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六百七十章李家訪親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江安義認出迎來的李明德,幾年時間不見,李明德蒼老了不少,長袖飄飄愈顯儒雅風流。李明德同樣打量著江安義,當年朝氣蓬勃的小夥子留起了短鬚,看上去成熟了許多,自然流露出一股久居上位、沉穩從容的氣度,有如劍藏匣中隱而不發,更顯威儀。

相隔丈許,江安義站住腳,深深地躬下身去,道:“小子江安義,見過明德公,一別經年,明德公一向可好。”江安義的姿態擺得很低,以一個晚輩的身份拜見長者。

李明德心中一寬,之前他還有些擔心江安義年少氣盛,記恨在許府襲殺的事,族中也有人對江安義餘怨未消,如果雙方衝突起來恐怕難以收場。

雙手扶起江安義,李明德感慨地道:“老夫老矣,蝸居家中,等死罷了。不過老夫時常聽到安義你建功立業的訊息,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江安義謙言幾句,衝著李明德身側的李明性躬身禮道:“小婿見過岳父大人。”

李明性作為岳父大人,彆彆扭扭地站在人群中迎候自家女婿,彤兒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娘娘為媒、封為五品宜人,但嫁人為妾可算不上光彩。不過江安義是女兒所喜,更差點為之送命,如今又有了兩個孩子,她自家歡喜,自己還能說什麼,女磊不由爹,由她去吧。

江安義這個女婿還算掙面,不說其他,李家的窘狀就因女婿、女兒大為改善,二房在族中的地位隨之高漲,別人說起彤兒酸溜溜的話語倒是羨慕的味道更多,今日族長帶了族中老少親迎姑爺,自己的臉上也有幾分光彩。

“罷了。”李明性心情複雜地應道。

江安義又衝李家族人做了個羅圈揖,笑道:“安義見過諸位。”李氏族人多數是第一次見到江安義,難免用審慎地眼光打量這位聲名赫赫的狀元郎,那些對江安義心懷不滿的李氏族人一番挑剔後也不得不承認彤兒的夫婿談吐風度無一不佳。

積善堂滿滿當當地坐了近四十人,都是李族的頭面人物,有白髮蒼蒼的老者,也有英姿勃發的青壯,“叔伯兄弟”的一通介紹下來,江安義竭力記了個大概,這才坐在李明性的下首與眾人敘話。

功夫不大,酒宴準備好了,眾人簇擁著江安義前去赴宴,既然化干戈為玉帛自然不宜動刀動槍,動酒總無礙,酒過三籌,李家年青的族人不約而同向江安義來敬酒,李明性發覺不對,沉著臉剛想喝斥,一旁的李明德悄然扯了一下兄弟的衣服,微微搖頭示意。李明性醒悟過來,酒桌上是化解仇怨的好地方,不妨讓族人出出怨氣,報一報當年清仗田畝的仇。

江安義喝了十多杯後醉了,李明性讓人抬著他進了自家的宅子,彤兒娘早就在焦急地等女婿上門,見江安義被抬了進來,埋怨李明性道:“你怎麼讓安義喝這麼多酒,也不攔一下,讓彤兒知道了還不怪你這個做爹的

。”

李明性苦笑地搖搖頭,吩咐道:“去弄些醒酒湯來。”

李東海笑道:“娘,不礙事的,黃酥醉醉人不傷身,睡一覺起來便沒事了。”

“趕緊放到涼榻上,這天太熱,小心中了暑,要不然彤兒這丫頭非唸叨不可。”彤兒娘招呼人把江安義抬到涼榻之上,有人在旁邊搖扇,習習涼風舒暢,裝醉的江安義索性安心睡去,等睜開眼已經夕陽西斜時分。

“姑爺醒了。”旁邊守候的丫環輕聲喚道,片刻之後李明性夫婦和李東海等人紛紛趕到。江安義整理衣襟與岳父一家重新見禮,一家人坐下話家常,話題自然是彤兒和兩個孩子。同樣是家長裡短,卻少了棉裡針、話中刺,一家人談笑晏晏,讓江安義感到溫馨。

得知彤兒為了照料生意仍在化州,要到九月才會到京中與江安義團聚,連兩個孩子都託付給了冬兒照看,李明性悶聲道:“讓一個出嫁的女兒在外支撐家業,李家著實有愧。”轉過臉來罵兩個兒子(長子李東興、次子李東海)道:“你們兩個白生了男兒身,還是做哥哥的人,除了吃喝玩樂能幫家裡什麼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彤兒的大哥李東興是秀才出身,至於李東海不過是童生,兩人是典型的紈絝子弟,李東海更是為了銀子幫著二爺爺李師成到化州壓榨過江安義,知子莫若父,李明性罵得一點也不錯。

