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正文 第五百七十五章走親訪友(二)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吏部尚書潘臨風、工部尚書盧家林、禮部尚書郭從史、御史大夫嚴華樓、光祿寺卿宋思禮、京兆尹高易直這些人都因年歲漸大,可能會在數年內陸續致仕。”

餘知節的話讓江安義一驚,朝庭有這麼多高官要更換,訊息透露出去必然引發震動,無數人的命運會因此發生改變。

“餘師,可知替代之人?”江安義問道。

“盧家林因為彈劾你被天子所惡,原本前兩年就要致仕,天子北伐暫時保留了他的尚書位置,現在天子準備撤換掉他,工部侍郎寧澤極可能接替他;楚州刺史段次宗會調任進京,接任吏部尚書;麗州刺史趙叔綸也會進京,此人才幹卓越又是韋相的孫女婿,天子應該會重用。”

江安義面露喜色,餘師提到的三個人都跟他關係不錯,將來朝堂上會有所助力。

餘知節誤會了江安義的意思,以為他想謀取其中的位置,道:“你年紀尚輕,在地方上多磨礪幾年,等熟知民情後再回任京官,將來六部九卿的位置自然少不了你的,丞相之位也有可能。厚積薄發,方能長久”

江安義道:“餘師教訓得是,不過弟子生性不耐繁瑣,怕是要讓餘師失望了,志誠兄為人穩重,行事端正,可當大任。”

餘知節面帶微笑,道:“你和玉誠都是王佐之才,老夫生平最得意的不是成為戶部尚書,而是能得安義你為徒、玉誠為婿。”

用手指了指旁邊的兩個兒子,餘知節嘆道:“他們兩個不成器,將來你和志誠要念在我的情份上照看一二。”

江安義忙站起身道:“慶歡兄為人方正,是真正的君子,安義不如也。至於慶樂兄雖然喜愛玩樂,但持身尚正,餘師無需掛慮。照看二字無需餘師吩咐,安義當以兄長待之。”

“好,好。”餘知節捊須而笑,神容愉悅。子侄輩雖然普通,但有江安義和張志誠照看可保富貴平安,希望孫輩中有人繼承家業,有所作為。

“今年黔州稅賦如何?”江安義問道。作為豐樂九年的前三甲,韋祐成早已歸京任職,他和張志誠是知己好友,同為太守,免不了有幾分比較之心。

餘知節笑道:“他比不過你,去年黔州上解一百四十萬兩,比起以前倒是增長了倍許,天子倒也誇過他幾句。”語氣雖談,臉上的笑意卻濃。

黔州位處大鄭東南一隅,交通不便,向來是貶謫流放之地,四十八苗寨又經常叛亂,黔州的稅賦僅有五十萬左右,向來是各州墊底,算上駐軍的花費,黔州屬於屬於倒貼之地。

張志誠去了黔州之後,改變以防、卡為主的苗寨政策,親入苗疆與靈香谷谷主卓燦商談,開通商路加強往來。卓燦被張志誠打動,在鄭軍撤除關卡後開始源源不斷地輸出藥材、蔗糖、茶葉、玉石、蠟染等苗寨特產,張志誠與新任的安西大都護寧滔全力合作,約束軍、吏不準藉機勒索,荔江縣縣令被撤職、都護府昭武校尉被杖責,又處置了一批不聽號令的將士和胥吏衙役,終於剎住向苗人伸手的惡風。

張志誠又與寧滔合作,軍民合力修建了打通黔州與麗州、德州、晃州、韶州的交通道路,物資運送出去同樣也運送進來,黔州市場一片興旺,商稅顯著提升。化州雖是百戰之地,卻與西域通商,天子在化州設立邊市,江安義以香水為引,化州的商稅才能達到四百萬之多,黔州上解的稅賦能達到一百四十萬,實在不比化州差分毫。

江安義知道這一百四十萬來之不易,嘆道:“志誠兄坐鎮東南,讓朝庭無東面之憂,我聽說此次北伐苗寨為表臣服之意,主動派了五百名苗兵參戰,志誠兄治政之才實在我之上。”

餘知節知道江安義三年沒回京,一大堆親朋好友要拜訪,所以沒留江安義吃飯,讓他有空儘管來。餘慶樂送江安義出門,笑道:“安義賢弟,等你有空哥哥為你接風,就到滿春院聽曲喝酒如何?”滿春院,江安義想起當年餘慶樂痴戀憐兒,不知可曾一親芳澤。身為朝庭大員,自然不方便出入青樓,餘兄看樣子風流不減當年。

還不到午時,江安義決定去趟李府。太僕寺卿李明行是彤兒的族伯,是李家最大的靠山,當年李家因為對抗清仗被天子打壓,李明行也從司農寺挪到了太僕寺,李家後輩接班人李明益被嚇破了膽,現在正在方州別駕的位置上悠遊著。

