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六百五十九章根株牽連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六月初的永昌帝都,濃蔭蔽日,石榴勝火。雁山莊園荷花盛開,十里飄香,碧綠的荷葉與藍天白雲相映,讓王孫公子、騷客文人絡繹不絕地前來避署賞荷,吟詩作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夕陽灑落在碧漪園荷塘之上,映得荷葉碧如翠玉、荷花燦若雲霞,水榭內高朋滿座,楚安王正在賞荷宴客。楚安王白色薄衫,長髮披散,用個金箍簡單束起,腰繫黃色絲帶,手持象牙摺扇,風姿清秀,和熙的笑容望之可親。

赴宴之人多是京中名士,國子博士苗青青、秘書郎卓承訓、禮部員外郎丁楚、典客署令包立銘,都是名躁一時的科舉前三甲,士林中的風雲人物,今天的主客卻是今科前三甲:狀元許勝、榜眼方知義、探花石家昱。

石重傑舉杯笑道:“諸公都是飽學之士,當此良辰美景豈能無詩,府中歌女已翹首以待,請飲此杯催詩酒。本王將為諸公所做刻板成書,讓天下讀書人都能讀到,諸公的詩作定然流傳千古。”

文人好名,這等好事在座眾人無不喜形於色,或捊須沉吟,或起身徘徊,或眼望荷花喃喃輕語,一心想吟出好詩在楚安王面前露臉。司農寺少卿黃繼科微笑著向石重傑舉杯,兩人相視而笑,大有天下英雄入我彀中之意。

作為楚安王的舅舅,黃繼科四年時間便從司農丞升到了司農少卿的位置,楚安王這個外甥功不可沒。楚安王權威日重,天子時常嘉許,已有風聲傳出將來會接替寧王執掌龍衛暗衛,六部九卿的官員自然對楚安王打的招呼儘量滿足。

在天子有意的安排下,黃家在朝堂上實力大增,相應的黃家對楚安王的支援也不餘餘力。黃繼科的兒子,當年被欣菲教訓過的紈絝子黃文祥娶了衛立波的女兒衛音琴,衛立波在黃家的運作下升任了青州司馬,而黃文祥也在楚安王府中做了個八品的行參軍,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今科榜眼方知義是捷才,看著池中有侍女邊唱著小曲邊採集荷花,觸動靈機率先吟道:“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好詩”,讚歎聲不絕於耳,雖然被方知義拔了頭籌難免有些不舒服,但在座的都是讀書人,詩作確實好不能昧了良心說不好。石重傑站起身,端著兩隻金盃來到方知義面前,笑道:“絕妙好詩,碧漪園將因你之詩而名揚天下。知義,本王敬你一杯。”

方知義接過酒,春風滿面,掃看了一眼周圍的人,得意洋洋地舉杯飲盡。歌女們翩翩而入,絲竹聲中邊舞邊唱:“荷葉羅裙……”

苗青青國子監的國子博士是正五品上,他與楚安王交往密切是希望能借力升任國子監司業之職,在座眾人中他年較大,也算是功成名就,不屑於跟眼前這夥年輕人爭風,笑著建議道:“王爺,此詩正應眼前景,不如讓人撐了漁舟在荷葉深處吟唱,

我等賞景聽曲豈不快哉。”

…………

大理寺衙門位於皇城順義門旁,與刑部、御史臺、諸衛府等衙門一起在皇城西面。與其他衙門的熱鬧不同,大理寺門前向來冷落,偶爾經行此處的車馬都遠遠避到大道的另一側,唯恐沾染了上晦氣。

“三法司”中御史臺、大理寺和刑部的主管雖然都是正三品,但在京中為官的人都能分辨出其中細微的不同。御史臺最清貴,朝堂之上風聞言事、彈劾百官,稱得上橫行無忌;大理寺掌管刑獄重大案件的審理,老百姓口中所說的天牢就設在大理寺中;刑部主管刑罰政令,有權對大理寺的案件複核,如兩者意見不合則上奏聖裁。六部九卿六部排在九卿之前,在眾人的認知裡無形中將刑部排在大理寺之前。

建武三年,原大理寺卿黃勝致仕,幷州刺史呂良真接任。在吏部的官員考核中,清楚地記載著呂良真的履歷:祥慶二十年科舉進士出身,中在二甲四十五位,時年二十五歲;歷任三級縣令、司馬、長史、別駕、刺史等職,這位呂大人考績多在中上,並不十分出色,但卻是個運氣特別好的人,每逢考績都能向上遷升,三十年間從七品下縣縣令升到了三品的大理寺卿,是官場上少有順風順水的人物。要知道他當年的同科,多數還在五六品上熬磨。

