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九百四十八章八面來風(二)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晃州武清縣,張莊。

化名張天生的李鳴鋒有些焦急地吩咐道:“怎麼還沒備好車,再不上路二十八日就趕不到平山鎮了,張福,你再去催催,讓他們快點。”

管家張福應了聲“是”,轉身前往莊子的後院,心中暗暗發笑,老爺是怕挨夫人罵。夫人二十日便來了信讓老爺早點去平山鎮過年,可是老爺一直磨蹭到現在,眼見得快趕不上才了發急。唉,老爺是不太想去夫人孃家,也難怪,誰會料到夫人居然是江狀元的妹子,江家豪富天下皆知,攤上這樣一個有權有勢的舅家,老爺是有點心虛啊。

腳步聲響,李鳴鋒看到三黑走了進來。李鳴鋒看到江家訓練了不少孤兒,教他們學習文武藝,十多年下來已經有造就了數以千計的可用之材。有樣學樣,李鳴鋒在張莊也收養了不少流離失所的難民,這些人被他安排在莊子四周種地,李鳴鋒從江家請了幾位高手過來教習他們練武學藝,雖然比不上江家,但李鳴鋒手下也有數百個可用之人。李鳴鋒從中挑選了三十六人作為親隨,這三十六人被莊上人戲稱為三十六天罡,而三黑便是這些人的隊長。

“大哥,盤嶺上下來人了。”三黑壓低聲音道。李鳴鋒不讓親隨稱他老爺,而是讓他們叫自己大哥,這是深藏在心底的一種情結。盤嶺就是江安義和楊思齊當年從平山鎮打鬥到武清縣所經過的山脈,方圓數百裡,山深林密,人蹤罕至。

三年前晃州常元縣人舒永傑在山中落草為寇,手下有七十多人,為籌糧舒永傑把主意打到了張莊身上,帶著弟兄來搶張莊的酒。恰逢李鳴鋒在家,隨便一招呼便是一百多條漢子,舒永傑傻了眼,踢到鐵板上了。用話套住李鳴鋒,要來個單打獨鬥,結果頭破血流,跪地求饒。李鳴鋒沒有為難舒永傑,反而送了他千石糧食四百斤酒,舒永傑深為感動,拜李鳴鋒為大哥,盤嶺的伏虎寨其實成為李鳴鋒暗中招兵買馬的地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思齊已經暗中派人與李鳴鋒取得聯系,把劉子維臨終的遺書交給了他。劉子維在信中祝福了弟子,遺憾沒有見到他的妻兒,讓他安生活著不要再牽掛元天教。師傅的寬容反倒讓李鳴鋒心生愧疚,雖然沒有明說,暗中卻在積蓄力量,舒永傑便是他的暗手。

“寨子來人說什麼?”李鳴鋒問道,他心中估計是來要錢要糧了。在他的支援授意下,伏虎寨迅速擴張,三年時間已經有二百多人。人多了消耗自然大,伏虎寨偶爾出山劫掠商販,可是隨著官府籌建團練,對山賊打擊日緊,晃州州府組織府軍進山清剿過兩次。

朝庭實力強大,李鳴鋒生恐自己扶持的勢力被消滅,叮囑舒永傑潛伏不出,除了資助糧草外,讓他們在山中墾田打獵維持。養二百多人消耗不少,幸虧妍兒多數時間住在平山鎮,張莊的錢糧都由他排程,所以才沒有出漏洞。

三黑是他的心腹,伏虎寨往來聯絡的事都交給他打理。三黑道:“舒大哥說新近寨子裡又收了三十多人,儲藏的糧食只能維持到明年元月,讓大哥再送些糧食進山。”

李鳴鋒想了想道:“山下的莊子還存了千石糧,讓舒永傑派人去取一半。”張莊做酒,自然少不了糧食,李鳴鋒為了方便資助伏虎寨,派人在盤嶺山下買了五百畝山地,建了處別莊在那,安排了百餘人在別莊釀酒,莊上存了不少糧食。

三黑點頭,笑道:“我來的時候看到管家在催促大夥趕緊裝車,大哥準備去平山鎮過年了。見到書儀和書卉給我帶好,我有大半年

沒見到他們了。山裡送了些野味來,大哥是不是帶點去?”

