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正文 第五百零三章李家生意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豐樂十六年十二月初,一場大雪飄然而至,將化州大部分地區變成白莽莽一片。有錢人可以乘車騎驢吟風賞雪,普通百姓則要為屋頂會不會被雪壓塌煩惱,府衙賑災的公文已下,賑災事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相比去年,今年的雪不算大,有去年的經驗,衙役和胥吏在村老和鄉正的陪同下上門登記災情,賑濟的錢糧很快到位。今年各縣衙門的糧倉都是滿的,賑災的銀兩也不用各縣掏腰包,只需代墊,府衙會在年終上解中進行扣除。

一連忙碌了七八天,輪到十二月初十休沐,江安義總算能歇口氣,坐在後宅院中的暖亭裡,喝喝小酒,聽聽小曲放鬆一下。

簫琴合鳴,吹簫的彤兒,彈琴的是欣菲。彤兒立於亭外,身著黃色織錦長裙,外罩銀白色長裘,凝神吹簫,飛雪在她的身邊縈繞,江安義腦中不禁又想起在許園中的情景,那句“雪輸三分色,梅遜二分香”的評價又浮上心頭。比起昔日,彤兒顯得瘦削了些,少了幾分活潑多了些清冷,風雪中越發像一枝傲雪綻放的臘梅,惹人憐愛。

一曲奏罷,江安義斟上兩杯酒,笑道:“雲起雪飛,有如天籟。天寒雪冷,喝杯熱酒怯寒。”欣菲和彤兒對視一眼,舉杯飲盡。

彤兒從亭外踏入暖亭,亭子四周圍著錦幔,角落裡擺著兩盆炭火,溫暖如春。彤兒將披著的長裘解下,遞到一旁的侍女手中,長髮從裘帽中灑落,溫柔如瀑。那長裘表面銀白,平滑柔順,細看下毛尖閃現出藍光,彤兒剛才站在雪中,上面沒有沾上一片雪花。欣菲笑道:“這件皮裘看上去十分貴氣,妹妹從何處得來?”

“前幾年我替家中打理南洋的生意,從窪羅國購得”,彤兒微笑地應道:“這是窪羅國的銀鼠皮,銀鼠生性機警,十分難得,一年之中抓不到幾隻。這件裘衣用了近二百塊銀鼠皮,沒有二十年積攢可制不下來。姐姐要是喜歡,妹妹便把它送給你。”

“喲,這麼貴重的東西我可消受不起,妹妹還是自己留著吧。”欣菲哂笑道。

聽著話語中隱隱傳出的刀劍之意,江安義感到一陣頭痛,齊人之福不好享,這個時候江安義分外想念溫柔如水的冬兒。前段時日接到家信,冬兒說年後等天氣暖和就帶著智兒前來化州,屆時有她在中間調和,家裡的氛圍或許會好些吧。

在嬌妻美妾的溫柔對視中,江安義舉起杯,一飲而盡。

屋中傳來江晨興的哭聲,欣菲站起身道:“興兒醒了,我去看看。妹妹你陪江郎多坐一會。”

欣菲走了,彤兒也站起身來道:“時間不早了,江郎你送我回去吧。”

江安義拿過皮裘替彤兒披上,長裘觸手生溫柔順如意,沒有其他皮裘生硬的感覺。江安義心想,娘的腿到了冬天就感覺不舒服,自己要留意給娘置辦幾件好裘衣。化州有牛羊,出產裘衣和皮革,工匠用皮硝鞣製成的裘衣容易發硬,摸上去遠沒有彤兒身上的裘衣軟綿。

彤兒沒有住在後宅,李家替她在府衙不遠處購置了一棟五進的宅院,從家中僕人到傢俱購置、花草佈設都是李家人一手操辦,欣菲還想幫著添置些東西,可是李家派來的管家李雲霞一口拒絕,動不動就說是娘娘的懿旨,氣得欣菲撒手不管。經歷過風風雨雨,彤兒倒是看淡了這些,成親第二天就隨江安義來拜見欣菲,遞茶喊了“姐姐”。

