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七百五十章隨軍出征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曹景涵手捊長鬚笑道:“安義,毋須疑慮,謹峰語出至誠。不瞞安義說,謹峰到鎮北大營之後,申國公雖對他與苗鐵山、齊新文一視同仁,可是謹峰來的較晚,軍中排資論輩的習氣嚴重,謹峰難免受到排擠。苗、齊兩人已晉侯爵,謹峰只是襲位的伯爵,在兩人面前難免矮了一頭,所以才想援引安義以為臂助。”

江安義默然,他來鎮北大營才幾天,卻清楚地感覺到大營中山頭林立、互相內鬥的風氣,申國公佈置作戰仍讓各軍統帥自主恐怕也是這個原因,只是自己一個遭冷落發配到大營的軍中參議,有什麼能力成為祝謹峰的臂助?

“老夫喜歡安義你的詩詞,順帶地研究了一下安義你的政績,安義在化州政績顯赫,數次為天子解憂。”曹景涵毫不隱諱地道:“老夫喜研軍事,特別分析了安義以少勝多擊退西域聯軍的戰事,能以數千人馬勝十倍於己之敵,古之良將莫過於此。”

江安義有些臉紅,笑道:“那場戰事多虧屯兵和百姓相助,江某安敢貪眾人之功。”

曹景涵道:“安義太謙了,身為統帥要善用天時地利人和,安義能集輕騎、屯軍、百姓之力,是使人和;挖斷道路阻敵是用地利,合城夜火是為天時,如果安義算不上良將,曹某紙上談兵又算什麼?”

祝謹峰在一旁插言道:“祝某聽聞安義武勇過人,每戰必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在姜州手斃刺客十餘人,衛大昌等元天教的悍匪都有不少折在你的手中,祝某佩服得很,可惜無緣見識。令弟安勇的騎射武功倒是見識過了,實為軍中不可多得的驍將,由弟知兄,安義來到鎮北大營,定能大放異彩。”

江安義聽著祝謹峰和曹景涵一唱一和給自己戴高帽子,心中越發謹慎,微笑著不語,且等水落石出。

曹景涵把話題拉回,道:“安義乃是國士,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安義當深有體會,此次因韓太保文稿之事來到鎮北大營,怕是在萬歲心中失了信寵,將來福禍難測。”

江安義眉頭輕皺,曹景涵的話觸到他的隱痛,他深知自己樹敵太多,如果失了天子的聖眷,而太子又對自己生出嫌隙,將來仕途必定佈滿荊棘。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曹景涵輕嘆道:“謹峰之憂與安義不同,但歸根結底卻是一樣,所以老夫向謹峰建議與安義協手,能在北征之中立下顯赫戰功藉機封爵,方是長久的自保之道。”

江安義情不自禁地點頭,他被封為平山男爵,是最末等的爵位,可是這個爵位卻是他在化州六年稅賦激增、打退西域聯軍、查明元華江潰堤案等無數功勞累積才得到的,大鄭封爵之難可見一斑。封爵難,得到爵位的好處出很明顯,不光能封妻廕子,如在州縣地方官員要年節拜望,犯罪還能抵罪,當年江安義在化州拿華政沒有辦法,很大的原因就是他身上有鎮西男的爵位。

祝謹峰是安南伯,這個爵位是襲自其父

祝康的安南侯,襲爵在世人的眼中不過是靠祖宗吃飯的軟蛋,雖然他以前與苗鐵山、齊新文同是大都督,但苗、齊兩人因戰功封侯,兩相比較祝謹峰已經落後一步。

祝謹峰目光冷肅,沉聲道:“合則兩利。大戰在即,祝某沒有時間與安義你細細分說,是否願意請安義一言決之。”

之所以這樣急切,祝謹峰實是有難言之隱,祝家在江南經營三十餘年,天子不能容忍安東大營成為祝傢俬地,頻繁調動將領,最後將祝謹峰也被迫調離。祝謹峰深感風雨欲來,天子對祝家的信寵逐漸消失,他與太子並無交結,等到新君即位,沒有戰功的祝家將逐漸泯然眾人。

將門不比世家,其興也勃其亡也忽,這樣的事不乏先例。當年平南侯賈思明平定元天教之亂,聲譽一時無兩,宣帝忌其聲名,調他入京任左衛大將軍,有意打壓其子侄輩,賈思明死後嫡長子賈光義承襲平南伯,卻只是右驍衛的將軍,其他子孫輩多在十六衛中混日子。要不是建武十六年天下比武,其孫賈清遠奪魁脫穎而出重入天子之眼,被提拔為雲麾將軍在鎮北大營獨領一軍,後來作戰勇猛因功承襲了平南侯爵位重振家聲,再過兩代賈家便要從頂級將門中消失了。

