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堡宗別鬧->章節

第六百二十七章 工業未動,思想先行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格物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

格物致知。

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強調通過觀察事物本質,探究道理,從而達到增長知識,提高個人修養的目的。

格物為儒家認識論方法論的重要問題,是三綱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它的源頭可以追朔到《論語》和《中庸》等儒家經典。

是儒家專門研究“物之理”的學科。

然而,格物致知最為有名的出處,應該是《大學》中的一段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段話指出,學習的目的是要達到至善的境界,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先知道自己的侷限,明確自己的目標,才能安心思考,不斷進步。這種“格物致知”,被視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這是純思想方面的。

但朱見濟想要弘揚的格物致知,是“物之理”學科的思想。

簡而言之,就是追究事物本質、規律的科學思想。

今日來參加小朝會的,除了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都是大明朝堂文官集團的精銳,每一個都讀書等身,甚至連那些都督們也讀過不少書。

但朱見濟這麼敞開了說,要說推廣什麼思想,還是讓大家有點……

嗯,猝不及防。

太直白了。

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主流流行什麼思想,其實是看這個國家的統治階層的想法,和國家的上層建築的利益休慼相關。

這種事一般都是心照不宣。

比如要推廣儒家思想,那就重用儒家讀書人,要推廣法家、理家之類的,就重用鑽研這些思想的佼佼者。

再推行相關政策。

潛移默化下來,就形成了統治階層想要的思想大行其道的局面。

當然,這當中少不了爭鬥。

而且是殺人不見烽煙的爭鬥,會死很多人。

畢竟為了利益,為了理念和夢想,哪怕是面對皇權也會有人前赴後繼,不是說誰對誰錯,只不過是立場和理念的差別而已。

咱們的廣安帝陛下可好,直接給你來個開門見山。

明確的說,要弘揚格物致知的思想。

你讓大家怎麼接?

群臣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麼。

朱祁玉在軟榻上也在暗暗搖頭,咱家這兔崽子……你說他笨而不夠圓滑吧,在處理外戚的事情時,那是滴水不漏。

把外戚們拿捏得死死的。

文官和武將之間的平衡也拿捏的恰到好處,讓兩大集團能互相牽制又互相合作,可以說帝王之術已經出師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有時候說話處事,又像個官場白痴。

讓人無言以對。

難怪朝野的臣子會有一個說法,說陛下雖然可能是生而知之者,但其性格、作風頗多矛盾之處,是一個讓人難以揣摩的深淵。

本來是好事。

天子嘛,就要讓人揣摩不透。

可兒子有時候的性格著實是太矛盾了,很多事情他都在想當然的做,絲毫沒有去考慮其中是否還有其他內涵。

好在格物致知也是儒家理念。

仁宣之治後,大明一直是儒家思想佔據主流,哪怕是幾十年後聖人王陽明的心學,也還是儒家思想,所以在場的群臣很快醒悟過來,禮部尚書陸瑜道:“陛下,那是否要把格物致知的學說,專門編排一本書出來作為官學教材?”

朱見濟點頭,“可以,此事交給教育司的陳獻章,讓他著手落實。”

看了一眼。

教育司和醫衛司的司長今天都沒來。

也不急著下旨,先把大的政策落實了。

咳嗽一聲,“今年不出意外的話,漠北和中南半島的金邊、大城都將納入我大明疆域,關於這三個地方,朕認為金邊、大城可各設立一個承宣布政使司和一個都司,但是漠北幅員遼闊,僅僅只設立一個承宣布政使司和都司,可能有點不夠,諸位卿家認為如何?”

漠北,就是在蒙古高原一代,包括後世的外蒙古,唐努烏梁海,貝加爾湖以南。

如此遼闊的疆域,人口雖然不多,但轄境太大。

至少要設立兩個以上的承宣布政使司。

群臣:“……”

陛下你是不是想多了?

才剛過完春節,雖然蒙古諸部去年冬天被咱們黏著沒法西遷,而今年大明和蒙古之間也註定有一場生死之戰,可現在都還沒開始調兵遣將,陛下就你開始操心設立誠宣布政使司和都司的事情了,是不是有點太過於心急了?

金邊和大城也一樣,還沒打下來吶!

何健出列,“陛下,此事是否可以過些日子再考慮,當下的重點,還是應該迅速增補力量,爭取在今年之內結束南北的兩線戰事。”

朱見濟搖頭,“局勢已經明了,北方戰事,最遲夏末結束,南方的戰事,最遲入秋結束,那麼既然是已經知道結果的事情,我們就必須提前做好準備,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而且朕以為,戰事一結束,從京畿直通漠、從廣西直通交趾和佔城、從雲南直通南掌和金邊、從雲南直通大城的四條水泥官道,就必須立即動工,只有這樣,才能儘快的鞏固我大明再這些疆域上的統治!”

而要修這些官道,就少不了需要地方承宣布政使司和都司的配合。

所以朱見濟的想法很簡單。

打!

打的同時,朝廷預先安排好在哪些地方設立都司和承宣布政使司,隨著大明軍隊的推進,朝廷準備好的官員立即跟進赴任。

簡而言之:打到哪裡,治到那裡,官道也修到那裡,同時,國內一些討生活的百姓,也能跟隨著官道去那裡開拓,並帶起文化同化的風潮。

只要官道修好,大明的勢力就能在當地紮根。

所以沒必要等打完了再做這些事。

要不然大明雄師在前面打,結果已經佔領了的區域裡,各種造反、各種遊擊,那要徹底平定整個中南半島和漠北,猴年馬月去了。

本书作者其他书: 明末:我行我上了啊! 大明王冠 從人類消失開始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相關推薦:海賊:退休前賺一萬億不過分吧!詭異復甦:我能看到人生劇本讓我進球帶你飛修仙從祖先顯靈開始詭異遊戲空間真愛狙擊火影狙擊重炮狙擊狙擊愛情線末世:鐵血狙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