可是李家的做派顯露出分庭抗禮的意思,讓欣菲很不高興,雖然表面上對彤兒很客氣,骨子裡卻對她很拒絕,與對冬兒的態度截然不同。思雨見到彤兒更忍不住嘲熱諷,彤兒淡然笑著只做沒聽見,欣菲看在江安義的臉面上,暗地裡勸了幾次思雨。思雨一生氣,道聲眼不見為淨,帶了幾名女護衛跑去了合城縣,跟江安勇一起去操練屯兵了。

路程很近,江安義和彤兒沒有乘車,出了後宅門,彤兒自然地挽住江安義的胳膊。一股幽香傳來,彤兒吐氣如蘭,貼進江安義的耳邊輕聲問道:“江郎,欣菲姐為什麼不喜歡我?”

彤兒冰雪聰明,能感受到欣菲的冷淡,可是江安義不知該如何回答,總不能當著彤兒埋怨李家的做法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江郎不必為難,我知道欣菲姐是怪我分走了江郎的心”,耳畔傳來彤兒幽幽的聲音,“彤兒並不想跟欣菲姐爭奪江郎的心,今生能陪在江郎身邊,我已經十分開心了,上天憐我,再要奢求便是人心不足了。”

江安義心中一酸,歉聲道:“彤兒,不關你的事,是我用情不專,讓你們為難了。”

彤兒偏過頭,靠在江安義的肩上,兩人緊緊依偎在一起,靜靜地走過漫天風雪。

宅院的匾額上寫著江宅,江安義每次踏進這裡卻有一種客人的感覺,這滋味大概跟駙馬爺進了公主府差不多吧。除了彤兒,這裡的一切都顯得陌生,陌生的僕人、陌生的佈置,包括家人們行禮的稱呼都讓江安義感覺自己是個上門的女婿,客氣而疏遠著。

管家李雲霞帶著兩名僕婦匆匆迎來,看到兩人後微微屈膝一禮,道:“小姐,姑爺,你們總算回來了,家裡來人了。”李雲霞是李家的族人,喪偶後回了李家,按輩分算是彤兒的姑姑,小時候還帶過彤兒一陣子,所以彤兒對她很客氣。

“誰來了?”彤兒笑問道。遠嫁到化州,聽到孃家來人,彤兒很開心。

“四爺和十六爺午時就來了,我正想派人去請您回來呢。”李雲霞在前面引路,嘰哩呱拉地聒噪著,“小姐,不是我說你,家裡一大攤子事,你不要總往府衙跑,四爺和十六爺都等你半天了,這多耽誤事。姑爺,不是我說你,小姐是新婚,您應該多體諒體諒,這下雪的天帶著她亂走,連車都不套輛,萬一凍著了怎麼辦?”

江安義的眉頭擰了起來,彤兒查覺到江安義的不快,打斷李雲霞的話道:“霞姑,是我要走來的,四哥和十六哥來化州有什麼事?”

李家是數百年傳承的世家,與彤兒同輩的是“東”字,江安義澤昌書院見過的李世成的十七爺爺李東鳳便是這個排行。彤兒輕聲地跟江安義介紹道:“四哥名叫李東祥,是我大伯的兒子,十六哥名叫李東海,是我的嫡親二哥。”

彤兒臉上帶著笑容,心中卻不安,這兩個人到來,肯定是為了家族的生意。自己嫁給江安義前,大伯和父親告訴過自己,西域商路以後交給自己打理,家族拿出二成紅利做為自己經營的報酬,如今生意還在起步階段,族中派四哥和十六哥來做什麼?

以前自己曾打理過南洋生意,做得風聲水起,可是族人眼紅,以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兒為由紛紛插手,其中就有四哥和自己的親二哥,這些人把南洋生意敗完,準備又到化州來搗亂嗎?

