,心懷報國之志,正可用其鋒銳,臣請萬歲依從先例,從今科進士中挑選可造之才充實清田司衙門清理田畝,再功成之日以功封賞。”

餘知節奉旨清理田畝時他才八歲,不過清理田畝、推行合稅為一作為肅帝朝的德政、重政,石重偉沒少聽父皇得意地炫耀、講解,其中有一點便是用新科進士前去清理田畝。看來黃平用了心,是真心想要將清理官田之事辦好。父皇教導自己身為天子要心懷天下,胸襟廣闊,黃平若是真能將職田之弊清除,朕便容得下他。

“今科取士三百二十七人,要選用誰黃卿與段卿商量後稟告朕知。”石重偉的目光落在潘和義身上,嘴角露出一絲戲謔的笑容,潘和義想為朕所用,朕要先看看他的本事。

石重偉道:“潘卿,你剛才所奏甚好,那篇《請罷職田疏》寫得很有見地,朕聽聞你是江安義所舉薦,後來因這篇奏疏生了嫌隙,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江卿前往仁州清仗田畝時不滿二十歲,我看潘卿年歲也不大,當奮力向前,不讓江卿。”

天子嘉許,潘和義出班,激動地道:“臣願為陛下肝腦塗地,竭盡忠誠。”

“此次再次清理田畝是朕親政以來第一件重政,潘卿要用心辦差。先皇發五萬屯兵到化州屯田,化州的田地增長了不少,田稅也年年增長。潘卿,朕讓你前去化州清理田畝,你可願往?”石重偉盯著潘和義道。

潘和義腦袋“嗡”的一下,萬歲怎麼能讓自己去化州,自己把江安義得罪苦了,前去化州清田豈不是羊入虎口。

轉瞬之間念頭閃動,潘和義猜出了天子的幾分用心,讓自己前去化州清田,一是看看江安義是否會不顧天子旨意對付自己,二是看看自己是否能不懼艱難忠心辦差,三是差事辦得好自然於國有利,若是辦差了正好藉機把自己辦了修復與江安義之間的關係。

心頭苦澀,後背冷汗潺潺,後退無路,潘和義挺胸吐氣,堅定地道:“臣,遵旨。”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