一刻鍾之後,李鳴鋒騎著馬,帶著身後長長的車隊出發前往平山鎮。一路不時有人跟他打著招呼,李鳴鋒在這一帶口碑不錯,賑濟困苦、修橋補路的善事沒少做,是遠近聞名的張大善人。

陶細毛冒著寒風回到了住處,自家的幾間茅屋四處漏風,屋裡比外面暖和不了多少。西側的房中傳來咳嗽聲,老爹一到冬天就咳嗽,家裡也沒錢請大夫,只能幹挨的。

哪天挨不過了,也就用不著受苦了,陶細毛進屋,摸了摸桌上的陶罐,還溫著,倒了碗水遞給他爹。喝了水,陶大虎的咳聲停住,喘息著問兒子道:“今天可得了活計?”

冬季農閒,陶細毛會趕到二十裡外的武清縣城扛活,碰到有活也能掙個三四十文補貼家用。陶細毛將碗中的殘水潑了,自己倒上一碗灌下去,抹了抹嘴悶聲道:“沒得。”

陶大虎嘆了口氣,兒子一連三天沒找到活了,這個冬天難扛了。今年官府收的稅比去年多了三成,家中的糧食堅持不到開春,孫子正在長個子的時候,少了吃食怎麼長得開。

“我剛才看到張大爺了。”陶細毛悶聲道。

陶大虎知道張大爺去德州過年了,這是個有福之人啊,家裡良田千頃,釀的酒水不愁賣,為人和善,六月份裡正催要糧款,還是張大爺讓他們把糧食賣給了莊上,要是運到縣城要少百十文,城裡那些開糧鋪的人心都被狗吃了,聽說都是當官的家人開的鋪子,收糧時壓價,賣糧時漲價,兩頭賺錢,分明是不給窮人活路啊。

陶細毛接著道:“我在路上同張大爺說了,過完年想到他家酒鋪做活,張大爺答應了。”

陶大虎滿是皺紋的黑臉鬆開,露出一絲笑意,念了聲佛,道:“那敢情好,能支撐到明年開春了,狗子也能吃上幾頓飽飯了。”

陶細毛歇了片刻沒作聲,然後鼓起勇氣道:“剛從村裡過來時,看到徐嬸四處借糧,像是斷了炊。”

不等陶細毛接著往下說,陶大虎急聲道:“她一個婦道人家,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娃,上面還有老人,這哪活得下去。你到咱家倉裡給裝袋糧食送去,哪怕喝粥也要幫她們把這個冬熬過去,等過幾年鐵娃他們大了就好了。”

陶細毛歡快地答應了一聲,小時候徐哥沒少帶自己玩,娶了徐嬸後還常叫自己去喝酒,可惜前幾年修堤時被水卷走了,靠徐嬸種著十畝薄田度日。同在一村住著,村裡人常搭把手,有什麼好吃的也會送去,徐嬸要強,抽空替人縫補衣服補貼家用,一家人勉強維持著。

今年官府要用銀子交稅,一兩銀折一千三百錢,窮苦人家哪來的銀子,換了銀子又要收什麼火耗,裡裡外外一折騰,家家留下點吃食外還要賠上老本,徐嬸家沒有當家男人,哪支撐得下去,只能賣田活命了。

到縣城扛活,陶細毛聽到不少莊家人賣田賣地的事,還是那幫子黑心人趁機壓價,上好的田地分明要六至八兩一畝,現在只能賣三兩半了,聽說苗縣令的弟弟今年冬天收了二百多頃地,要不了幾年,這武清縣的地都要姓苗了。

拿了個大口袋,陶細毛裝了滿滿一口袋糧食,跟爹打了個招呼,往徐嬸家走去,寡婦門前是非多,趕在天黑前把糧送去,省得有人嚼舌根。

一百多斤糧食扛在肩上倒不重,陶細毛的心底卻沉沉得堵得慌,前幾年日子眼見得好了些,這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坐了龍庭

