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正文 第五百四十章北漠征戰(三)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燭火已殘,劉維國帶著黃喜更換蠟燭,這些小事原本可以讓小太監去做,但此時此刻,天子和重臣們在商議軍國大事,能站在這裡就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北伐的目標是漠人的王庭,但隨著時間流逝,目標變得越來越遙遠,再要往前要擔心氣候的變化、戰線過長補給、撤退時容易陷入包圍等諸多問題,帳中四人已經討論了近一個時辰,基本確定了襲擊烏額納河邊漠人部落的決議。

其實黃喜早就料到了這個結果,身為暗衛鎮撫,他不光打探著漠人的訊息,大軍內部的監控也沒有放鬆。從種種跡象表明,北伐大軍其實處於兩難境地,欲進則前途兇險,欲退則勞師無功,最重要的一點,黃喜查覺出天子有了迴歸的意思。

這種情緒石方真自己或許都沒有意識到,但黃喜身為太監,又是暗衛督撫,能夠瞭解到天子起居飲食等情況,從天子生活中的細微表現他敏銳地查覺到天子出征時的那股銳意已經消磨殆盡,或許一場大勝過後,大軍就會體面地迴歸,烏額納河邊漠人部落正是送給鄭軍最好的迴歸禮物。

石方真坐回椅子,略顯疲憊地揉著眉心,道:“具體如何打仗朕便不插手了,要怎麼做朕自會配合。”

兩天後,大軍開拔,以三萬輕騎為前鋒,在齊新文的率領下,北上直指王庭。尾隨其後的三路大軍合成左右兩股,左路苗鐵山漸向左偏,在一日後離開中軍二十餘裡,次日離開五十裡,逐漸向烏額納河方向挺進,中軍卻保持著向北的方向緩慢地前進。

王克明與苗鐵山和齊新文議定,擺出向北進軍之勢迷惑漠人,其實待輕騎前進三日後,再轉向西南,與苗鐵山所率的五萬步兵在烏額納河會合,夾擊這夥烏額納河邊的漠人部落。

北伐的十八萬鄭軍是精選的精銳,代表著鄭國的最頂尖戰力。大軍行進,不光只有打仗的部隊,還有輜重兵、輔兵以及民伕,近五十萬人在草原上鋪展開來,足以讓風雲變色。

三萬輕騎開拔,馬蹄擂得草皮顫動,躲藏在四周的漠人斥侯立時發現鄭軍的行動。像從草叢中驚飛出一隻只雲雀,十多匹駿馬飛快地向北方馳去。行軍打仗,斥侯是耳目,鄭軍有暗衛和偵騎,漠人同樣也有相應的人手,除了身手敏捷的斥侯,法王派出了薩都教中的高手打探訊息,尊者伏鷹站在山崗上的樹梢,凝望著身前一望無際的草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鄭人的輕騎如同褐色的波浪從遠處席捲過來,如同葦杆般的旗幟在浪花中飄舞,伏鷹凝視聽著馬蹄聲,眉頭漸漸皺起,北上的戰馬不會少於三萬匹,鄭軍是想在寒潮來臨之前結束戰鬥了。

“吧嗒”,耳邊響起輕微的枯枝折斷聲,伏鷹旋身向右側看去,丈許外的紅松枝杆上站著個武士裝束的鄭人。鄭軍伐漠,大軍交戰有如溫開水般平淡無奇,但是兩國之間的偵騎、斥侯間卻是刀光劍影、血肉模糊,光暗衛就有一百多人倒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而薩都教也有四十多人死在鄭國的高手之下。

七年前,伏鷹奉命追殺江安義結果反被殺傷,師兄熊羆為掩護他命喪在江安義手中,伏鷹養好傷後深感技不如人,選擇在教中靜修體悟。巴多傑法王傳授他獵風心法,一口真氣在體內能根據外界的空氣變化圓轉如意,身形變幻莫測,增強了在空中飛舞的時間,讓人防不勝防。

鄭軍北伐時,恰逢他功法小成,伏鷹請命為斥侯打探訊息,他想或許能在草原上遇上江安義,為師兄報仇,七年了,師兄一定等急了。殺了七八個鄭人高手後,伏鷹得知江安義身為化州刺史,遠在天邊,並沒有在此次北伐的隊伍中。既然江安義沒來,就先用這些鄭國的高手祭奠師兄吧,等鄭軍敗走後,自己再去化州取江安義的性命。

兩臂一振,腳下的樹枝都沒有振動,伏鷹像一隻蒼鷹般向那鄭人撲去。姜健冷冷地看著撲過來的伏鷹,伏鷹不認識他,他卻知道伏鷹,知道此人曾陪著北漠二王子來鄭國求親,在秋狩上敗給江安義;後來追殺從王庭逃走的江安義,反傷在江安義的手中,他的師兄熊羆為救他命喪在江安義的手中;此次鄭軍北伐,不少暗衛中的同僚就死在此人手中,聽說此人在追問江安義的下落,看來是想要報仇。

姜健嘴角露出一絲譏諷的笑意,江安義的仇人何其多也,都說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可是自己與這位伏鷹尊者可成不了朋友,就算再大的仇,自己也絕不會借漠人的手去對付江安義。

