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三百四十九章京中安排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大殿內的氣氛隨著天子陰沉的臉色越發凝重起來,大家誰都不作聲,依天子的脾性,一場狂風暴雨即將來臨。

孔省清楚天子心思,開口道:“萬歲,賊人猖狂,實屬可恨,但反過來看未必不是好事,說明賊子已經走投無路,只得狗急跳牆,離覆滅不遠了。至於那些高手,可多派遣龍衛中的高手前往化州,以牙還牙,狙殺此輩兇獠,另外,在關卡畫影圖形,加緊盤查,萬歲不妨懸賞江湖中的門派,讓他們出手相助,如此一來,這夥賊人必然無必遁形,死不遠矣。”

“孔卿說的有理。”石方真臉上神色緩和了許多,對寧王道:“此事便由寧王負責,隨時將進展稟報朕知。”

寧王恭聲應是。

陳成濟道:“萬歲,化州收復在即,而呂刺史命喪賊人之手,當務之急是派遣得力之人前去撫民安境,要不然大亂之後民心不穩,怕又生出事端來。”

石方真此刻已經鎮定了下來,知道賊人就算再有本事也無法潛入宮中刺殺自己,自始皇以來,從未聽說過有哪位天子是被江湖高手所殺,陳成濟奏請的派遣刺史前去安民確實是當下最重要的事。

將可用之人在心裡排了排,一時間還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如今的化州危機重重,連前任都命喪賊人之手,此時要前去化州赴任,還真得有點膽識才成。而且經過這場大亂,化州民生凋零,沒有十餘年難以恢復元氣,到化州去任職,意味著十年左右不會得到升遷,朝中這些大臣,一個個比泥鰍還滑,誰會願去做既有風險又沒回報的苦差事。

“潘尚書,你可有合適的官員推薦?”石方真把難題轉向吏部尚書潘臨風。

潘臨風當然知道此時出任化州刺史比貶謫去黔州都不如,但天子有命不敢不說,搜刮了幾個平日關係一般的官員報了上去,石方真連連搖頭,道:“這些人都是太平官,素日無事倒可,如今化州的情形這些人哪能勝任。”

一旁閉目養神的朱太尉睜開眼睛道:“萬歲,老臣倒有個人選,江安義,不知萬歲以為如何?”

石方真眼前一亮,如果派江安義去化州倒是合適,江安義能文能武,治理地方的能力也強,唯一不妥的地方就是江安義現在只是個七品的小官,就算回到京城官復原職,也不過六品,自己再擢升他至多也只能和韋祐成一樣任官五品。化州雖是下州,但刺史也是正四品下的大官,這一下子提升得太快,怕眾臣皆有怨言,而且江安義不過才二十四歲,按這樣算資歷,再過二十年,豈不是封無可封。

陳成濟當即站了來反對道:“萬歲,江安義雖然能幹,但其官職太低,驟然提為刺史恐怕眾人不服,也不利於江安義自身。”

“臣附議”,戶部尚書餘知節首先站出來表態,他不是不希望弟子升官,只是這個官升得太過兇險,還是不要為妥。

大殿中多數人都表示了反對,孔省沒有作聲,他在心裡也把朝中的大臣排了一遍,資歷夠的寧願耽誤幾年也絕不肯去化州,剛才天子在朱太尉提到江安義時頗為意動,看來只是官階是個大問題。

孔省出身書香世家,夫子後裔,孔家獨成一家,與士林三大家算得上並列。孔省與江安義並無交往,作為前輩,他對江安義的詩賦文章很喜歡,曾對人言江安義的詩中有仙氣,詞中有逸氣,而文中有正氣,對其大為讚賞。

孔省已經身處相位,位極人臣,前面只有陳成濟一人爾,陳成濟比他大六歲,將來他極可能更進一步,成為左相,而江安義不過是青年人,就算再有本領,四十歲之前也無法邁向相位。有史以來,除去戰國亂世不說,能入閣拜訪相的大臣,都至少年在不惑以上,算算也該如此,就算二十歲初入官場,頂多從六品下的官,要順風順水地熬到正三品沒有二三十年的時光是不可能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孔省決定出手幫江安義一把,誰讓自己喜歡他的詩文呢。孔省笑道:“江安義品階太低不是問題,關鍵是看他能不能做好這份差事,如果江安義才能兼備足以勝任,可以先權理化州刺史一職,待其做出政績後再轉授不遲。”

朱質樸在旁幫言道:“臣與江大人有過交往,江大人年紀雖不大,能文能武,而且有勇有謀有膽略,誠為不可多得的人才,臣也願保舉江安義暫理化州刺史之職。”

