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九百九十六章利益所在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溫文爾雅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朝臣們打著為國著想的旗號爭論不休,兩刻鐘的時間過去了,眾臣還在引經據典,拐彎抹角地表明酒茶專營不可實施。

段次宗有些不奈,天下有多少大事急待處理,看著寶座上的天子不開口,段次宗明白,酒茶專營最大的障礙其實在天子,天下名酒一出石家一出王家,專營之後天子及太后家族必然受損,天子的耳根怕是難以清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些話別人不說他要說,段次宗拱手道:“朝庭急需用錢,既然酒茶專營能增加八百萬兩稅賦,臣以為可行,請萬歲決斷。”

石重偉知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道理,銅匭獻上來的理財之策哪條都要觸及到有些人的利益,身為天子應該率先垂範,至於石家和王家利益受損,事後想辦法彌補就是。石重偉開口道:“段相所言極是,酒茶專營可為國增財,勢在必行,政事堂議出具體的章程呈朕,用印後頒行天下。”

天子發了話,眾人知道已成定局,只得拱手“遵旨”。孔省見不少人臉上現出悻悻之色,決定先挑好決定的事議起,笑道:“萬歲,潘郎中所奏的官田租民之策極佳,不但能為國生財還能安撫百姓,潘和義是萬歲親手簡拔,萬歲識人之明老臣不如也。”

拍天子的馬屁自然不能落後,一時間大殿內頌聖之聲大作,石重偉得意地哈哈大笑,道:“潘和義才學過人,不負朕望。前次前去化州清理官田,成績斐然,此次建議官田租種,卓識遠見,這等賢才需破格使用。傳旨,升任潘和義為戶部侍郎。”

潘和義現任清田郎中是從五品上,戶部侍郎是正四品下,一下子升了五階,踏入四品便是朝庭高官,除了相國六部九卿也不過是正三品,潘和義才過而立之年,此人深得天子賞識,可謂前途無量。

戶部設兩個侍郎,左侍郎餘光輝,右侍郎何子英,何子英是東宮之人,自然不會落下他。石重偉道:“左侍郎餘光輝年歲老大,命其致仕,禮部送歸。何子英接任左侍郎,潘和義為右侍郎專司官田租種之事,其清田司所任的清理天下官田的差使一併兼任。”

朝班之中餘光輝滿面苦澀,這真是禍從天上來,自己還有兩年才到花甲,這朝班之中有不少人比自己年紀大,怎麼就年歲老大了,天子要空位置給潘和義,完全可以讓自己到別的官位上去嗎,自己完全可以為江山社稷再操勞十年。

被眾臣誇讚了一番,石重偉的精神大振,笑道:“接下來議一議加徵商稅,父皇在世之時,曾不止一次地跟朕說過要調整商稅,朝庭也對某些商品的稅賦做了調整,可是都僅是涉及皮毛。化州稅賦眾卿都見到了,從以前不足百萬到現在超過四百萬兩,江安義靠得什麼,就是邊市收取商稅。朕聽聞商人販運取利數倍於貨物,黔州運至京城的甘蔗百文一根,而在當地不過一文,嘖嘖,百倍之利,官府收了多少稅?就算收了三十文稅,扣去路上所費二十文,商人還是得了五十倍的利。”

石重偉在寶座上侃

侃而談,下面的臣子一個勁翻白眼,哪有天子這樣計利的,這些人大多家中有商隊,知道販運貨物利潤雖大但是一路辛勞,兼之路程遠貨物價格變化、路上劫匪多,十成商品能獲得的不過七成,扣去稅賦、過關錢、路上吃住能倍利就算不錯了,當然能站在紫辰殿中的人多有辦法獲得緊俏物資,偷漏稅賦,或者乾脆充裝保護網,獲取幹利。

“……登記商人資產,收取財產、車船等稅,於商無大損,於國有大利,朕以為可行。”石重偉掃視著群臣,不容置疑地道。

大臣們紛紛附和,並沒有人反對,有些出乎石重偉的意料,他知道光靠俸祿這些大臣根本沒有辦法在京中置華宅養美婢,花天酒地,不說世家有專人經商,朝堂之上的諸人誰沒有百頃良田、幾家商鋪,要說真正清貧的只有段次宗、何子英等數人。

其實大臣們心中有數,天子加徵商稅,針對的是商賈,怎麼也徵不到他們的頭上來,自家的商鋪都掛在家人、奴僕的名下,資產轉入主家,官府能登記到的財產少得可憐,對他們來說那點稅賦不過九牛一毛,樂得大方。難道那些登記財產的小吏還敢順藤摸瓜找到他們的頭上,況且真要不講情面,天塌下來也有高個子頂著,天家、王爺、世家、王公貴戚們多得是,哪輪到他們出頭。

孔省暗歎,這項加徵商稅之策只是針對那些無錢無勢的商賈,這些人偏生靠得是勤儉發家,他們在變富的同時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稅賦,商稅撐起了國庫的半邊天。徵收財產稅、車船稅是竭澤而漁,短時間內可以聚攏大量的財富,可是對整個國家的損害是無法估量的。