此次江安義調任京中,彤兒自然要跟在他身邊,眼下暫時在化州等候李家派人來交接,李明德的意思是讓李東興或李東海前去,他們兩人是彤兒的親哥哥,比起旁人來要方便許多,同時也算是對二房的扶植,讓二房繼續掌握族中的經濟大權。可是李東興兄弟倆兩人都不願離開江南到化州吃苦,李明德只好讓三房的李東剛前去。

江安義看到兩個大舅子臉色難看,忙婉言勸道:“岳父太苛了,彤兒常在我面前說大哥才學出眾,二哥為人機敏,都是李家的後起之秀。”

李東興和李東海的臉色和緩了些,看妹夫順眼了許多,彤兒娘心痛兒子,嘟嚷道:“哪有當爹的這樣說兒子的,他倆在家不也在幫你嗎,你年紀大了,東興和東海跟在你身旁,族中的生意將來還不是交給他們打理。”

李明性無奈地搖了搖頭,如果兩個兒子有一人去化州坐鎮,族中再留一人,家族的經濟命脈就握在二房手中,無論族中發生什麼變化,二房都穩如泰山。看到妻子絮絮叨叨地抱怨,李明性道:“安義中午沒吃什麼東西,你去早些安排飯菜,安義該餓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等彤兒娘走開,李明性問道:“安義,此次進京萬歲有意讓你在何處為官?”

對於江安義的前程,李家比江安義還要關注,李家現在與江安義緊密聯系在一起,李家現在最大的倚仗李明行官居九卿之一太僕寺卿,是正三品的高官,但

實權不大,在朝堂上的話語輕微,加上作為接班人李明益敗走外任,李家在官場上的勢力大為減弱,所以李明行才會忍辱負重,力勸族人把彤兒嫁給江安義為妾,就是希望在李家勢弱的時候藉助江安義的強勢舒緩生息,以求再次崛起。

此次江安義前來李家拜訪,李明德已經召集族人商議過要派人跟江安義進京,鳥隨鸞鳳品自高,跟在江安義身邊可以謀個一官半職,餘慶山、劉逸興等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而試探江安義口風的人選自然是李明性。

“妹夫深得天子信寵,最少也是個侍郎,我前次無意中聽族長露了口風,說大伯來信說京中傳言天子很可能會任命妹夫做中書侍郎。”李東興興奮地插嘴道。他是秀才出身,對功名較為熱忱,有心跟著江安義前往京城。李東興的算盤打得精,餘慶山和劉逸興跟在妹夫身邊由秀才變為舉人,而且都做到了七品官,自己和他是姻親,跟在妹夫身邊有他指點幾句,考中舉人不難,至於及不及第倒在其次,只要能踏入官場,有妹夫和李家在後面支撐著,怎麼說自己將來的官身也不會低於七品。

江安義剛入京就被派往林華縣,對京中的傳聞來自田守樓的資訊,對於自己的官職,各種傳聞都有,中書侍郎的說法倒是首次聽說,這個訊息來自李明行的話,應該比田守樓得到的傳聞要真實些,畢竟田守樓交往的人群層次較低,訊息的真實性要打折扣。

政事堂下設秘書監(分左右監)、中書院、門下院為丞相之佐,中書院掌國家政令,佐天子而執大政,統和天人,職責有七:冊書(立後建嫡,封樹藩屏,寵命尊賢,臨軒備禮)、制書(行大賞罰,授大官爵,釐年舊政,赦宥降虜)、慰勞制書(褒讚賢能,勸勉勤勞)、發日敕(增減官員,廢置州縣,徵發兵馬,除免官爵)、敕旨(謂百司承旨而馬程式,奏事請施行)、論事敕書(慰諭公卿,誡約臣下)、敕牒(隨事承旨,不易舊典)。

中書院設中書令一人,侍郎兩人,在京官諸多侍郎中,中書侍郎無疑在諸多侍郎中屬於首屈一指的角色,從官階上就能看出一斑,中書侍郎與吏部侍郎是正四品上的官階,其他各部的侍郎都僅為正四品下的官階,而中書侍郎隨侍在天子身側,比起其他侍郎來說顯然要更為親近,以江安義三十歲的年紀成為中書侍郎,那等於說一隻腳已經踏進了政事堂的大門,江安義在聽說自己要成為中書侍郎進也免不了心中一喜。

李明性見江安義面帶喜色,趨熱打鐵道:“京中不比化州,安義身邊沒有得用的人手可不行,再說彤兒一個女兒家為了家族在外打拼,李家有愧於她,我有意選派幾十個得用的僕傭進京伺候,算是補報於她。”

對於岳丈的好意江安義只能唯唯,心中暗想這批僕人千萬不要像霞姑那樣拿大,要不然到時反倒讓彤兒難做了。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