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二十一章澤昌底蘊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澤昌書院將學生分為四個等級,初通經書的安排在廣業堂就讀,大成門後的第一進院落;第二進院落叫崇志堂,文理通暢的就學於此;第三進為修道堂,要達到“經史兼通、文理俱優”的水平;正性堂的學員不多,但個個都是書院的精英,飽讀詩書學富五車,科舉中舉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

新生大都被分在廣業堂,當李世成看到江安義的名字出現崇志堂時,兩眼露出羨慕的光芒,更堅定了交好江安義的心思。安排住處時,李世成笑道:“江賢弟,你我一見如故,不如合租在一起。”

住處分為十塊區域,以天干地支命名,甲區分為甲子、甲醜、甲寅,以此類推乙子、乙丑、乙寅,至最後的癸子、癸丑、癸寅,甲、乙兩院是一人一間,丙、丁、戊、己是雙人間,庚、辛、壬、癸是四人一間。兩人各交了四兩銀子的食宿費,領了丙子院四號的鑰匙。

學院有寄養馬匹之處,一個月一兩銀子,比人吃住還貴。江安義取了包袱,眾人在門口集合,由一名師兄帶著前往住處。

“卯時起,亥時休,這本《澤昌書院條約》都寫著,回去之後記得認真看,犯了錯是要處罰的。”帶路的師兄交待著書院的注意事項,“每月十二、二十四日山長講學,逢三、六、九有先生授課,其他時間自學,不懂之外可以直接問先生,也可記錄在日課中。喔,每天所學的東西都要記錄在日課上,每旬交於副講批改,解答疑難。”

“一個月才上十來天課,其他時間可以遊山玩水,比家裡輕鬆多了。”一個少年人眉開眼笑地道。

師兄一臉鄙夷地譏道:“有這想法還不如早點回家去,省得浪費錢。要知道書院每旬有旬考,月末有月考,季末有季考,半年考和年考,至於考的不好會怎樣,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此語一出,頓時一連串的吸氣聲,那少年已經面如土色。

“書院旁邊有農莊,莊上有集市,店鋪、酒樓都有,莊上的百姓會照看馬匹、洗涮縫補衣物等,有需要不妨去轉轉。”來到丙院門口,帶路的師兄停住腳,交待道,“有什麼不明白的隨時可以找我,我住在丙寅院七號,我姓吳,大家叫我老吳好了。”

“蜈蚣,你帶新生嗎?院裡有二十文的貼補,別藏著了,該你請大家一頓了。”幾個藍衫書生從院中邁步出來,看到老吳不容分說拉起就走,老吳丟給大家丟一個歉意的眼神,便被簇擁著離開。

青灰色的磚路從三層院落的正中貫穿而過,兩旁是青磚大瓦房,一邊六間,房前有長廊,廊簷下是排水溝,沿著長廊可以整個院落間來回,左右側角都開著個小門,通往洗漱之所。

院落的空間很大,左上角栽種著槐樹,有如傘蓋廕庇著院落。樹底有石桌石椅,有人在石桌上手談,旁邊圍著幾個觀棋者。院子四周種著花草,地面打掃得很乾淨,竹帚劃過的掃痕很清晰。

四號房在左首第四間,屋內兩張木床,新換洗過的背褥看得出潔淨,散發著陽光的香味,靠門有窗,窗下有張四方桌,兩把凳子,書桌裡面是木櫥,上面是書櫥,下面是衣櫥。衣櫥內疊放著兩身藍布衫,一路行來,江安義見書院的學生都穿著這樣的布衫,應該是書院統一的著裝了。

看著簡潔整齊的住處,江安義很滿意,這裡和心中的書院很相似。李世成一把倒在床上,深深地吸了口氣,感嘆道:“我總算是澤昌書院的學生了。”

酉時,在饌(食)堂吃罷晚飯,李世成轉眼就不見了人影。外面很熱鬧,長廊上人來人往,不斷有人談笑而過。初來乍到,江安義除了新鮮外還有些緊張,坐在書桌旁看《條約》,心思集中不起來,時不時想起家中的娘、安勇和妍兒來。

將近熄燈,李世成才一臉興奮地回來,進門就笑道:“江賢弟,今晚我去會友,沒想到在金風亭遇到禇明德和方元辰辯難,禇明德認為為政當以德為主法為輔,而方元辰則認為為政當以法為主德為輔,兩人不愧是澤昌四秀中的人物,這場爭辯精彩紛呈,大飽眼福啊。”

“什麼四秀?”

