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三百七十章治州之策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第二天江安義剛進大堂,屬吏稟道:“稟大人,易定、景源、晃仁、臨沙、雁途五縣的縣令求見。”

江安義履新未久,前段時間到府城周邊的幾個縣促耕撫民,但化州五十三個縣,一時間還沒有走遍,這五個縣江安義都沒有去過。

這五個縣和合城縣都是與西域接壤的邊塞縣,而且易定、晃仁、臨沙、合城四縣的前任縣令同前刺史一同遇難,合城縣令範師本隨同江安義一同赴任,而其他三個縣令則是從化州其他縣的縣丞中所提拔的。江安義到任後下了公文,讓各縣縣令不用急著來拜見,先做好安民促耕之事,沒想到這五個縣的縣令聯袂前來。

想了想,江安義笑了,道:“請他們進來。”不用問,這幾位是來請求開放邊貿的。

合城縣率先開放邊貿,郭懷理的商隊從井門關出塞前往田韋國,一路途經溫姑、狐國等西域國家,大鄭重新開放邊卡的訊息早已在西域諸國中傳揚開去。一年多未通商貿,刺激得西域商人恨不得把積壓下的貨物全部運往大鄭,再從大鄭運回急需的商品。

郭胖子的商隊還沒有回返,但是西域諸國的商隊已經絡繹不絕地透過井門關進入合城縣,再前往大鄭的帝都州府。在商隊的刺激下,合城縣三日一變,迅速地繁榮起來,商隊就是條流動的銀河,流到哪裡把財富帶到哪裡,易定幾個縣的縣令眼見到合城縣蒸蒸日上,哪裡還坐得住。

他們也聽說了合城縣的範縣令是範夫子的兒子,與江刺史是師兄弟,不過刺史大人是化州的刺史,這一碗水多少要端平些,不能合城縣吃著大魚大肉,我們這幾個縣連湯水都沒有。互相一商議,五個人約好一起來見江安義。

江安義站在大堂門外迎候,這五個縣的縣令年歲不一,臨沙縣的縣令頭髮斑白,看上去有些年紀了,晃仁縣令三十出頭,易定、景源、雁途三縣的縣令四十左右的年紀。

見禮,通名,江安義請他們落座。果不其然,這五個人是來要求開通積雲關、鎮山關兩道關卡的。江安義笑道:“積雲、鎮山兩關尚在修繕,本官答應你們,一旦修繕結束,儘快開通邊貿,最遲在六月初開通關卡。”

江安義沒說假話,化州百廢待興,急需銀兩,朝庭免了今年的稅賦,但大筆的錢要到年底才有。目前衙門運轉全靠郭懷理所交的那筆稅銀,如果沒有那筆錢,恐怕境內的初步安寧都實現不了。與楊祥亮的約定,每年要付給他八十萬兩銀子,江安義接手半年將近,而且初經戰亂,楊祥亮答應只要三十五萬兩。三十五萬兩對江安義個人來說或許拿得出,但對化州府來說可是筆鉅款,江安義把希望全放在邊關的入關稅上。

現在已是五月十二日,離月初不過二十來天,回去做些準備也就到了,五個縣令欣然謝過。江安義問了問這幾個縣安民促耕、縣內治安等情況,一個上午很快在交談中過去了。這種上下級的溝通很重要,江安義不可能長時間到縣城考察,只有透過與縣令的交談中瞭解縣城的情況,同時判斷縣令的能力、性情。

遠來是客,酒桌上是聯絡感情的好場所,景源縣縣令趙則和笑稱自己是江刺史的師兄,他也是澤昌書院出身。這讓江安義生出幾分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在旁人羨慕的眼光中,與趙師兄連幹了三杯。

杯觥交錯的交談之中江安義對邊境的情況有了更深的瞭解。大戰之後,城牆被毀,百姓流離失所,民生凋敝,讓人噓唏。以晃仁縣為例,原本有五千七百二十七戶,人口五萬左右,加上流動人口,鼎盛時期有近七萬人。一場大戰過後,房屋、店鋪毀於戰火,百姓死於刀兵,要不就被西域兵俘為奴隸,還有逃難遠赴他鄉。前幾日晃仁縣令魯強讓衙役統計了一下人口,全縣僅剩一萬二千人,連以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江安義眉頭緊鎖,要想快速恢復化州的活力,除了開放商貿外,恐怕還要增加人口,重建工作沒有人怎麼行。光靠自然生育至少要十餘年才能恢復元氣,看來想什麼辦法吸納他處的百姓前來是自己今後一段時間最大的任務。