“萬歲,此策需慎重”,不等孔省反對,段次宗先行奏道:“士農工商皆為國本,先帝大力鼓勵經商,國庫漸豐。天下商賈數以百萬計,真正有錢的怕是少數,多數商賈不過是小商小販,常年拋家棄子奔走道路,一年辛苦所得不過養家餬口略有盈餘,此其辛勞所得,商賈往來販運已經交納了各種稅賦,實不宜再加徵稅賦。”

孔省介面道:“段相說的是實情,多數商賈家產不足百兩,僅能衣食無憂,若是徵收財產車船稅後,臣恐這些商販被逼得棄了營生,反為不美。臣以為可命官府對商賈財產登記造冊,可對家產過千兩的商賈加徵稅賦,不知萬歲以為如何?”

“不光是商賈,家有十頃以上的地主亦可加徵田稅,土地兼併嚴重,天下失地百姓日多,臣聞討天軍逆賊以不納糧為由,吸納百姓前去種田,從者多達數十萬,萬歲不可不查。”御史大夫韋祐成奏道。

石重偉眉頭一皺,這些積弊歷朝歷代皆有,而且立朝越久積弊越重,唯有改朝換代方能暫時緩解。究其原因無非是官奪民利致使百姓失地,加上天災人禍戰亂不止,王朝便要走向滅亡,似乎眼下有這樣的跡象。

石重偉驚出一身冷汗,他從未想過自己是亡國之君,他還想著完成父皇未盡之業,平定北漠征服西域,成為魏武帝那樣的千古明君。可是

自己即位後,天下動盪不安,莫不是自己真的做錯了?難道姐夫暗中的諫告是真的,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那些州刺史在奏疏中說百姓安居樂業,龍衛暗衛和觀風使說天下百姓雖有小困卻還算安平,日子比起父皇在位時要好一些,讓朕究意該聽誰的?

石重偉心亂如麻,連臣子們停止了爭論都沒有發覺,張謹在側旁輕聲提醒道:“萬歲,諸位大人在等陛下決斷。”

“喔”,石重偉恢復了清醒,他剛才出神也沒聽清眾人說些什麼,只好按照心中所想道:“加徵商稅和對地主加徵田稅之事暫緩,等各州造冊登記報戶部報備再做決定。”

石重偉已生倦意,徑直問道:“戶部令史顏開懷奏稱捐納入庫,諸卿以為如何?”

“臣以為不可”,已經升任吏部尚書的程明道率先道:“歷朝雖有捐納賜官的故事,但從長遠來看,捐納為官弊多於利,國家以科舉取士,對天下讀書人都很公平,如果允許捐納賜官,臣怕朝堂之上所立之人都是有錢之人。這些捐納得官之人,學識淺薄,讓他們來治理國家怕是吏治敗壞,效率低下。”

“臣附議”、“臣亦附議”,朝堂之上難得一片附議之聲。孔省心中明白,這些大臣們看似一片公心,其實亦有自己的算盤。開科取士看似公平,但寒門子弟迫於生計哪能安心就讀,每科取中的進士中多是官宦人家,這些人家從小就注重兒孫的培育,家中有書有師,比其他人先行一步。官場的位置有限,捐納賜官反而將他們的份額變小了。

太尉朱質樸道:“萬歲,當年元天教之亂,昭帝准許將門子弟捐納為官,很快籌集了用兵的錢糧,而將門子弟多是家學淵源,上戰場殺敵屢立戰功,如今討天軍做敵,臣以為可參照昭帝故事,準備將門子弟為國效力。”

大鄭立國近二百年,將門子弟不知凡幾,除了長房長子一脈外,還有許多支脈在十六衛中混日子,這些人的素質比起普通將士要好,若是能把他們用到前線殺敵倒是不錯,石重偉當即道:“將門子弟捐納為官,可依照昭帝故事。”

朱質樸退回朝班,他任太尉為將門所詬病,此次為將門子弟謀了一條出路,定然會得到將門感激,自己這個太尉總算不會被人說是吃幹飯的。

石重偉對捐納之事多有考慮,朝庭急需用錢,捐納勢在必行,當即下旨道:“准許童生捐納二百兩為秀才,秀才捐納五百兩入學國子監,舉人捐納二千兩吏部可選官,進士捐納二千兩可優先選官,普通軍民捐納千兩以上者可授虛銜,不得朝庭俸祿,可免除雜役但不免田稅,各地官府當以相應禮節相待……”

接下來抄沒貪官家產沒人反對,誰要是反對豈不是說自己是貪官;廣設關卡和以錢贖罪被否決。很快,旨意頒發天下,酒茶專賣、官田租種、捐贈得官,還有命各地官府登入商賈資產、地主田產等等。

長慶五年夏,一場變革的風暴在鄭國大地上刮過。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