原本此次召江安義進京,石方真有意擢升江安義為給事中,因為韋義深致仕的原因,位置給了韋祐成。接著石方真又準備把江安義安在國子監或者六部九卿之中任職,讓他安生幾年,發揮崇文館直學士的作用,好好靜心教導太子。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化州之事驟生,現在看來江安義是最佳的刺史人選。正如孔省所說,官階不是問題,關鍵是看能不能做好差事,石方真已經打定主意,讓江安義以正五品下的官職權理化州刺史。

江安義此時剛過平州進入福州,離永昌帝都只剩下三百裡的路程,他不知道,人還在旅途,就被天子安排到了西北的化州。

一路上,江安勇很興奮,哥哥已經告訴他回京後就替他向思雨求親,夢想眼看要成真,江安勇恨不得唱著歌兒把京進。

從啟夏門進了城,江安義讓弟弟帶著石頭等人先回家,他是官身,此次奉詔回京,要先到光祿寺報到,然後住進驛館,等天子召見後才能回家。

光祿寺卿宋思禮江安義不熟,兩個少卿可都是熟人,左少卿陳因光體態偏瘦,右少卿賈楠則是個大胖子,兩人被稱做光祿寺的“胖瘦二將”。不說陳因光一同出使過北漠,朝夕相處過一段時日,就是右少卿賈楠認識後也曾在一起喝過幾次酒,這胖子是個趣人,與郭懷理有得一比,而且還比郭懷理多一分雅趣,江安義想著嘴邊不禁露出微笑。

來到光祿寺的大門前,抬頭看天,太陽高懸,己時還沒有過,這個時辰宋思禮多半還在紫辰殿議事,正躊躇要找誰時,賈楠晃著一身肥肉從大門內邁出,身旁還跟著數人,有說有笑,看樣子是要出門喝茶。

“賈大人,一向可好,江某有禮了。”江安義上前躬身禮道。

賈楠沒注意到江安義,等江安義直起身才認清人,上前一把攥住江安義的手腕,哈哈笑道:“兄弟,你回來了,都跟你說過了,跟哥哥不要客套生分,怎麼還這麼多禮數,是不拿哥哥當親人了。”

拉著江安義的手,賈楠對身邊候著的幾人道:“哥幾個,今日不得空,改日小弟專請,對不住了。”

江安義認出兩個,有個是太僕寺的,他身旁的是司農寺的,叫不上名,估計其他幾位都是六部九卿中的人物。眾人與江安義寒喧數句,拱手作別。跟著賈楠走進光祿寺,江安義看著一臉人獸無害笑容,心中暗自琢磨,這個賈少卿交流還真是廣闊,認識的人真不少。從四品上的少卿,在朝堂上不大不小,賈楠不過四十歲的年紀,能做到少卿應該說不易,放外任妥妥地可以任刺史,也不知他是什麼來頭。

光祿寺衙門是個三進的院落,正中是寺卿宋思禮的官廨,賈楠是右少卿官廨在右側的第一間,江安義無意識地往左側瞟了一眼,那裡是左少卿陳因光的官廨,也不知他在不在,在的話按理要進去打個招呼。

“陳大人今日不在”,賈楠笑眯眯地道:“安義放心在我這坐,不會有人來打擾。來人,把今年新到的青霧茶給我沏上,唉呀,瞧我這豬腦子,青霧茶是富羅縣的出產,安義你搞出來的名茶,自是嘗過不少,哥哥我班門弄斧了。換安山銀針來。”

幾句話,說得江安義心中十分舒坦,笑道:“看來京中也有人飲青霧茶了。”

“竹下忘言對青霧,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賈楠漫聲吟誦著,嘆道:“茶因詩而名,安義你為富羅百姓留下的福蔭餘澤,足以傳名後世。”

賈楠收斂起笑容,胖臉上現出落寂,像是觸動心事。江安義心中訝異,交淺言深不好多問,隨口問道:“此次奉詔進京,賈兄可曾聽到訊息,萬歲如何安排小弟,莫非還回禮部當我的員外郎?”

“喝茶,這安山銀針自古便是名茶,湯黃香高,芽壯多毫。安義你看這白毫如羽,樹豎如幟,浮沉起落,蔚成趣觀,比起青霧茶多幾分雅趣。”賈楠岔開話題,指著送上來的茶道。

看來賈楠知道些訊息,只是不便向自己明言,江安義自然不會逼他,盤算著等會抽空去找田守樓,他消息靈通,應該知道訊息。

“茶味甘醇甜爽,青霧茶確有不如,不愧為千年名茶。“江安義笑道,一邊與賈楠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閒話,一邊順道打聽光祿寺對自己的安排,自己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混到午時,賈楠帶著江安義到致遠院吃飯,看著滿滿一桌酒菜,江安義似乎明白賈楠為什麼會那麼胖了。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