送走五位縣令後,江安義讓人把史清鑑請來。江安義來化州沒有帶張克濟,範師本向他推薦這位石河鎮的鄉正,稱其處事練達,胸有成略,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江安義與其細談之後發現史清鑑見識過人,從石河鎮的佈署來看,其人還精於謀劃、長於實事,江安義正愁身邊無人相助,出言延請史清鑑為幕僚。

史清鑑已經六十有三,到了頤養天年的歲數,可惜一輩子懷才不遇,心有遺憾。江安義的邀請來的有些晚,老頭子思之再三,向江安義提了三點要求:一是他年歲已大,不想再到衙門當差,江安義如果有事,可以讓人來請他;二是亂世不安,他要把家人從石河鎮遷至會野府,希望江安義能替他買棟三進的院落;三是他的次子史明玉是個秀才,希望江安義能在府衙中給他找個差事,將來助他一臂之力,做個參軍之類的小官。

為了留住史清鑑,江安義全部答應,還給了史清鑑一千兩銀子的安家費,答應每年給他五百兩的薪酬。貨賣識家,史清鑑沒想到臨老還能遇到賞識自己的主家,二話不說,回去搬家。前兩日史清鑑拖家帶口的來到會野府,江安義在府衙西面不遠給他買了套三進的宅院,有一百多間房屋,足夠安置史家一家人。

江安義在永昌帝都太平坊買了兩進的宅院,足足花了五千兩,而會野府三進的院落,才不過八百兩,這讓江安義感慨,地域不同地價相差的太多了,什麼時候會野府的房子能賣出京都一半的價來,化州必然是大治。

因為史清鑑剛到會野府,家中安頓事物雜多,江安義查抄華府一事沒有驚動史清鑑,不過買來的小丫頭,江安義挑了八個送給了史家,史清鑑的次子史明玉還專程來謝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史家離府衙不遠,史清鑑很快來了,衙門的人事先得了江安義的交待,知道這個老者是刺史大人的幕僚,哪敢怠慢,恭恭敬敬地送到大堂前。史清鑑很是感慨,作為鄉正他常去所在的樅豐縣衙應差,面對門前的衙役和小吏點頭哈腰,遞點小錢方得求見縣老爺,如今在府衙之中昂首闊步,身旁的衙役唯恐不周,人生的境遇因人而變,著實讓人感慨。

衙役一路將史清鑑送到待客堂,江安義從座椅上站了起來,呼了聲“史先生”,這讓史清鑑很滿意,主家的尊敬讓老頭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生出士為知己者出力的覺悟來。

寒喧幾句,史清鑑對江安義所買的宅院表示了滿意,江安義轉入正題。先是把查抄華府的農莊,發現華府販賣人口的事說了一遍,史清鑑這才知道前日送到家中的小丫頭是江安義 解救出來的,嘆道:“大人宅心仁厚,愛民如子,實是化州百姓之福。”

見江安義苦惱華仁頂罪,無法治罪主謀鎮西男華政,史清鑑道:“華家在會野府勢力極大,府衙之中有人與他通風報信,大人想畢全功於一役不大可能,此事當徐徐圖之。老朽以為除了從華仁著手外,不妨貼出告示,讓那些家中失了小孩的前來認領,趁機問明情形。衙中差役開出賣身契,多半有知情人,大人不妨安排犬子史明玉在衙中任事,讓他打聽打聽訊息,說不定能有收穫。”

江安義點頭答應,道:“令郎要入府衙,如果是我推薦,他人必然注目,不如我讓華司馬出面。”

“如此甚好。”

此次請史清鑑來,江安義主要是想問問他有什麼良策改善邊陲縣民生凋敝的狀況。史清鑑世居化州,對當地的情況很熟悉,聽到江安義問他,笑道:“大人不問,老朽也要向大人建議,要想化州長治久安,需從文武兩方面著手。”

“請先生細談。”江安義站起身,將座椅挪近些。

史清鑑略有些緊張,這是他的開門第一謀,雖然江安義所問是他思慮多年之事,但面對這位大名鼎鼎的東家,以史清鑑的沉穩,也不免有些心跳加快。眼前這位年輕的主家是大鄭官場最為春風得意的人,二十四歲的年紀就暫理化州刺史,將來入朝拜相是水到渠成的事,自己的年經雖然大了,但後輩子孫如果能追隨主家,將來說不定史家也能成為顯赫一時的世家。江安義的第一次問策,在史清鑑心中很重要。

