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三百二十九章澤昌有變(二)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此事皆是因錢財而起。”鄧浩南苦笑道:“安義你發動京城的澤昌書院的同窗向書院捐資,這本是好事,我收到錢後興修了書樓,改善了學生的膳食,又在五羅山下購買了六百畝良田,減少書院中的寒門學子的費用,有了這筆錢,我在招生之際多收了些有才的寒門子弟。”

“可是,邵學錄與馮管幹說書院的財務不能由山長說了算,要把錢移交到馮子明手中。我知道錢到他們手中必然浪費,當然不肯,大夥起了爭執,書院原本分成兩塊,這下子便更是涇渭分明起來,貧富學生間的矛盾也尖銳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鄧浩南搖頭嘆息,深為懊惱。江安義安慰道:“山長的苦心明眼人皆知,邵福仁之輩利慾薰心,必遭惡報。”

當初帶頭攻擊範炎中的人就有邵福仁,江安義對此人是深惡痛絕,如果力所能及,江安義真想好好整治整治這個陰險小人。

“不久後天子下詔,將這些捐資助學款劃歸戶部管理,並明令澤昌書院撥付的錢交由邵福仁安排。邵福仁得了旨意,將那些錢多用於交好趙興風等人,將學校弄得烏煙瘴氣,明裡暗裡地打壓幾位跟我走得近的老師。這兩年,紀言清紀先生已經離開書院,邵福仁趁我在外拉進了兩個他的人。蘇先生和凌先生之所以來黃羊書院,未嘗不是因為邵福仁的排擠。”

江安義鬱悶無比,自己為澤昌書院謀福利,不想卻讓邵褔仁端了盤子,與本意相違。再想到蘇、凌兩位先生,原來還以能招攬到蘇先生和凌先生高興,沒想到澤昌書院的情況這麼嚴重,兩位先生居然是出走,如此一來支援寒門子弟的老師幾乎被排擠一空,澤昌書院三百多年的基業豈不要毀在邵福仁等人的手中。

鄧浩南語氣沉重地道:“邵福仁謀求山長一職,想方設法要擠走我,我聽說國子監有意招我入京,看來我在澤昌書院也呆不多久了。”說完重重地嘆了口氣。

“鼠輩橫行,國之大難,可惜澤昌書院遭此大難。”範炎中憤然拍桌道。範夫子曾為澤昌書院的山長,對書院的感情不在鄧浩南之下。

江安義默然,想起京中認識的澤昌書院的那些同窗,又有多少人真心為書院將來想過,多數人不過想藉著書院的名望取利,真正如鄧山長、範夫子以及劉玉善、自己這樣的書院精英,反被官場、士林排斥在外。

不在其位,無力謀其政,江安義嘆道:“山長如果不嫌黃羊書院規模小,安義倒是歡迎山長來黃羊書院。”

範炎中瞪了一眼江安義,斥道:“你也在官場上混了五六年了,怎麼還是別人說的‘二愣子’,以鄧賢弟的聲望,朝庭怎麼會不做安排?估計就要進國子監,要不然就是什麼政事堂、御史臺之類的衙門。”

“我倒是甚為喜歡黃羊書院的朝氣。唉,可惜為虛名所累,反不得自由。”鄧浩南煩悶地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範炎中見氣氛沉重,有意岔開話題,吹胡子瞪眼地道:“我聽思本說,志昌拜你為師,你一直東奔西走沒個消停,老夫沒耽誤你,你可別把老夫的孫兒給耽誤了。”

雖然老師是玩笑話,江安義卻深感汗顏,愧然道:“志昌這孩子聰慧用功,原本得英才而育之是人生快事,不過正如老師你所說,我被天子差來差去,沒有片刻空暇。此次被貶在富羅縣,更不知何日是歸期,恐怕真要讓志昌重擇良師了。如果老師願意,我讓志昌拜我的好友張玉誠為師,張兄是仁厚君子,道德文章尤在我之上。”

範炎中聽聞過張志誠的名聲,與江安義同榜出身的探花郎,餘知節的女婿。說實話,範夫子認為江安義聰慧有餘,踏實不足,如果讓他在江安義和張志誠之間做個選擇,範炎中多半要選張志誠。

“也罷”,範炎中笑道:“這事就這樣定了。師本來信說他已經前往端州出任觀察使,家中託你夫人照料,志昌這孩子父親不在身邊,學業可不能耽誤,你要趕緊寫信。”

“是,弟子晚上就寫信,夾在寄給太子的日記中一同送去,最遲半個月就能到京城。”

“日記?”