自家知道自家事,呂良真最清楚自己的好運氣因何而來,他是天子的親信,當今天子是太子時呂良真幸運結識,這一點與吏部尚書段次宗相似,有這位貴人在背後照看,呂良真才能步步青雲,扶搖直上,做到了絕大多數官員不可能做到的事。一直以來呂良真都在充裝天子的耳目,安西大都督朱質樸的黯然離職也有他的一份暗奏功勞。

這段時間呂良真頭大如鬥,天子命大理寺審理江南轉運司衙門弊案,常玉超等人都已經到案,已經審過二堂。按照常例,具體審理案件的是大理寺丞,等案件審理清楚了奏報給少卿複核,最後報送給他,他只要在上面署名畫押認可定案。可是這個案子是天子欽點,呂良真親自審理,不敢有絲毫大意,生恐讓天子覺得他敷衍塞責。

案情很清楚,有江南轉運司典作李玉波的私賬、匪首葉彥光的供詞以及熊以安的證詞,江南轉運司衙門上下聯手侵吞河工銀兩證據確鑿,只等暗衛追查贓銀在何處就可定案。此案中有案,刺客餘樹森牽出轉運司衙門僱兇殺人,葉彥光聞訊潛逃進而引發鍾山寨賊人下山,禍亂江南,萬餘百姓喪命,這些供詞奏送給天子,常玉超等人唯有一個死字。

大理寺審案有律不準外傳,江南轉運司弊案是欽案,呂良真嚴令參與審案的人員一律不準回家,吃住在衙門內;欽差魯從茗也暫住在大理寺中,等案情審定後才準歸家;常玉超等人自然是呆在牢中,連熊以安也乖乖地蹲在牢中。第一堂過完,便有人前來探詢:

話說得很活,太子對案情很關注,如果太子妃的哥哥涉案不必看情面,依律嚴處;御史臺詢問中丞魯大人可有犯法,為何大理寺扣人不放;工部要求大理寺將審訊情況告知,以便整頓都水監……

呂良真雖然為官三十年,但在京城還屬於新丁,形形色色的人物、各式各樣的背景形成巨大的壓力向他襲來,呂良真覺得牙痛上火,睡不安穩,再多等幾日前來探詢的人恐怕更多,呂良真決定先上奏天子,請天子定奪。

御書房,石方真看罷呂良真的奏摺,怒道:“河工衙門糜爛至此,著實觸目驚心。常玉超等人辜負聖恩,真是死不足惜。江南轉運使如此不堪,想來洹河轉運使也好不到哪去,一個月過去,御史臺怎麼還不見回覆。看來河工之政要下力氣整頓了,要不然多幾次像端州賊人裹脅災民事件,朕的江山社稷怕要不保。”

作為天子心腹,自然對天子的脾性十分瞭解,呂良真道:“臣在審案過程中,查知林華縣縣令袁德成、轉運司衙門都水參軍熊以安、典作李玉波、端州龍衛州統紀大濤等人都是精誠為國的忠臣,還有許多義士面對危難時挺身而出、奮不顧身,這天下多數官員、百姓還是忠君愛國之人。”

呂良真所說的這些他在陸續轉來的奏摺特別是江安義的奏摺中有所瞭解,石方真臉色轉和,沉聲道:“奸臣賊子要重處,忠臣義士要褒獎,方能去惡揚善。”

馮忠抱著木盒也現在殿門口,石方真看到,道:“馮忠,朕讓你查明常玉超等人的家產可有著落。”

“稟萬歲,已經查明。”馮忠快步進殿,將手中木盒放在桌上,然後從懷中拿出份呈報,遞交給天子。

呈報上寫得很清楚,常玉超在靈州老家家產不豐,可是在平州懷遠縣暗置外宅,娶妾三人育有十名子女,田產一百三十六頃,家中店鋪三十四間,查抄金銀珠寶字畫等物折銀二十七萬餘兩,段爽、萬懷興等人皆查出家財五萬兩以上。

石方真將呈報重重地往桌上一拍,罵道:“朕拔給河工衙門的銀子都讓他們弄到自己家中去了,以次充好、以少充多、剋扣工錢,還有什麼是他們不敢做的?常玉超等人罪不容赦,不是他們中飽私囊,元華江就不會潰堤,那些無辜的災民也就不會喪身,不殺不足平民憤。”

“呂良真,明日你會同御史臺、刑部了結此案,將朕的意思重重懲處常玉超等人。”石方真怒氣衝衝地道。

眼神落在馮忠身上,石方真又道:“馮忠,暗衛這次做的不錯,洹河轉運司的官員也派人去查一查,不掉些腦袋這些人不會怕。對了,明日大理寺定案,你派人也去聽聽,回宮後速報朕知。”

馮忠恭聲應“是”。呂良真暗暗皺眉,天子越來越信任內監,讓暗衛插手政事恐怕將來要生出事端來。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