,日子怎麼變難了。前幾天根子、狗剩他們聚在一起發牢騷,根子說日子活不下去了,索性去投了山裡的好漢,殺進城去搶了那幫黑了心的狗東西。

…………

平州銀嶺山,被官兵搗毀的山寨重新建立起來,聚義廳前樹著旗杆,三丈高處杏黃旗幟在寒風中烈烈飄舞,“銀嶺寨”三個黑字在風中時隱時現。饒強鋒面容肅穆地站在高臺之上,看著廣場上數百兒郎在操練,雖然是臘月寒冬,兒郎們光著膀子,身上冒著騰騰熱氣,個個龍虎精神。

饒強鋒看得意動,從高臺上一躍而下,喝道:“衝我來。”話音一落,立時有十多條漢子撲上來,饒強鋒身形晃動,抬手踢腿,身手矯健有如青壯,片刻功夫身旁地上便倒滿了人。

攻打林華縣失利後,饒強鋒逃走了,官府遍張文榜、畫影圖形緝拿他,龍衛也派了不少好手前來追拿。饒強鋒身手不錯,數次遇險數次逃脫,追追逃逃又回到了平州。回到熟悉地,饒強鋒乾脆再上銀嶺山樹起旗幟,數年時間聚攏二千人馬,重現當年風光。

接連失利後,饒強鋒深感不能過於囂張,引得朝庭注目便是死路一條。經過深思之後,饒強鋒派人交結官府中小吏、衙役作為耳目,對官府的一舉一動瞭如指掌;利用銀嶺山綿延平州、登州、方州、婁州數州之地的特點,神出鬼沒四處劫掠,儘量不傷人性命;絕不劫掠周邊百姓,山中獵戶、樵夫只要不深入山寨任其往來,時常下山與百姓交換糧食,買賣公平,遇到百姓有難還出手相幫,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名號,周圍百姓對山寨充滿好感,遇到官府打探訊息甚至還替他們通風報信。

回到聚義廳,到山下打聽訊息的探子回來稟報,今年老百姓日子過得艱難,官府盤剝得厲害,民間開始在流傳“長慶難寧、家家乾淨”的謠言。

饒強鋒對著側旁文士打扮的軍師董浩雲笑道:“董先生寫得這八個字,勝過八萬雄兵。”

董浩雲是婁州鎮遠縣的童生,久試不第又喜誇誇其談,為鄉人恥笑,年近三旬尚未娶親。兩年前饒強鋒帶兵前往鎮遠一帶取糧,董浩雲聞訊前來入夥,饒強鋒與其相談之後,發現這位誇誇其談的董先生確實胸有才學。

饒強鋒當即拜董浩雲為山寨軍師,以先生呼之。董浩雲給饒強鋒定下“平買平賣、廣積糧草、以待時機”之策,山寨逐漸興盛,而且耳目靈通,官府、民間皆有內應。

石重偉即位之後,大興土木,鄰近的官府驅使百姓到銀嶺山中取木,被饒強鋒率人伏擊,饒強鋒並不強徵百姓入寨,而是讓他們歸家,這樣一來銀嶺寨藉著百姓口碑名聲大振。方州、平州、婁州聚了一萬府兵前來清剿,結果剛進山便中了埋伏,白白送給銀嶺寨萬石糧食。

按照董浩雲的指點,饒強鋒沒有殺俘,將虜獲的平州司馬放回,還低聲下氣地表示願意歸順官府,讓官府有了臺階下,於是這幾州的官府對銀嶺寨的存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官府徵收夏稅,百姓苦不堪言,饒強鋒認為是壯大山寨的機會,董浩雲卻認為山寨不宜過大,養兵於民,等天下動亂那些窮苦百姓皆是山寨之兵。饒強鋒派人暗中散佈,“長慶難寧,家家乾淨”的謠言,收攏失地的百姓在銀嶺山附近開墾田地、屯種山田,數月之間前來依附的百姓多達千人。

坐在聚義廳的大堂,敞開的大門正對著那面旗幟,饒強鋒的心中也像旗幟一般烈烈飛舞,這天要變了。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