彤兒的柳眉豎了起來,看了一眼身旁的丈夫,如今不是從前,自己已經嫁入江家,嫁夫隨夫,不可能再任由孃家亂折騰,大家依照規矩,江郎自然會相助,如果孃家只想著撈好處,甚至想借江郎刺史的招牌做些不法事,那自己絕不允許,寧可不要二分利,李家的生意也不沾手。

書房內,李東祥和李東海架著二郎腿,嗑著西瓜籽,書桌上堆著一大堆瓜子殼,看來等的時間不短。西瓜傳自西域,化州廣為種植每年夏季,化州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光腿的小孩,手中拿著塊吃剩的瓜皮,在地上粘瓜籽,回家後清洗乾淨,加點鹽焙乾後便是待客的上品。

彤兒喜潔,看到桌上的瓜子殼眉頭一皺,想到兩個哥哥遠道而來便沒有做聲,笑道:“四哥、東海,你們什麼時候到的,怎麼不事先說一聲,我好先準備準備。”

看到彤兒身後的江安義,兩人站起身,衝著江安義點了點頭,叫了聲“妹夫”,江安義拱手還禮,重新落坐。江安義打量兩人,李東祥已過而立之年,彤兒的哥哥不到三十,兩人都面如冠玉,留著短鬚,長像儒雅。兩人都穿著淡青色錦袍,外披著雪白色狐裘,腰間束著祥雲寬邊錦帶,中間鑲著美玉,世家公子的風流倜儻盡顯。

不鹹不淡地閒聊了幾句,彤兒問道:“眼看就要過年了,兩位哥哥怎麼有空來會野府?”

李東祥和李東海對視一眼,李東海開口道:“妹子,我們押了批貨物過來,家主讓我們順便問問生意什麼時候開始?”

李家準備向西域出口瓷器、絲綢、茶葉和藥材等,再從西域買入香料、織毯、金銀銅制的器皿和玉石等。彤兒從郭懷理那裡打聽過市場資訊,得知絕大部分商人都是這樣做的,這個市場已經飽和,李家加入無非能從大餅裡面分點,想要謀取暴利不大可能。

彤兒與南洋做過生意,知道要掙錢就得做獨門生意,像江郎的香水,郭懷理的冰糖,這些東西獨一無二,價錢自然昂貴。彤兒帶著李雲霞和家中派來的管事到邊市上看過,也到大街小巷的鋪面看過,趁著郭懷理來吃飯的時候兩人探討過生意經,彤兒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等過完年便開始行動。年前這段時間,彤兒只想享受新婚的快樂。

彤兒不急,李家卻有些發急,家主李明德看著帳房報來的賬目捻斷了好幾根鬍鬚。李家在朝堂勢微,家族獨攬的一些生意有人把手伸了進來,南洋通商已經停了下來,二弟李明性因為彤兒的事有些心灰意冷,不再出面操持家族的生意,小一輩的人倒是爭得頭破血流,一個個信心十足,真正操持起來不是顧著中飽私囊就是眼高手低,眼看著再過一個半月就要過年,賬上的銀兩入不敷出,有些門面都快撐不下去了。

李明德長吁短嘆,李家家大業大,順風順水的時候眾人齊心,一旦年底分不出銀子給各房,恐怕就要有人鬧著分家了,如果真的分家,那就意味著李家真的要敗了,再難有起色。

賬房也是李家的族人,老頭李師水算起來不是李明德的叔輩,他最清楚族長的苦楚,想了想道:“彤丫頭嫁到了會州,陪嫁的東西算起來有四五萬兩,族裡知道了肯定要說閒話。明德,你看是不是讓明性掏點錢出來幫襯幫襯,他以前管著家族的生意,手頭上應該還有些錢。”

剛剛李明德給他看了李雲霞從會野府寄來的信,報告彤兒成親的花費,購宅、買鋪面、僱傭人手又花了近萬兩銀子,這筆錢要走族中的公賬。要在幾年前,萬把兩銀子不放在李家的眼中,可是眼下還真有點捉襟見肘。

李明德搖搖頭,嘆道:“族裡虧欠彤丫頭的,那點銀子比起她從南洋掙回來的算什麼,當初老六老八、小三小四小五他們這夥人鬧著要從彤丫頭手裡接管生意,結果到了他們手中成了賠錢的買賣,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彤丫頭嫁給江安義,是娘娘賜的婚,表面上是娘娘對李家的恩寵,其實是看在人家江安義的面子上,彤丫頭去了化州並不是正妻,江安義的正妻可是龍衛的督監,族裡總要替她撐撐門面,讓她在江安義面前也能說上話,西域的生意還指望江安義幫忙呢。”