“你不會連澤昌四秀都不知道吧,四老、四賢、四子呢?”見江安義一頭霧水狀,李世成自得地笑道:“看來賢弟對澤昌書院不甚了解,愚兄就跟你說道說道,免得被人笑話。”

“剛才我所說的禇明德和方元辰與劉玉善、馮家強同為澤昌四秀,四秀的名號由書院的學員公推而定,既要才華出眾,又要深得重望,不是那麼簡單;此屆的四子是年前殿試的探花於明陽、進士黃亮、鄭紀玄、陳公述,其中於明陽、鄭紀玄、陳公述皆曾是四子中的人物;澤昌書院山長馮浩南、德州刺史馮紹鈞、禮部郎中鄧懷肅、御史中丞魏超懷是近些年來的四賢。”

江安義暗中驚歎,難怪澤昌書院有這麼多人前來求學,光看四子和四賢中的人物就很了不起,每三年京城赴考的進士近萬人,而澤昌書院的學子能高中探花,得中進士的人數估計不下十人,這個比例實在驚人。四賢中自己認識兩位,山長馮浩南曾邀自己來澤昌書院就讀,馮刺史對自己青眼有加,圈定自己為案首,看來自己和澤昌書院的緣份不淺。

李世成講的口渴,顧不上斯文,直接提著桌上的茶壺灌了一氣,接著道:“要成為四老可不容易,除了德高望重、士林中享有聲譽外,還需任過三品官職的大員,高光遠高老曾是禮部尚書,八年前病逝;崔遠志崔老以御史大夫的身份致仕,現在家榮養;前山長範炎中範老是國子監祭酒,名望為士林所重,兩年前因病求退,天子挽留無效後賜金榮歸;魏明遠魏老官任大理寺卿,是我書院現在領軍的人物,此老清正廉明、執法嚴峻、不畏權貴,被天子譽為‘剛毅不阿’的人物。”

“如今四老有空缺,按資歷辰州刺史方林賓方大人很有希望補上,只是方大人在士林中聲望稍有欠缺,為能順利晉身四老,這幾年方大人召集了不少文人逸士雅聚集會,想來不久便能得償所願。”

李世成滿足地呼了口氣,笑道:“書院底蘊深不可測,跟你一時也說不清楚,將來你就知道了。”

朝庭三品以上的官員不過數十人,出身澤昌書院的就佔據了不下四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員,澤昌書院的底蘊著實深厚,被稱為“澤黨”不是無由,自己聽餘師的話語中流露出當今天子對朋黨很不滿,此次自己求學書院門下,也不知是福是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夜已深,李世成早已酣然入夢,江安義仍然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安穩,苦讀、得中的場景在夢中紛擾出現,時不時還夾雜著與人辯難的場景,江安義覺得胸口像壓著塊石頭,沉甸甸地喘不過氣來。

第二天,整齊的讀書聲將江安義驚醒,睜眼對面床上的李世成已經不在了,江安義急忙起身,暗惱第一天怎麼就睡了懶覺。匆匆洗漱完畢,套上藍布衫,順著聲音的方向來到廣業堂。寬廣的院落中已經整齊地站滿了藍衫學子,一名身著天青色長衫的先生站在高處,帶領下大家高聲誦讀著夫子言。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江安義站在人群中,逐漸放聲加入到誦讀中,聲音匯聚響遏行雲,或清亮或渾厚的聲音水乳 交融在一起,江安義無比清晰地感受到廣業堂上空瀰漫的蓬勃之氣,這一片藍色的海洋蘊藏著無限的生機。

今天是初一,書院沒有授課,江安義和李世成決定到藏書樓看看。汗牛充棟,踏入藏書樓只有唯一念頭,一排排寬大的松木架上整齊地疊放著各類書本:諸子言論、經文釋義、詩詞歌賦、兵家術數、舊事雜論應有盡有,江安義的眼光迷失在書的海洋中。

情不自禁地伸出手,用指尖輕輕地觸碰著行行書脊,江安義的心沉浸在平和地歡快中,曾經些許的忐忑被指尖傳來的充實排解得無影無蹤。

“安義,別發呆了,快去申領借書牌。”李世成拉著江安義興沖沖地來到左側,兩張長桌前排著長長的隊伍,或來借書或來還書,也有像江安義這樣來辦 證的。

一柱香的功夫,輪到江安義了。接待的是兩名學長,藍布長衫漿洗得乾淨,襯得白淨的臉龐十分精神。左邊長臉的學長溫和地笑道:“辦借書牌先將姓名和就讀的書堂報來。”

“江安義,江海的江,安寧的安,仁義的義,小弟分在崇志堂。”

聽到江安義分在崇志堂,長臉學長笑道:“看來學弟才學過人,初來書院就能分在崇志堂。”

右邊圓臉的學長抬頭看了江安義一眼,低著頭在書冊上查詢名單,很快,道:“江安義,德州新齊人。”

見江安義點頭,長臉的學長拿過一塊青竹牌遞給江安義,“崇志、八十七號,收好了,憑此牌一次可以借閱二本書。”

旁邊的李世成插嘴道:“為什麼我的書牌只能借一本?”

“書院規定借書牌按所在的書堂分類,廣業一本,崇志二本,修道三本,正性四本,如有意見不妨去找學錄反映。”長臉學長笑眯眯地道。

拿著新借的兩本書走出藏書樓,江安義回望身後高聳的建築,歷經二百多年的風雨,藏書樓依然巍然屹立,斑駁的漆色訴說著歲月的蒼桑,卻讓靈氣內斂,更顯風骨凝重。相比“澤黨”聲名遠揚,江安義心想,這樓中數萬冊書籍才是書院真正的底蘊所在。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