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三百四十章仕途翻波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黃羊銘》和《松昌樓記》像兩道狂飆從大鄭士林間刮過,這兩篇文章中總有幾句打動讀書人的心腸,讓人為之傾倒。至於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無論喜不喜歡江安義,都要為之胸襟膽魄而折服。

御書房,石方真拿著這兩篇文章嘆道:“文章千古事,不論其他,僅憑這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載之後,世人或許不知道朕,卻不會忘記江安義。”

見天子有些悵然,劉維國笑道:“瞧萬歲您說的,那江安義再出名也不過是您的臣子,萬歲您英明神武,必然成為震鑠古今的英主,江安義有幸得您的賞識和重用,乃是他的福分。”

石方真哈哈大笑,道:“你倒是越來越會說話了。”

劉維國謙卑地低下頭去,微笑不語。

石方真看著《松昌樓記》道:“若天下讀書人能像江安義這般忠君愛國,朕倒是能高枕無憂矣。可惜,大多數讀書人都只看著名利二字,心裡有多少君王社稷?”

劉維國遲疑了一下,還是出言道:“萬歲,奴才倒是覺得江大人的話有些大了,名利之心世人皆有,江大人還年輕,怎麼可能如此淡迫名利。”

“唔,你說的不錯。”石方真道:“文人誇大其詞是習性,江安義也不能例外,不過他的這份愛國之心倒是不假,要不然不能說出這樣擲地有聲的話來,人無完人,不可求全啊。”

劉維國的話提醒了石方真,他皺起眉頭道:“上次江安義搞什麼三教合一,朕便敲打過他,讓他多留心政事,少生些是非。言猶在耳,這小子便又搞出這麼多明堂來了,把朕的話當成耳邊風嗎?”

君心難測,劉維國有些後悔,江安義是個人才,要是因此而被天子冷落豈非自己之過。石方真思索片刻,自言自語道:“江安義在富羅縣搞得聲勢浩大,莫非是有意讓我知曉,他用意何在?”

石方真猛一拍桌案,吩咐道:“劉維國,你派人去吏部考功司,讓他們把富羅縣的考績情況給朕拿來。對了,將今年年初從京城下派到地方縣的官員考績情況都給朕拿來,與去年做個對比。”

兩柱香的功夫,小太監小跑著從吏部考功司回來,手中拿著天子要的考績情況。大鄭二十七州,一千九百三十九個縣城,天子不可能每個縣的考績情況,但江安義及今年下派的官員的政績如何是他自然要格外關注。

最上面那份便是富羅縣縣令江安義的考績,大紅的“上上”兩字,讓石方真眼前一亮。雖然他不會每個縣的考績都過目,但吏部會將情況彙總後報他,天下近二千個州縣,能列在“上上”之列的不過十餘人。

考績分為五部分,農林開墾、賦役徵收、人口增加、社會治安、德化教育。首先是農林開墾,富羅縣新增田地二萬一千七十畝,這個數字實在驚人,正常的縣城開墾荒地頂多二三千畝,富羅縣居然翻了十倍。石方真從麗州的奏報中知道江安義奏請收納流民,替流民搭建住所,並提供糧食和耕牛,許諾新墾荒田荒山三年不納稅,麗州境內的流民全都湧到了富羅縣。石方真眼睛往下一掃,找到人口增長,富羅縣增長了二萬七千零九十四人,這麼多人湧入富羅縣,每人算起來開墾的田地還不足一畝,這個數字絕對可信,應該開墾的荒山還沒有算在其中。

石方真最關注的是稅賦,雖然事先有所瞭解,但當他看到一萬零七百貫的數字時,忍不住拍案叫好,脫口讚道:“江安義,真國士也,文能寫出錦繡文章,開學立說;武能出使北漠不辱使命,平定匪患;到地方上推行‘合稅為一’又取得如此佳績,難怪考功司將其列在‘上上’之列。”

社會治安和德化教育石方真一眼掃過,這兩項江安義也做的不錯,剿滅黃羊寨的匪患,任期一年半出了兩名秀才,這都是實打實的業績,考功司便是再挑剔也找不出毛病來。

“你看看,這江安義能文能武,真是國之棟樑,朕要重用他,召他回京來。”石方真興奮地抖著手中的紙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維國笑道:“江安義乃是萬歲您親自選中的人才,說明萬歲您慧眼識人啊。不過,老奴倒是有些疑問,這位江大人就算有本事,也絕不可能一年半之內做出這麼多的大事來,會不會有所不實啊。”

石方真斜著眼睛瞅著劉維國道:“劉維國,你是不是得了江安義對頭的好處啊,怎麼總是與他做對?”

