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堡宗別鬧->章節

第二百二十四章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到壽康宮給吳太後請安後,回到文華殿,豁然發現于謙在。

于謙已是滿頭白發。

正襟危坐,依然壯氣不減。

正捧茶淺抿。

看見太子歸來,慌忙起身就要行禮,被朱見濟喊住,“於少保上了年紀,又是帝師,今後到東宮可以隨意些。”

現在的帝師只掛虛銜,已經不教導讀書了。

朱見濟又道:“少保入座罷。”

到書桌後坐下,朱見濟笑問於謙,“該不會是來給孔宏緒求情罷?”

于謙難得的笑了,“沒必要。”

孔氏北宗本來就該敲打。

衍聖公?

又不是孔聖人。

朱見濟訝然,“那少保有何事?”

于謙咳嗽一聲,看了一眼周圍,朱見濟明了,對侍候左右的柳旒和李琴道:“剛才孤從壽康宮回來,皇祖母說今兒個沒見著太子妃,你倆陪太子妃一起去壽康宮用午膳,在皇祖母那邊混個臉熟……唔,若是遇見母后帶著呂煥在壽康宮,你倆要知分寸。”

她倆不敢和白鯉爭風吃醋。

但有可能和呂煥看不對眼。

先敲警鍾。

柳旒和李琴大喜。

歷來給吳太後請安,都沒她倆的份。

現在太子殿下讓她倆陪太子妃白鯉去,明顯是要逐步的給她倆名分了。

于謙大為歎服。

就太子殿下的御後之術,陛下拍馬也趕不上。

道:“陛下已經口諭六部和都察院及太常寺、大理寺等部門,讓諸多臣子近期不能來文華殿打擾太子殿下,老臣斗膽,前來請示一事。”

朱見濟道:“於少保過慮了,有事來找孤便是。”

其餘人可能會吃閉門羹。

於少保不會。

中華的歷史長河中,總有那麼一批人讓人在說起他的名字時,會肅然起敬,大宋的岳飛、文天祥,大漢的霍去病,大明麼,於少保當之無愧。

大明其實還有幾個不怎麼出名的人,比如王艮。

王艮本該是狀元,朱允炆嫌棄他長得不好看,有損朝廷形象,貶到第三名,狀元成了胡廣,靖難之後,王艮在家自縊。

朱允炆以貌取人,他卻未以勢取國。

於謙道:“微臣是想請示殿下,是否需要在福建那邊籌備戰艦,準備渡海去臺灣,畢竟要跨海而戰,沒個一兩年的準備,容易出師不利。”

朱見濟大感意外,“少保怎麼知道孤要去打臺灣?”

於謙道:“齊家治國平天下,太子殿下已經處理了朝堂上的分歧,又收歸兵權,只需把孔氏南宗的孔越封為衍聖公,則天下士族將和朝堂一心。景泰十年逃走的那一批人,在臺灣經營了多年,再不去打,怕是要成尾大不掉,所以微臣斷定,兩年之內,殿下必定對臺灣動刀戈。”

朱見濟試探性的問道:“少保知道是何人在臺灣?”

於謙道:“不是建文餘孽?”

朱見濟一聽,原來於少保不知道啊。

也對。

如果于謙知道在臺灣的是堡宗,大概也不會主動請示自己在福建開始備戰。

不用擔心於謙有什麼想法。

堡宗在法理上已經死透了。

在任何地方出現的堡宗,朝堂都可以昭告天下說他是假的,然後派兵過去維持大明皇室的尊嚴——敢假冒大明天子,不殺你個七進七出,當我大明是大萌麼。

在太廟被手刃的堡宗就不是天子了?

有一說一,于謙這兵部尚書很合格。

朱見濟打算景泰二十年打臺灣,把堡宗攆交趾去,但他並不清楚戰前準備事項,尤其跨海作戰需要的準備工作何其繁瑣。

于謙提出來了!

朱見濟笑道:“如此,有勞於少保了。”

于謙問道:“大概多少兵力跨海追剿建文餘孽?”

知道兵力,才知道要準備多少戰艦和糧食等後勤物資。

朱見濟略一思忖,“本來只想動用東宮幼軍,不過東宮幼軍恐怕有人會暈船,所以打算從團營抽調兵力,給幼軍湊夠一萬人罷。”

只需半年,就能給一萬人的東宮幼軍配齊裝備。

于謙略有不放心,“就一萬?”

臺灣多山地密林。

火器威力大減。

朱見濟笑眯眯的,“夠了。”

其實也可以不這麼複雜。

謝晚和範彪的十年之期已到,兩人看見東宮幼軍出現在臺灣,根本不會藏著掖著,直接反了堡宗,然後把堡宗安排好逃亡交趾。

自己只需要下一封密旨給他倆即可。

為何還是要派幼軍去?

亮肌肉而已。

免得這兩人有不該有的想法。

于謙沒再糾結兵力的事情,這些年太子殿下做的事,幾乎算無遺策,他再多嘴就顯得不懂事了,但還有個問題:戰艦。

問道:“一萬人的東宮幼軍,只需要幾艘寶船就能運過去,但建文餘孽在臺灣經營多年,說不準還勾連;了倭寇,水師力量只怕不差,幼軍又不善於海戰,殿下可有對策?”

朱見濟點頭,“有這種可能,到時候過海需要福建、廣東、江蘇等都司所有的防倭水師一起,拱衛著東宮幼軍登陸,在局勢沒有明確下來之前,負責接應。”

又道:“此事就這麼說定了,至於從團營抽調兵力填補幼軍,兵部這邊全力配合罷。”

于謙點頭,“戶部那邊?”

戶部真沒錢。

朱見濟道:“戶部那邊沒錢,孤知道,但沒錢也得拿錢出來,此事要慢慢解決,不過孤有個想法,我大明國庫之所以貧瘠,是因為很多賦稅收不起來,所以孤想在合適的時候進行稅法改革。”

於謙大驚,“殿下三思。”

這可不是小事。

稅法改革,是要和全天下的權貴開戰,肯定會引起家國動盪。

朱見濟點頭,“孤知曉輕重,鑑於目前幼軍還沒發展起來,所以不打算立即推動稅法改革,大概要等解決臺灣的事情活,到時候可能要請於少保掛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歷來變革,都由百官之首掛帥。

王安石變法時,王安石是當朝相公。

張居正變法時,權傾朝野。

所以于謙最合適。

于謙暗暗好笑,殿下這是打算讓他來背鍋,改革成功了固然好,改革不成功,他這個於少保就要為改革引起的動亂負責。

但於謙何所懼哉。

沒錢的大明已經如此強勢。

有錢的大明……

不敢想。

于謙也支援大明外擴,至少要把宣宗弄丟的交趾給拿回來,要不然遞補的六部侍郎名單,哪來的那麼多熟諳軍事的人。

起身,行禮,“微臣鞠躬盡瘁,絕不負殿下期望!”

本书作者其他书: 明末:我行我上了啊! 大明王冠 從人類消失開始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相關推薦:海賊:退休前賺一萬億不過分吧!詭異復甦:我能看到人生劇本讓我進球帶你飛修仙從祖先顯靈開始詭異遊戲空間真愛狙擊火影狙擊重炮狙擊狙擊愛情線末世:鐵血狙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