捊了捊鬍鬚,史清鑑平穩了一下心情,開口道:“魏鄭兩朝的西域邊策多為懷柔,透過商貿往來和和親政策拉攏西域,但西戎諸國狼子野心,胃口難以滿足,因而大鄭立國一百八十四年以來,老朽算過,大大小小的寇邊多達七十六次,三年不到就有一次,而且十年左右就有一次聯軍入寇,像此次聯軍攻陷數縣的情況有七次之多。”

顯然史清鑑下過功夫,對西域入寇的資料都一清二楚,江安義凝神靜聽。

“我大鄭對化州重視不足,平帝時期有人曾提過棄守化州,安西都護府也因而設在幷州,僅憑三處關卡的萬餘官兵,很難擋住入寇的十餘萬西域聯軍。此次三關失守,安西都護府歷時二十三天才到達戰地,西域軍已經攻破八縣矣。”史清鑑搖頭嘆息,對安西都護府出兵遲緩甚為不滿。

“身為刺史有防守邊境,清肅邦畿之責,前年西域聯軍入侵,前任刺史任大人手中無兵,只能向安西都護府求救,坐看西域軍橫行州縣。大人暫理化州,天子命安西都護府留一萬兵馬鎮守,這是天子對大人的體恤,足見大人聖眷深厚。”

江安義淡淡一笑,道:“史先生,我還在等你的治州之策呢。”

史清鑑臉一紅,他與江安義交往不多,原想著年輕人喜歡聽奉承話,多拍幾句馬屁再說辦法,沒想到拍到了馬腳之上,看來主家是個務實之人。

“我的對策是軍屯、分化、通商、掃盜、教化。”史清鑑侃侃言道:“軍屯,讓兵士就地屯田,自耕自種,免去百姓負擔與轉動糧餉之難,此政早在大魏時期便有,我朝立國之初,因天下大治,四海安平,高祖下旨清退兵士返家種田,軍屯制逐漸消失。如今天下設四大都護府,光安西都護府就擁兵近二十萬,朝庭每年為轉運糧食就需花費大量銀兩。”

“安西都護府之所以設在幷州,便是因為化州缺糧,而化州為保自身平安,境內至少要有三萬兵馬,方可支援到安西都護府的來援。大戰之後,化州百姓大量逃亡,土地荒廢,大人如果能上奏天子移兵三萬鎮守化州,就地屯田,不但能安境保民,也能不懼西域來犯。”

軍屯之政確是良策,化州現在地廣人稀,缺乏勞力,如果能將軍隊中的兵士用於民政,將大大地改善化州的局面,不過此事需天子同意,江安義並無把握。

史清鑑繼續道:“分化之策針對西域諸國,西域二十八國,最大的戎彌國也不過化州的三分之一,其他諸國小的不過數縣之域,這些國家合則力大,為保化州平安,必須分而治之。大人不妨利用商貿往來,與我大鄭相親的稅收略輕,貨物較好,反之則課以重稅,區別對待。西域諸國貪財好利,自然分化。”

“通商之策,是對貨物的選擇,大人可選奢侈之物出售西域,而收其良種、鐵器、醫書、工匠等,長期以往,必然敵弱我強,屆時西域不再為患。配合教化之策,向西域諸國傳播我大鄭文化,許其子弟入化州為官為商為民,在化州境內容許其傳教,包容兼收,因俗而治。”

江安義連連點頭,這叫軟刀子殺人,不過要長期才能見效。

“文治的手段需配合武功,兵強馬壯西域諸國才不敢正視我化州。”史清鑑見江安義連連點頭,信心十足地道:“軍屯的士兵不能放下操練,擇其優者編組成隊。化州四野多有盜匪,令其四處掃匪,既為商隊護衛又可練兵,威伏四方。”

江安義大喜,史清鑑所說的五策都言之有物,皆有可操作性,當下命人換上新茶,兩人邊喝邊聊,越聊越投契。江安義發現這位史先生稱得上高瞻遠睹,對大局的把控能力猶在張克濟之上,有此人相助,自己在化州必能有所作為。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