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一百七十八章銅匭之爭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事情往往存在兩個面,有人歡喜有人愁,御史中丞魏懷超這段時間就過得很快樂,散官已經升至從四品上的太中大夫,離御史大夫的位置已經不遠了。

魏懷超感覺這段時間倍受重視,那些原本不拿正眼看自己的皇親貴戚見了自己都客客氣氣的,權力這東西,真讓人感覺過癮。魏懷超心裡跟明鏡似的,為什麼大家對自己又敬又怕,就是因為最近政事堂一系列的升貶背後有自己的影子,而這些都來自於銅匭中收集的資訊。

今晚北漠二王子宴請鄭朝的官員,大漠風味的烤肉吃得魏懷超滿嘴流油,那些奔放的舞娘不知是哪家青樓請來的,著實惹火。雖然魏懷超竭力做出一副正人君子的做派,追逐的眼神卻出賣了他。

酒色是最考驗人的東西,渠逆道坐在角落裡,暗暗地打量著大鄭朝堂上的要員,這些人級別雖然只是四五品,卻是大鄭未來幾年朝堂上的中尖力量。欲圖大事,必先籌謀,哪些人值得拉攏結交,哪些人值得注意,在接下來的日子便要開始佈局。

帶著五分醉意被送上馬車,馬車內魏懷超開啟沉甸甸的禮物,被黃燦燦的一片耀花了眼,居然是黃金,至少五十兩黃金。這些北漠人真有錢,魏懷超貪婪地在一塊黃金上留下牙印,然後嚴嚴實實地重新包裹好,放在身旁。

身為御史中丞,魏懷超一向以廉潔示人,送來的錢財被他嚴詞拒絕,每一次拒絕財物之後魏懷超都要將自己鎖在書房。魏懷超家中並不富裕,靠著五品官的俸祿在京師要支撐一家七口人的生活艱難,因而除了外面的官袍光鮮外,裡面的衣服都是夫人縫補過的。

清廉剛直的名聲已經種下,現在該是收穫的時候了。馬車從高門大第的燈籠前閃過,從車簾透過的燈光在魏懷超的臉上一閃而過,在暗處,這張臉扭曲著,滿是貪婪的慾望。

韋義深與六部九卿商議撤除銅匭一事進行的並不順利,首先是御史大夫嚴華樓堅決反對,這段時間御史臺很得天子的誇讚,這功勞要歸功於銅匭,嚴華樓當然不願撤除銅匭。刑部尚書吳化仁與大理寺卿黃勝,這並稱“三法司”的衙門都從銅匭中受益,對於撤除銅匭一事並不熱衷。

應該說目前銅匭設在各州司馬衙門前,只收集清仗田畝的訴狀,對戶部清仗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餘知節雖然擔心銅匭將來會給大家帶來不利,在國庫空虛,先顧眼前,恐怕還得留著銅匭。

韋義深感到有些氣餒,朝堂大局已難以把控,身為丞相無法統率百官,濃濃的危機感撲面而來。韋義深決定行險一試,向天子、眾官發出聲音。

正月十二日常朝,紫辰殿。政事堂秘書右監齊國威奏本,請撤銅匭。一場爭論不可避免地爆發了,以丞相為首,六成的官員要求撤除銅匭,另一邊以御史臺為主,結合戶部、刑部、大理寺要求暫緩撤除。

石方真當然不願意撤除銅匭,好處已經顯而易見,他對朝堂的掌控也加強了。而銅匭是雙刃劍,前魏利用銅匭產生酷吏,弄得官員寢食不安,朝堂氛圍十分緊張不安,君王與官員離心離德,這種危害顯然不是君王所能承受的。

爭論沒有結果,石方真最後拍板,集思廣議,著天下官員、士子對是否實施銅匭暢所欲言,任何人不得阻止上書。政事堂秘書監負責整收集奏書,在二月十五日大朝上最終決定銅匭的命運。

一石擊起千層浪,奏章如同雪片般向秘書監飛來,大有將秘書監淹沒之勢,秘書監是政事堂下設機構,典尚書奏事,兼掌圖書秘記。秘書左監孔省、秘書右監齊國威都是從三品的大員,這兩人對銅匭的態度就不一致,齊國威要求撤除銅匭,而孔省則認為可以試行,看看成效再說。於是奏章分成兩塊,齊國威負責贊成撤除的這塊,孔省則收集繼續保有的奏章。

韋義深對此事十分關注,每日都要專門過問奏章的情況。進入二月,已經收到京中各衙門、各州府送來的奏章三千多本,大概的統計結果是半數人堅決反對設立銅匭,而剩下的一半人中又分成幾種:

約十分之一是贊成保持原狀,保持清仗田畝的壓力,待清仗結束後再行撤除;約五分之一則認為要全面恢復銅匭制,如同大魏時一樣將銅匭設定為四面:東曰“延恩”,有獻賦獻頌、求官求職者,可投之;南曰“招諫”,有諫言朝政得失者,可投之;西曰“伸冤”,有含冤受屈者,可投之;北曰“通玄”,有諫言天象災變、軍機秘計者,可投之;剩下的五分之一說法各異,但只是對銅匭管轄的內容有所不同。

韋義深頹然地將手中彙總資料放回桌案,齊國威看出韋相的失落,勸慰道:“韋相,多數人還是贊同撤除銅匭的,那些贊成設立的人多數是想透過銅匭謀一條倖進之路,其心可誅。韋相把情況向萬歲道明,相信萬歲不會受到蒙敝。”

齊國威是韋義深在祥符十一年任主考時取中的狀元,後來韋義深對齊國威又諸多關照,所以齊國威可以說是韋義深的門生,與餘知節同江安義無異,兩人說話之間沒有顧忌。

韋義深搖搖頭,苦笑道:“國威,你對天子還是瞭解不深,恢復銅匭本就是天子所提出來的,只要有二成人贊同保留銅匭,這銅匭就撤消不了。沒想到,這天下居然有四成以上的人會贊同設立銅匭,甚至還想著恢復到魏順帝時的狀況,老夫真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日子過得太舒服了,願意在頭上懸把刀?等到真如魏順帝時期,恐怕這些人哭都來不及。老夫老了,銅匭制的後果怕難以見到了,兒孫自有兒孫福,隨他去吧。”

看到韋相失落的樣子,齊國威憤然道:“我要聯合有識之士上書,有魏順帝的前車之鑑在,這些人還不足以警醒嗎?”

“怕這些人只看到眼前誘人的蜜糖,只想著升官發財的捷徑,卻忘了腳下可能是萬丈深淵”,韋義深嘆道:“事已至此,阻止已不可能,只能找尋一條合理的辦法,將銅匭制的危害化為最小,變害為利。”

“這麼多奏章天子不可能都過目,國威你精心挑選幾份言辭練達、說理透徹的好奏摺,屆時遞給天子過目,但願能打動天子。”說著,韋義深起身來到對面的秘書左監,找到孔省,笑道:“孔左監,這段時間辛苦了。你這邊收集的奏章可有言之有物的,拿給老夫看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有”,孔省從櫃子裡取出幾本,笑著遞給韋義深,道:“韋相,這些奏章都寫得不錯,尤以江安義的最為突出,不愧是狀元郎,文彩斐然,言詞鑿鑿,擲地有聲啊。佩服,老夫讀過後佩服得緊。”

為報答君王賞識,江安義這份奏章花費了他整整半個月的時間,韋義深翻開奏章,禁不住眼前一亮:

“臣聞人主兼聽則明,偏信則闇,銅匭之設,廣置耳目,群情上達……今設銅匭,示天下求士如渴,賢者所舉,即信而任之,取其所長,常恐不及……或有恐銅匭為害者,然禍福無門,惟人之召,人無釁焉,妖不妄作……選拔賢良,執掌匭事,使之充任理匭使……千載休期,時難再得,臣願明主行之。”

韋義深拍案讚道:“此篇《諫行銅匭疏》理足詞勝,雄辯滔滔,指出銅匭制之利弊,老夫亦被說服。孔左監,你可就江安義此奏章暫擬銅匭制章,待天子決斷。”

二月十五日大朝,銅匭制正式通知天下實行。於各州府門前設兩個銅匭,銅匭塗成黑白兩色,白為“納諫”,凡諫言得失,獻計獻策投白箱;黑為“伸冤”,凡陳述冤情,舉報告密投之。

州府門前的銅匭每日一清,由龍衛收納歸檔,視情節輕重轉交府縣衙門處理;十日一匯,將收取的諫言密報透過驛路上報理匭監,州府衙門直接過問。

政事堂下新設立理匭監,設左右監,皆正四品下官階,右監段次宗理白匭,左監魏中超理黑匭,理匭使由政事堂、御史臺、刑部、大理寺抽調人員組成,所得結果直接呈報天子。凡諫言、獻計被納者,籌情封賞;蒙冤屬實都昭雪,告密查實封賞,如為誣告反坐等等。

隨著銅匭制頒佈天下,江安義的那篇《諫行銅匭疏》也悄然流傳開去,這篇被時人譽為“身正而心勁,不負君主,不為朋黨,不圖位賣忠”的諫疏自然逃不過渠逆道的眼睛。

利漫很感興趣地在一旁道:“此人在秋狩時一箭雙鴨贏了伏鷹尊者,沒想到還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文武雙才,如果能為孤王所用,本王願意以三州之地換之。”

渠逆道嘆道這:“大鄭英才輩出,著實讓老夫生出遲暮之嘆。此子將來是王爺的勁敵,能及早除去最好。再過段時日王爺就要返回大漠了,不妨向陳大人建議讓此人作為送親的人員,只要進了我大漠,他便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脫我們的手心。”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