祝家與賈家面臨同樣的困境,如果自己不能在北征時立功晉封侯爵,自己的子侄輩就只能承襲安南子,及至孫輩變成男爵,再想發力也無力可施,祝家將淪為平常將門,為人驅馳。若是自己能立功封侯,至少能保障三輩無憂,但願三輩中倘有像賈思明一樣能承繼祖業之人,祝家便能在將門之中將根系深扎,再往後便不是自己能考慮的了。

江安義不知道祝謹峰心中所想,略思片刻後覺得結盟之事於己有利,當即笑道:“承蒙祝帥厚愛,安義敢不應諾,今後還望祝帥多多照看。”

祝謹峰放聲笑道:“好,痛快,拿酒來,祝某要與江兄弟痛飲一杯。”

軍中禁酒,但祝謹峰的住處自然有酒,親衛端來一罈美酒,曹景涵示意將大碗換成三隻淺碟,笑道:“出征在即,淺酌便是。”

碟子輕輕一碰,三人仰頭飲盡。祝謹峰笑道:“安義,本帥決定吃罷晚飯,戊正時分便出兵前往拉額納,你可願隨同前往?”

江安義怦然心動,問道:“會不會違反了軍紀?”

曹景涵笑道:“只需申國公同意便可,安義與國公爺熟稔,國公爺應該會答應。”

離戊正只剩下一個多時辰,江安義興沖沖地告辭回帥府找申國公,祝謹峰和曹景涵送至儀門。看著江安義的背影,祝謹峰道:“曹叔,江安義真能助我一臂之力,達成我願嗎?”

曹景涵毫不猶豫地道:“曹某不會看錯,此子有勇有謀,可堪大用。謹峰當傾心結納,少些算計,不然反為不美。”

祝謹峰眯起雙眼,輕聲道:“若是江安義有其弟那樣的武藝,祝某倒是喜得一員驍將相助。聽聞他

在姜州時身受重傷,不知道恢復得怎麼樣了?沙場殺敵,可容不得虛張聲勢,別剛上沙場就送了性命枉費本帥的一番苦心。”

大帥府,江安義見到王克明,提出想隨同祝謹峰一同出戰。王克明笑道:“我原本想讓你隨我一同出戰,既然祝謹峰先提出,你便隨他去吧。安義,本帥提醒你一句,軍紀森嚴,七禁五十四斬切不可違犯,要不然我也救你不得。”

江安義凜然應是,回到自己住處。此行他從家中帶了八名親衛,他要出戰八名親衛當然要跟隨,匆匆收拾好行裝,江安義帶著親衛直接趕往祝謹峰的駐營。

祝謹峰的駐營在鎮北城的南門外,駐紮著他麾下十五萬大軍。鎮北大營已經聚集了六十六萬大軍,其中輕騎二十萬,重騎五萬。六十六萬大軍被分成四部,左軍苗鐵山、右軍齊新文、後軍祝謹峰各擁軍十五萬,其中輕騎五萬、重騎一萬;剩下的歸中軍大帥王克明親自統率;前軍是是漠人投誠部落組成的六萬輕騎。除了鎮北大營外,登州安北都護府大營尚駐紮著六萬大軍,新募的十八萬大軍在登州、雷州一帶集訓。百萬大軍枕戈以待,準備隨時向北攻擊。

江安義帶著親衛出南門不久,軍情司使黃喜便收到了探報,略一思索黃喜便猜出了江安義的打算。“叫姜鎮撫到我書房來。”黃喜吩咐道。

姜健是黃喜的心腹,無論走在哪裡都會帶上他。作為軍情司使,黃喜有自己專屬的衙門,一向以讀書人自許的黃公公當然要有一間書房。功夫不大,姜健來到大堂,拱手施禮。書房是商議密事之處,姜健知道黃公公有什麼要緊事找自己。

“姜健,本督探知江安義要隨同祝謹峰的大隊前往拉額納山谷,你不妨帶些人手前去看看,見機行事。”黃喜看似隨意地吩咐道。

姜健沉聲道:“屬下明白。”

黃喜陰陰地道:“江安義在姜州受傷之事千真萬確,京中耳目探得江府大量購買人參、黃芪、鹿茸、蟲草等貴重藥材,我問過大夫這些藥都是補氣培元之用,看來江安義傷得不輕。”

姜健眼中閃過寒光,冷聲道:“卑職會將他留在草原上。”

黃喜平靜地道:“不必急於一時。江安義隨大軍行動時恐難下手,你需時時留意,趁落單之時下手,切不可魯莽行事打草驚蛇。記住,一旦出手便不能留活口,他不死便是你死。”

姜健澀聲道:“不勞大人吩咐,姜某知道輕重,絕不敢牽連大人。”

黃喜滿意地點點頭,道:“你以查探軍情的名義先走,我會隨同大帥一起出征,若有機會自會派人通知你。此次征戰是殺死江安義的良機,切不可錯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姜健躬身離開。黃喜的怨毒噴薄而出,白晳的臉扭曲猙獰著,牙縫中嘶出幾個字,“江安義,我要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寒風帶著怪嘯吹過,吹不散濃濃的怨毒。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