李師水嘆了口氣,對於後輩們的無能無可奈何,或許這就是世家的末路,後續無人,彤丫頭是有本事的,可惜是個女兒身,遠嫁去了化州,成了外姓人,家族準備靠她打通西域商路,但願明年能從西域路有些進賬,緩解緩解家族的危機。

遠水解不了近渴,李明德皺著眉頭盤算著能否從倉庫中搜出些值錢的東西先讓人去抵當,等過完年有了錢再贖回來,只是這件事要絕對保密,訊息走漏的話李家的顏面無存。

正無計可施的時候,李東祥來了。李東祥是李明德的次子,管著家裡的三座瓷窯,李明德見他愁眉苦臉地向自己行禮,心中升起不祥的感覺,問道:“什麼事?”

果然,李東祥期期艾艾地告訴父親幾家老主顧通知他,明年開始不從李家的瓷窯進貨了。瓷窯生意每年能給族中帶來五六萬兩的收益,而且還給不少邊枝的族人提供了活計,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怎麼回事?”李明德急火上湧,喝問道。

“我打聽過了,聚和軒他們打算從東南邊拿貨,那邊給的價比我家的低二成。”李東祥應道。

“東南邊,你是說晃州的那些瓷窯”,李明德冷笑起來,“他們出產的貨怎麼能跟我們比,就算低二成價也比不過我們。”

李東祥不敢做聲,自家的窯廠被挖去了兩名工匠,現在晃州出產的瓷器不在自家之下。

李明德看到兒子低著頭不敢看自己,心中起疑,喝問道:“畜生,你是不是有什麼瞞著我,還不快說。”

李東祥抵賴不過,只得把實情講了出來,李明德又氣又惱,重重地倒在圈椅上。不當家不知油鹽貴,李明德從父親手中接下李家成為族長,正是李家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雖然竭盡心力支撐,仍然聽到不少風言風語,說他無能,李家在他手中一天不如一天,還不如讓賢。

接連而來的打擊,李明德終於倒下了,臥病在床,大夫吩咐要靜養。族中不可一日無主,李師成和李明性被推出來暫時主事,李師成是前任族長李師友的弟弟,是李明德的二叔,算得上輩高言重,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李明性和李家人都得聽他的。

聽完李師水稟報賬房沒錢、過年艱難的訊息後,李師成當即決定,派人送批貨去化州,變賣後籌錢過年。這擺明是要去打秋風,李明性苦著臉道:“二叔,彤兒剛嫁到化州,人生地不熟的,哪有那麼大的能耐一下子就賣光貨物。而且我聽二叔你開的價,比往常的價還高出一分,這不是為難彤兒嗎?”

李師水“嘎嘎”地笑道:“彤兒這丫頭是有本事的,這些小事難不住她,再說她相公江安義是化州刺史,在化州還不是一手遮天,隨便找個胡商也能把貨物賣出去。”

見李明性還要開口,李師水一瞪眼,道:“彤兒嫁去化州,我可是贊成的。族裡為了讓她嫁的好,前前後後可沒少花銀子,我剛才聽師水說至少也有五六萬兩銀子吧。她雖然嫁出去了,但總是咱老李家的人,家裡窮得揭不開鍋,她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其他族人聽說過年分不出銀子來,早就紅了眼,憑什麼你家閨女出嫁花了那麼多銀子,我們就得餓肚皮,紛紛出言贊成李師成的決定。李師成感覺做族長原來這麼簡單,平日看明德精打細算、兢兢業業的樣子,哪有自己大刀闊斧地來得爽快。

派去化州的正是李東祥和李東海,李東祥是要賣光積壓的瓷器,至於李東海是彤兒的親哥哥,李師成讓他來好說話,當然順道也賣些絲綢,李師成打算從化州最少撈回來十萬兩以上的銀子,風風光光地讓族人過個好年,讓大夥看看自己這個代族長可比族長強多了。

(昨夜停電,今早起來一看,一個字都沒留下。奉上大章,補上昨日)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