伏鷹尊者身形飄忽不定,氣機難以鎖定,想來敗在江安義手中經過苦練,這點倒是和自己同病相憐,七年寒冰洞苦修,讓自己多了些尋仇的底氣,那不妨先爭上一爭,看誰有資格向江安義伸手。

右掌探出,擊向空處,等掌風激出,伏鷹的身形恰巧出現在掌風籠罩的範圍之中。伏鷹一驚,鄭國高人何其多,此人不單料中自己的身法落足處,而且掌風寒冰徹骨,身前綠色松枝轉瞬枯白,而掌風周圍絲毫沒有變化,功力控制自如,沒有絲毫的浪費。

姜健的掌風冰寒,伏鷹怕有陰毒氣息,衣袖一拂,鼓起輕氣向掌風撞去。勁風溢位,伏鷹藉助微弱的氣息返轉,脫離了寒風籠罩的範圍,輕飄飄地落在五尺外的一處松枝上。再看那被掌風拂中的松針,從枝頭枯萎脫落。

馬蹄聲滾滾而來,伏鷹豎掌一禮道:“軍情緊急,恕我不能奉陪,他日相遇,再行一戰。”

說罷,伏鷹飛身而起,落在丈許外的枝頭,三縱兩縱,便消失在茫茫松海之中。姜健並沒有追趕,一來伏鷹的身法高明,他追之不及,二來督撫黃喜有交待,不妨多讓些北漠斥侯脫逃,把大軍北上的訊息帶去王庭。為什麼要這樣做,姜健不想去管,不想去想,他知道黃鎮撫對他很倚重,他能做的只有靠緊這棵大樹,有一天終能替師傅報仇。一千三百多裡路,漠人的偵騎換馬換人馳奔不停,在鄭軍開拔後的第三天早上把諜報送到了神女緹珠的手中。功夫不大,昆波和利漫各自帶著自己的手下趕到了王帳之中,爭吵不可避免地再次發生。

利漫沉穩地坐在一邊喝茶,沒有加入到手下的吵鬧中去,輕蔑地看了一眼大哥昆波,身為汗主要有汗主的氣度,怎麼能像手下那樣吵吵鬧鬧。

緹珠有點頭痛地看著失控的場面,雖然她在法王的幫助下,以成為薩都教神女的代價暫時將兩位兄長捏合在一起,但治標難治本,擁有自己兵馬的兩個哥哥都想著吞併對方,成為草原上唯一的大汗。

看了一眼安靜喝茶的利漫,緹珠問道:“二哥,大哥的意思是要南下攔截鄭軍,你怎麼看?”

來之前利漫已經和渠逆道簡短地商量過,放下茶杯,利漫胸有成竹地道:“我同意大哥的看法。”

昆波一愣,老二一向跟自己叫反調,這次居然附合自己,不用屬下提醒,昆波自行提高了警惕。

“鄭國無端侵我大漠,視草原雄鷹為無物,是可忍孰不可忍。”

利漫的話剛出口,昆波就斥道:“利漫,不要學鄭人說話,有話直說。”

“鄭人之所以敢侵我大漠,就是父汗死後草原上沒有統一的大汗,草原部落人心離散,大哥和我都想成為汗王,讓鄭人覺得有可乘之機。”利漫掃了一眼對面的昆波,徑直言道。

昆波狂笑道:“老二總算說了句實話,要不咱們先到外面拼個輸贏,贏了的人成為大汗,帶領大夥把鄭人殺個乾淨。”

看了一眼五大三粗的昆波,利漫暗自咽了口唾沫,論打架他自知不是昆波的對手,不過光會打架的是狗熊。利漫臉上浮起莫名的笑意,道:“大敵當前,怎能自相殘殺,有本事衝鄭軍使去。”

緹珠有些意外驚喜,大敵壓境之下兩個哥哥終於能拋棄前嫌合作一把了。生恐說多了兩人又爭吵起來,緹珠笑著站起身道:“既然兩位哥哥一致認為要迎擊鄭軍,小妹當然不能落後,將親率金狼軍為後盾。”

左大且渠須卜納英的女兒已經成為了昆波的側閼氏,身為老丈人自然要向著自家女婿。須卜納英是持掌王庭政務的重臣,而今是昆波最重要的謀臣。他見眾人決意迎擊鄭軍,想了想起身對緹珠撫胸禮道:“神女,狼群沒有了頭狼,連羊兒也敢放肆囂張,草原沒有了大汗,連鄭國也敢揮軍北上,老臣認為應該早日選出汗王。此次與鄭軍決戰,當在兩位王子中選擇殺退鄭軍的立為汗王,不知神女以為如何?”

烏施死後,緹珠掌握著金狼軍,她的決定至關重要。對於兩個哥哥的爭鬥,緹珠早已厭倦,須卜納英的提議讓她有種解脫感。於是緹珠鄭重地道:“今日在此緹珠盟誓,兩個哥哥誰能擊退鄭軍還草原和平,我將把金狼軍交於他掌握,尊他為汗王。”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