劉維國趕緊跪伏在地,道:“萬歲,老奴知道萬歲器重江大人,老奴是唯恐江大人年少不經事,為表政績,有意欺瞞萬歲,到時折了您的顏面,反為不美。”

石方真用腳輕輕踢了踢跪在身旁的劉維國,笑罵道:“起來吧,你的忠心朕是知道,不用再表了。江安義為人處事雖然有些急躁,但他的所做所為朕還是信得過的。況且麗州府有奏報,龍衛諜報中也有提及富羅縣,這些數字應該是不會有錯了。江安義本就因為欺瞞朕被貶到富羅縣,他應該長了記性,不敢再騙朕了。”

石方真將富羅縣的考績放在一邊,翻出幷州平春縣的考績,赫然也是“上上”兩個紅字。石方真喜上眉梢,韋祐成是他的愛婿,他在平春縣任職能得“上上”,身為天子臉上有光。

“唔,不錯,祐成這孩子確實不錯,生在富貴之家,能吃苦耐勞,腳踏實地地做些實事,朕看他不比江安義差。”自己的女婿當然更偏愛,平春縣的五項考績也很不錯,除了人口增長和開墾田地不如富羅縣外,其他三項都在富羅縣之上。

石方真心中明白,韋祐成是自己的女婿,韋相的孫子,從上到下都會竭力扶助他,他要做點事比江安義容易得多,不過即便如此,韋祐成著實給自己漲了臉面,自己這個女婿沒選錯。想起安壽的埋怨,石方真嘴角泛起微笑,在心中道:“丫頭,將來你就會明白父皇的苦心。”

翻看了一下其他人的考績,皆在“中上”以上,“合稅為一”的推行讓這些縣的稅賦較上年都有明顯的增長,這讓石方真心情大暢,楚州段次宗也來奏摺聲稱今年楚州稅賦要增長十四萬貫,“合稅為一”推行順利。有個小太監進來先在劉維國耳邊低語了幾句,劉維國揮手讓他退下。石方真問道:“什麼事?”

“皇后娘娘請萬歲您晚膳時去趟坤安宮,娘娘有話對您說。”

“知道了。”

安壽公主不在宮中,石方真前往坤安宮的次數逐漸少了,這讓王皇後有些不安,所以常找些藉口讓天子前去,反倒讓石方真生出反感。

御書房中靜了下來,石方真批閱著奏章,太子石重偉從外面進來,行禮道:“見過父皇。”

石方真抬起頭看了一眼太子,問道:“皇兒有事?”

“兒臣將江師的日記送來給父皇過目。”石重偉恭聲道。

“喔,你看過了,不妨說給朕聽聽。”

石重偉應了聲“是”,開始學說江安義日記中所寫的事,《黃羊銘》是首先提及的,石重偉讚道:“江師志向高潔,著實讓人欽佩,兒臣都想去黃羊書院看看。”

石方真不置可否,黃羊書院如果能興起,與澤昌書院、章義書院及國子監並列,他是樂見其成的,書院培養的人才還不是為他服務,不過要等黃羊書院興起,恐怕要在幾十年後了。

《松昌樓記》日記中沒有記錄,算算時間應該是在日記之後,不過日記中江安義另外寫了一首詞: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石方真放下筆,皺眉道:“這首詞怎麼滿是愁情離緒,字裡行間露著思歸之意。”

石重偉笑道:“父皇說的極是,周師也是這樣說的,他說這首詞中滿是落拓惆悵的愁緒。”

周師,原工部水部任員外郎周處存,因為柚燈討了太子的歡心,如今升任了秘書監秘書郎,從從六品下變成了從六品上。年初天子選人離京,名單裡原有他的名字,可是周處存透過太子說情,以太子學業為由留在京中,他處處討好太子,石重偉很喜歡他。

石方真在心中默誦了一下這首詞,果然如周處存所說有落拓惆悵之情。石方真沉下了臉,莫非江安義有幽怨之心?對自己把他發配到富羅縣不滿?

劉維國最熟知天子的心理,見石方真臉色陰沉,心中暗歎江安義要倒黴了,想到今日自己無意中兩次與其作對,這一次就幫他一把。於是,笑著介面道:“太子殿下,您不知道,剛才天子讀了一篇江大人的《松昌樓記》,在此文中江大人一會兒去國懷鄉,憂讒畏譏,一會兒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真是文人多情,難以揣磨啊。”

“哦,父皇,江師的《松昌樓記》在何處,可否讓兒臣一睹?”

石方真拿起《松昌樓記》,遞給石重偉,臉上已是笑容滿面。不錯,江安義是文人心態,傷春悲秋,朕怎麼計較起這些來了,罷了,他既然思家了,朕明年就宣他回京。

一陣寒風吹過,遠在富羅縣的江安義緊了緊身上的皮裘,他苦心營造出的機遇,差點與他錯身而過。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