李家與江安義算是仇人,但是因為王皇後把彤兒賜婚給江安義,李明行認清形勢,同意了這樁婚事,與江安義化解仇怨,同時與家主李明德商量,讓彤兒在化州替李家打理西進的生意。這個決定如今看來十分英明,去年一年彤兒為李家賺取了二十三萬兩的紅利,按約定要給彤兒三成,可是彤兒顧念族中困難,只取了三萬兩,其他的都交給了族中。這二十萬兩銀對於江河日下的李家來說無疑是筆救命錢,族中總算能夠喘口氣,李明德將典當出去的家產田地逐漸贖回,李家經過清理之後重新顯出勃發之意。

李明行看著專心喝茶的江安義,心中如同開了雜貨鋪,酸甜苦辣各種滋味齊齊湧上來。不鹹不淡地聊了幾句,李明行突然想到族中晚輩李東晟進京來會試,跟他提取交往的化州士子手中有本江安義的談話錄,裡面講了些應試之策,十分有用。眼下李家青黃不接,後輩之中有能力的不多,李東晟年僅二十四歲,李明行看他是個可造之材,今科如能及第,將來不失為李家的後繼之人。

“來人,去請十九少來見客。”李明行吩咐道。然後對江安義道:“是我的族侄,彤兒堂叔的兒子,按輩份排在十九,彤兒要叫他十九哥,你年紀比他大三歲,卻要叫聲大舅了。”

功夫不大,一個襦衫年輕人走進來,躬身向李明行行禮,喚了聲“見過伯父”。李明行指著站起身來的江安義道:“東晟,這是彤兒的丈夫,你的妹夫,你倆互相見過。”

李東晟沒有發應過來彤兒是哪位,家中族兄族妹太多,有的甚至沒有見過一面,他是李家的偏枝,如果不是得中舉人,恐怕沒有機會來京中拜見這位李家的頂樑柱。不過他為人謙和,沒有嫡枝那種傲慢驕狂,衝著江安義溫和地拱手道:“東晟見過妹夫。”

江安義對眼前這個溫潤的年輕人觀感不錯,看得出他並沒有認出自己是誰,顯示出的溫和是出自內心,笑著回禮道:“安義有禮,見過十九舅哥。”

李明行對族侄的遲鈍頗感無奈,打斷相互客套的兩人道:“東晟,你不是說化州那本談話錄十分有用嗎,如今安義就在眼前,何不多多請益。”

“啊”、“啊”、“啊”,連著三聲驚歎,一聲響過一聲。頭一聲有些愕然,等反應過來第二聲表示驚訝和歡喜,第三聲便是震驚的手足無措了。

江安義微笑道:“剛才聽伯父說東晟要參加今年的會試,不知準備得如何了。”

李東晟從震驚中清楚過來,口齒尚有些含糊,“江大……不對,妹夫,我每日溫書不敢懈怠,有時也出去會會文。那本談話錄,真好……對了,我有些詩文策論,煩請妹夫指點一二。”

說著,李東晟就要轉身回住處拿他的詩文稿,李明行叫住有些慌亂的族侄,道:“安義是來做客的,要請教學問便去他府上,這點道理都不懂嗎?”

江安義想著每晚要教範志昌,一隻羊是放,兩隻羊也是趕,索性道:“我住在太平坊,這幾日晚上都會給範師的孫兒講講策論,東晟如果得閒,不妨戌時前來聽聽,要是晚了便在我府中住下也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東晟激動地道:“要是不麻煩,這段時日我便厚顏住在妹夫家中,正好也好與那位範兄一起會會文。”

午時已到,李明行招待江安義吃了頓家宴,人就是這樣,原本有些仇怨透過交往就容易化解開,江安義為了不讓彤兒難做,有意彌補與李明行的關係。李明行深知李家的將來多半要靠這位年輕人扶持,也就不擺什麼長輩的架子,酒席上問些化州風物,李東晟也插嘴問上幾句,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

從李府出來,江安義奔往西市,老丈人李來和的住處就在西市。江安義把新齊兌酒的鋪子交給老丈人李來和打理,雖然比不上香水鋪紅火,每年也能賺回數萬兩銀子。在李府吃飯時李明行提了幾句他的老丈人,看在江安義的面子上,李明行對酒鋪有所關照,李世成趁機上門認親。李世成在京中挺活躍,經常組織澤昌書院的人聚會,也算是小有名氣,李明行認下了這個重孫輩,李世成在京城多了個堅實的靠山。

西市那塊黑字招牌依舊招搖著,店面卻擴成三間,門前運酒的車輛往來不斷,看來生意不錯。店小二對進店的江安義笑臉相迎,問道:“客官,你要買些什麼酒?小店除了燒刀子、兌酒外,新進了化州的金玉液,要不要嚐嚐?”

江安義笑道:“我不買酒,找你們掌櫃的有事,煩勞小二哥替我通傳一聲。”

小二見江安義氣度不凡,不敢怠慢,道了聲稍等,轉身奔向裡面報信。片刻功夫,李來和身著藍裯衫,戴著四方薄帽,四平八穩地走來,三年不見,李來和絲毫不見老,看神態氣色妥妥地大老闆架式。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