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二百二十四章新人學 政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四月一日大朝,一道旨意驚動朝野。“自古為政,莫不以學。朕欲選朝中青壯,學政於政事堂,以期後用。選中之賢能,務盡報國之義,以副欽賢之懷。”

金殿之上韋義深有座位,這位六十六歲的老丞相頭髮已經全白了,雖然調養得當,鶴髮童顏,但終是遲暮之年,難以久立。此次天子選青壯之人入政事堂學政,韋義深早就知道,感覺有點像摻沙了,把持了十餘年的政事堂,多了這些年輕人,不知是個什麼跡象。

事情來得有些突然,韋義深聽天子提過學政之事,本以為還有兩年,沒想到眼下就實施了。天子性急,韋義深心裡冒出念頭,只是自己確實老了,而且名單中有自己的孫兒韋祐成,也就順水推舟了。

朝堂之上那些年輕的臣子喜形於色,學政政事堂,擺明就是要為將來儲備人材,甚至是丞相,這可是一步登天的機會,往小的說,將來做一州刺史還不是板上釘釘的事。

名單早已擬定,數目有三十人之多。天子當國以來,共有四屆科舉,加上及位時的恩科,一共五屆,前三甲除了外任、年紀老大的外,共有十一人在榜,除去這十一人,王公子孫佔了八人,其中就有朱易鋒、魏猛德,世家子弟有五人,其餘六人。值得一提的是三十人中崇文館直學士一人不拉,全部榮登名單之列。三十人分成三撥,原有的差事兼著,事分輕重,像江安義東宮侍講排在第一位,然後是政事堂當差,不當差就回禮部任職。

這三十人最大的三十八歲,年紀最小的當然是江安義,僅僅二十一歲。這批新貴除少數人是五品官階外,大都是六品的小官,一批深綠淺紅湧入政事堂參見秘書監、中書院、門下院的官員,倒讓大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了。

那些衣紫著紅的大官見到這些晚輩們客氣得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指不定哪天這些年輕人中就有人成為了上司,最不濟,自己的子孫晚輩們還要在這些人手中討飯吃,俗話說,莫欺少年窮,指的正是這些年少精英們。

隨著眾人走了一圈後,江安義的興奮勁過去了,婉謝了幾撥相請,和張志誠一道回了餘府。餘知節已經散衙回家,估摸著女婿和弟子會來,早早地叫夫人準備了一桌酒席,兩人進府以後,一家人開始邊吃邊聊。

“萬歲讓你們進政事堂學政,老夫事先也聽到過風聲,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就實施了。”餘知節替兩人倒上一杯酒,緩緩地道:“這是好事,餘某的女婿和弟子都在其中,其他各部的官員都羨慕的緊。”

放下酒壺,手捊鬍鬚,在家人面前無須掩飾,餘知節臉上滿是自得,對於這兩個後輩滿意之極,雛鳳清於老鳳聲,這兩人將來的成就都不會在自己之下。

目光在自己的兩個兒子和侄兒身上一頓,餘知節暗中嘆息了一聲。餘慶歡為人誠孝,但木訥不知變通,餘慶樂生性跳脫,難當大任,四個侄兒中餘慶山較為出色,自己已託人讓他入國子監學習,但與江安義、張玉誠相比,相距太遠。

不過,有張玉誠和江安義在,餘家還不至於沒落。長子明年再讓他考一年,實在不行就讓他先找個差事養家,自己三品尚書,慶樂蔭封給事郎,到六部做個主事綽綽有餘;至於次子,等過幾年就讓他回新齊老家,不妨幫著打理家族的生意,他生意好動,說不定做生意是好手。

餘慶樂在年初已經和張玉珠完婚,婚後被妻子拘束得難受,張玉誠是大舅哥,天生有幾分畏懼,他只好把主意打到江安義身上。餘慶樂笑道:“聽慶山兄弟說,你弟弟和同窗好友來了京都,安義你忙於正事,沒有時間陪他們。我呢,正好閒得發慌,要不我明天帶他們四處玩玩。”

三舅他們回返了德州,安勇和郭懷理留了下來,沒有了長輩拘束,口袋中又有足夠的盤纏,兩人在京中玩得不亦樂乎,頗有此間樂不思家的味道。江安義多少有點差事在身,不可能成天陪他們玩,大概地將路帶熟,囑咐兩人不要闖禍,便由著他們自行玩耍。

聽餘慶樂這個老京都自告奮勇願意做嚮導,江安義求之不得,舉杯笑道:“多謝慶樂兄,敬你一杯。”

餘慶樂眉開眼笑地一飲而盡,餘知節瞪了兒子一眼,沒有作聲,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是什麼東西,這些日子確實把他拘得太厲害。既然江安義開了口,自己不好駁他的面子,再說能與江安義的弟弟和同窗搞好關系,將來從商也方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於妹夫的德行張玉誠表示很無奈,索性當做眼不見為淨,轉臉問餘知節道:“岳父,天子讓我們學政政事堂,除了培養人才外,還有什麼用意?”