江安義笑道:“我被貶到富羅縣,為了讓天子和太子不忘記我,就取巧將平日所見所聞寫成日記,寄於太子。如今看來不光太子喜歡,天子也能從日記中瞭解我的作為,此乃一舉數得的好事。”

範炎中罵道:“你小子盡是鬼點子,師本為人過於方正,老夫擔心他日後和我一樣,受人排擠,你是師弟,要照看他一二。”

還能說什麼,江安義恭聲應“是”。

話題談到京城,自然免不了提取年初天子下派遣二十六名京官到地方任縣令之事,範炎中搖頭嘆道:“‘合稅為一’雖是良政,但時機過早,安義你在富羅縣行此政,是因為富羅縣良田少,沒有大地主,沒有大權貴,適宜推行。而且安義你經過深思熟慮,事先清理過吏治,又樹立起權威,所以方能成功。至於天子派遣的那些官員,多半沒有在地方任職的經驗,冒然下去,不要說推行‘合稅為一’,能保住以前的稅賦就不錯了。最怕就是這些人只要政績,不顧百姓死活,強行徵賦,屆時民怨沸騰反而不可收拾。”

江安義想了想道:“這二十六人我大多數認識,以平日交往的情況來看倒都是些能幹、肯幹之人,只要不冒進,徐徐圖之,三五年內應該能讓‘合稅為一’之政推行到位。”

鄧浩南憤然道:“安義,宦海行舟,不進則退,這些人有多少能沉住氣等個三五年?特別是安義你今年推行‘合稅為一’出了政績後,這些人哪肯落在你後面,你能將稅賦翻三番,就有人要翻五番,甚至翻十番,只要天子高興,百姓的死活哪有人放在心上。”

“我已經奏報天子,稟明推行‘合稅為一’之政要因時、因勢、因地而異,慎而處之,方能不取利於前遺害於後。”江安義遲疑地道:“天子遣這些人出京,應該會有所交待吧。特別是我聽說段大人在楚州推行‘合稅為一’之政並不順利,前車之鑑,這些人應該會慎重吧。”

範炎中嘆息道:“當今天子還是太子的時候,我曾做過宮中的侍講,對天子的脾氣很瞭解。天子是個聰明人,對與錯分得清,不過卻有急於求成的毛病,總想著能成為千古一帝。昭帝,宣帝時期民生凋敝,社稷不穩,致有元天教之禍。當今天子勵精圖治,天下呈現中興之像,不過積重太久,怎能輕易根治。更何況北有大漠虎視中原,西邊連年戰火不斷,元天餘孽和苗疆又不時跳出來扯扯後腿,天子也難啊。”

鄧浩南深有同感地點點頭,道:“禮部侍郎鄧懷肅寫給我的信中提到,宮中自天子即位以來便沒有修葺過宮殿,用度也一減再減,當今天子是明君啊。鄧侍郎在信中透露,據傳安義的‘合稅為一’之政天子有意留給太子執政時才實施,可是化州戰火將國庫消耗一空,打斷了天子的計劃,天子不得不提前推行‘合稅為一’之政,就是想能充盈國庫,讓國家能平穩維持下去。”

“這樣一來,便有如行走在懸崖邊緣,一個不好就有人亡國滅之危啊。”範炎中手撫白鬚,憂容滿面,雖然被強行致仕,但此老的憂國憂民之心絲毫未減。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亭中安靜下來,花叢中傳來蜜蜂的“嗡嗡”聲,為誰辛苦為誰忙。

江安義受不了壓抑的氣氛,長身而起,慨然道:“世道艱難,正是吾輩奮勇向前之際,豈能因難而畏縮,激流搏水,方顯英雄本色。”

“壯哉此言。”範炎中和鄧浩南相視而笑,舉起杯道:“當為安義浮一大白。幹!”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