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堡宗別鬧->章節

第六百八十四章 吏治下沉,清明之始!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朱見濟一見四人猶豫,臉色一沉,“嗯?”

濃重的鼻音!

四人嚇了一跳,偷瞄了一眼臉色陰沉的廣安帝陛下,四人只覺東暖閣裡寒意陣陣,帝威凜然若雷霆重壓。

心裡迅速權衡再三,四人還是接旨了。

刑部和都察院是否會因此退出九卿之列,暫且不管,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經過這麼一改革,刑部管轄的人員數量,至少超過五萬!

相當於錦衣衛了。

如此數量的刑部,就算退出九卿之列,那也是朝堂中樞部門,所以董方思緒轉過彎後,立即接旨,並言說會全力落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下屬人員則有可能直接破萬。

大理寺的人員本來不多,下屬人員如此暴增,地位井噴式飆升。

都察院全國加起來本來也只有幾百人,而且這個改變對都察院的職權並無影響,現在下屬人員再如此增加,權柄反而更重。

李實和王崇、嚴珞之所以沒有立即接旨,是給董方面子。

免得他們接旨了,董方卻不接旨。

獨立獨行抗旨的話,勢單力薄,不好為他說情。

刑部尚書董方一接旨,這三人也立即接旨,深恐廣安帝陛下反悔了。

朱見濟點頭,“各位務必全力以赴,未來幾年,我大明本土基本不會承受戰事的影響,加上醫衛水平的提升,人口肯定要瘋狂暴增,而你們管理的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加上錦衣衛,就是全國地方基本安全的保證,不要國家經濟和軍事實力上去了,結果民間卻一堆破事,朕也不奢望路不拾遺,但朕希望國泰之畔是民安!”

又道:“告退罷,讓吏部尚書白圭進來。”

片刻後白圭入內行禮。

老丈人白圭,對朱見濟的支援那是不遺餘力,和杭氏外戚一樣,朱見濟的所有主張,吏部那邊從沒有一頂點的反對意見。

人嘛,感情都是雙向的。

所以翁婿之間關係很是和洽。

朱見濟很是客氣的起身移步到暖榻旁邊,嗯,已經換成了涼蓆,喝著冰鎮西瓜汁,也給白圭賜座賜了飲品,這才慢慢的道:“白尚書,接下來吏部可能會有點忙了。”

白圭笑了笑,“也沒閒過。”

中南半島新增交趾、占城、永珍三大承宣布政使司,稍後還會有金邊、大城兩大承宣布政使司,五個承宣布政使司加上下屬州府機構,如此龐大的官員人群,除了大部分重要位置的主官是九卿們商討、舉薦,其餘配備,都是吏部在操辦,足足一兩萬人的官員體系的安排,吏部就那麼幾百人——這幾百人還是這一兩年突然暴增的,之前吏部人數並不多,所以白圭其實一點也不比杭敏輕鬆。

吏部內部各司官員,自從大明全面南擴後,基本上就在連軸轉了。

尤其最近,熬通宵那是家常便飯。

朱見濟道:“所幸中南半島的地方官府體制已經正常建立了起來,各地縣州府衙的編制基本上有了雛形,接下來就是慢慢縫補而已,在地方錦衣衛和衛所的輔左下,徹底完成了對三大承宣布政使司的絕對掌控,只是要如何長久的維持這個統治是個問題,而解決方法之一,就是要保持中南半島三大承宣布政使司的吏治清明,所以都察院地方監督作用很重要,但同時,吏部對官員的考核、任用也很重要,選人唯賢嘛,咱們大明官員去治理中南半島,總得讓中南半島的百姓臣服,白尚書你說是不是?”

白圭道:“話是如此說,但問題其實沒這麼好解決,中南半島三大承宣布政使司的官員加起來,足足三萬人左右,以後金邊、大城再增設布政使司的話,官員人數有可能超過四萬,如此龐大的數量,幾乎是我大明半個本土疆域的官員人數,而且距離京畿太遠,有些事……微臣就直說了罷,天高皇帝遠,不好監督、考核啊!”

朱見濟點頭,“方才朕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已經商討過了,且已經議定,稍後些時日三部會拿出具體可行的方針到小朝會上商討,大概的計劃,是三部要下行到縣級轄境,在縣州府都要設立部門,負責專門的職權,所以朕也有個想法,吏部也要下行到縣級轄境。”

白圭訝然,“咱們有那麼多人?”

人才壓力已經很大了!

中南半島的缺口都還沒補上,漠北那邊馬上又要成立幾個承宣布政使司,雖然漠北地廣人稀,但幾個承宣布政使司建立下來,少說也得要個幾百人吧。

朱見濟笑道:“確實不夠,目前的想法是全國境內所有吏員轉官,根基品階相應提高到對等的官員位置去,去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已經下沉後的吏部地方部門任職。”

縣州府三級官衙中,還有大量的吏員。

當然,不能濫竽充數。

如果實在沒有能力的,那位置寧可空缺,等待教育司那邊的人才培養出來,再任職過去,如此這麼一說,白圭便覺得可行。

問道:“那吏部如何下沉?”

朱見濟道:“按照目前的官制,吏部最低需要下沉到州,在州府設立吏部部門,對轄境內的官員進行考核、司功、舉薦。但接下來數年內,朕會落實一個政策,為了提高全國的治理水平,朝廷的官制要超過縣衙,下沉到鎮,也就是說,以後全國所有的鎮也需要設立一個衙門,可以小但不能沒有,因此,吏部需要下沉到縣,對鎮一級的官員也進行考核、舉薦、任命。”

白圭心中一驚,弱弱的問道:“每一級吏部部門,需要多少人?”

朱見濟想了想,“每一級的話,三五個人就行了。”

主要就是考核官員政績、品行什麼的,跑跑路,找人問問話,調查一下而已,事情又不多,不需要太多的人員配置。

白圭松了口氣,還行。

全國加起來,甚至加上中南半島和漠北,吏部增加地方部門的官員人數增量,也就一萬左右,在承受範圍之內。

想了想,“這確實是個好事。”

吏部下沉,對官員的考核更加落實到位,那麼任用、舉薦的官員就不會濫竽充數,也能有效的排除蛀蟲的高升。

這……

將是吏治清明之始!

白圭忽然覺得有點驚心,陛下的這一系列措施,“野心”有點大啊!

本书作者其他书: 明末:我行我上了啊! 大明王冠 從人類消失開始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相關推薦:海賊:退休前賺一萬億不過分吧!詭異復甦:我能看到人生劇本讓我進球帶你飛修仙從祖先顯靈開始詭異遊戲空間真愛狙擊火影狙擊重炮狙擊狙擊愛情線末世:鐵血狙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