餘知節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依你們看來呢?”

江安義懶得想那麼多,開口笑道:“無非是看我們閒得無聊,找點活給我們幹唄。”

看著這個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弟子,餘知節正顏斥道:“安義,你不覺得你在禮部是混日子嗎?我聽說劉郎中什麼事都不讓你做,除了喝茶聊天,二年多你在禮部做了幾件事?”

聽到老師斥責,江安義汗顏,收起笑臉,苦著臉答道:“餘師,你也知道,那個劉育和我不對付,起先見到我就冷嘲熱諷,現在呢是敬而遠之,總之一句話,不搭理我。”

餘知節嘆了口氣,道:“說起來還怪我,這個劉育與安齊李家是親戚,因為清仗的事遷怒於你,要不,為師想個法子給你換個衙門?”

“算了吧,哪裡不是一樣,反正我被人稱為‘二愣子’,如今比去年又好多了,那劉育見到我也能擠出點笑容來了,再過段時間估計就會好起來。”江安義往椅背上一靠,長吁了口氣。

“安義,雖然你是說笑,但萬歲說不定還真有這意思在裡面。前幾日紫辰殿散朝,天子專門留下我,說你不務正業,沒把心思花在報效朝庭上,想著些奇技淫巧,攢錢的事,浪費了才華,讓為師提醒你,多做些實務,將來好輔佐太子。”

江安義坐正身子,感激地道:“多謝萬歲關懷,多謝餘師提點。”

張玉誠在一旁很是羨慕,雖然他也頗受天子關注,相比江安義又有所不如。

餘知節探詢的目光看向張玉誠,張玉誠笑道:“小婿看來天子的意思有幾重,一是韋相年紀大了,天子準備讓人分擔他的事情,朝中大臣年歲大的不少,天子有意借此次機會,鍛鍊些年青的臣子來頂替老臣,屆時就不會顯得青黃不接。”

“二來,太子年紀漸大,開始要有自己的班底,此次崇文館直學士都在名單之列,就表明了天子的意願。”

餘知節頻頻點頭,英雄所見略同,張志誠的分析跟自己的見解差不多。餘慶歡聽得認真,餘慶樂事不關己,專心地對付一隻豬肘,餘慶山則注意著伯父和表妹夫說話的神態舉止,入了國子監,可不能讓人笑話是鄉下人。

“這第三,除了朝堂上的準備外,天子恐怕還會在這批人中派出一部分到州縣任職,數次清仗結果天子並不很滿意,如果能訓練出一批精幹之人,清仗田畝之事還要深入下去,地方上的頑疾也可以趁機著手清除。”

“其四,正如岳父所說,天子是怕安義這樣的賢才在衙門中混日子荒廢了,同時引入這批新人對老人,甚至岳父這樣的中年人也是個促進,敲山震虎,誰敢怠政,自有人來接替。”

餘知節笑著舉杯,道:“志誠見微知著,分析得頭頭是道,安義,這方面你要向玉誠多學學。”

江安義也端起杯,笑道:“志誠兄一向是江某的榜樣,只是志誠兄馬快,我追不上啊。”

張志誠哼道:“我馬快,那你把木炭給我騎兩天。安義,我知你對官場並不在意,可是我等既然披了這身官袍,就要為天下百姓盡一番心力。”

對於張志誠的諄諄善誘江安義領教過多次,連忙舉杯應道:“是,是,是,江某一定向志誠兄一樣胸懷天下,普濟從生。來,餘師,志誠兄,江某敬你們一杯,多謝你們提點,今後江某要勤快些。”

大鄭堂獨相,政事堂韋相統率,政事堂下又分為秘書監、中書院、門下院,都是從三品上的官員,一般說來是六部尚書的接班人。餘知節直接從吏部侍郎升任戶部尚書是稱了天子清仗的心意,要不然多數還要到這三個衙門坐上兩年。

江安義和張玉誠分在一組,最近兩科的前三甲都在此組,還有熟人朱易鋒和魏猛德,當然那位化州的新科探花郎華文慶也在此列。因為這些人屬於生手,入朝為官最長的不過四年,屬於先在秘書監打雜。

秘書監的主要職責是掌圖書秘記,負責整理收集奏書,相對中書院和門下院來說政務不複雜,容易入手些。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