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堡宗別鬧->章節

第一百三十六章 寧王,聽說有人在想我?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朱見濟振奮起來,“堡宗……”

吳太後看著殿外的遠空,渾濁的目光逐漸明亮,而且犀利,沉默了一陣,“宗人府核驗了身份,是假的,但錢皇後是真的。”

朱見濟勐然站起,有些失態。

吳太後並不意外。

孫兒才十歲,哪有那麼容易養成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氣度。

明君也需要時間學習,在挫折中成長。

朱見濟來回踱步,橫著左手撐住右手手肘,右手摸著下頷作沉思狀,“如果是假的,那必定是在許彬府邸裡更衣的時候偷樑換柱了,和孫兒推測的一樣,宗人府第二日發現異常告知老朱,盧忠肯定帶錦衣衛追過,孫兒也讓朱驤去查了,並沒有堡宗出逃的痕跡。”

他藏到哪裡去了?

吳太後看著孫兒小大人一般的模樣,有些忍俊不禁,本來犀利的目光看向朱見濟時,柔和了許多,笑道:“所以這是個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找出這個問題,孫兒就不算輸。

當下確實輸了。

朱見濟勐然一拍手,“會不會還在北京城內?”

吳太後搖頭,“應該走了。”

宗人府要核驗身份,朱祁鎮知道這個規矩,所以他只有一夜的時間,如果不離開,宗人府第二天發現真相後,他想再跑就沒機會了。

朱見濟更加疑惑,“不在北京城,沒有南下,也沒有北上,能去哪裡?西南的雲南有沐家,四川是一群天高皇帝遠的主,不可能支援他復辟而將自身扯入漩渦。”

吳太後其實也疑惑,“除了南方的建文餘孽,或者有藩王想造反,否則沒誰能容得下他。”

朱見濟勐然站住。

藩王?

臥槽,怎麼忘了這個事。

有明一朝的藩王中,最不老實的人是誰?

寧王!

就是唐伯虎點秋香裡的那個寧王。

歷史上的寧王朱辰濠確實造反了,要不是當時有個聖人叫王陽明,寧王朱辰濠可能就要和朱棣一起共享藩王逆襲的殊榮了。

而明王的反意,還得從太宗朱棣靖難時說起。

朱棣靖難,前期形勢並不好,被南軍逼得焦頭爛額,彼時李景隆五十萬大軍直逼北京,朱棣無奈,讓世子朱高熾守北京成,他帶領部分兵馬去了大寧。

大寧有個王爺,寧王朱權,打仗也勐的一批,絲毫不遜色朱棣多少。

朱棣去大寧當然不是找朱權喝酒。

他看上了大寧的兵馬!

尤其是隸屬寧王的朵顏三衛,這是一支由蒙古人組成的僱傭兵,有奶就是娘,只認錢不認人的那種,戰力彪悍至極。

朱棣到大寧後,朱權想著畢竟兄弟一場,而且朱棣早些年對他極好,遂邀請朱棣一人騎馬入城,朱棣握住朱權的手大哭,說十七弟啊,我也不想造反,是逼不得已啊,你現在有權有兵,說的話朱允炆會聽,幫我起草封奏章謝罪吧。

朱權當時就笑了。

四哥你起兵確實是逼不得以,但現在寫章謝罪有用?

於是敷衍朱棣。

朱棣在大寧數日,朱權以誠相待,全無防備之心,然而朱棣帶來的兵馬早埋伏在大寧城外城外,官兵分批入城,暗中勾結三衛部將領,等一切佈置妥當,朱棣告辭,朱權念兄弟情分,到郊外為其餞行,哪料伏兵趁機而起,將朱權擁往前行,就這麼把大寧兵馬給拐到北京去了。

這也行。

搞不好朱權就是故意讓朱棣拐走大寧兵馬,畢竟朱允炆削藩手腕太狠了,朱權要是不幫一把朱棣,等待他的遲早也是死路。

問題就出在後面,朱棣對朱權許諾,說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結果呢……

朱棣轉頭就把朱權封南昌去了。

這事可以說得很有趣:

話說靖難後,朱棣成了大明集團的董事長,朱權作為分公司總經理,一想,難道我現在敢去找朱棣,說兄弟你是不是該兌現承諾了啊,讓我也進董事局,再分一半的股份給我?

這是找死啊。

集團安保部總經理紀綱分分鐘給你安排個罪名,讓你裸辭,還不給安家費的那種。

共富貴都是說說而已,能當真?

得了,主動點吧。

朱權果斷給朱棣發微信,說老四啊……啊不,朱總啊,股份什麼的我就不想了,你讓我到去管蘇州分公司吧,那邊富饒有錢,我業績比較好看。

朱棣秒回朱權,說不行啊兄弟,總部也靠蘇州那邊拉業績,還不忘加了個狗頭表情。

朱權又說那去錢塘怎麼樣。

朱棣就說兄弟慎重啊,當年老爹讓五弟去管理錢塘分公司,結果沒當多久就被老爹給改派到開封去了,建文這小兔崽子辦事不講規矩,讓他弟弟去錢塘當了總經理,可惜未享受到錢塘的業績加成(賤笑表情),依我看啊錢塘這個地方不祥,我覺得建寧、重慶、荊州、東昌都是好地,你隨意選一個吧(憨笑表情)。

朱權還能說什麼,再說就得去雲南了,嗯,雲南都去不成。

得去貴州、廣西。

朱權只好回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

乖乖的去了南昌。

這就埋下了樑子,朱棣以永樂盛世之威,讓朱權不敢動彈,後來的仁宗、宣宗也不給他機會,堡宗上來了,可有三楊和太皇太后張氏,朱權熬到正統十三年,掛了。

他孫子朱奠培在正統十四年世襲罔替。

然後土木堡之變發生了。

大明國力腰斬,精兵強將損失殆盡。

朱權不死,估計當時就搞事了,說不準朱祁玉都登不了基,結果他早死了一年。

也許朱奠培繼承了朱權和太宗一脈的樑子,但他沒繼承到朱權的能力,所以一直蟄伏,直到石亨、方瑛、陳友等人先後動亂,讓他看到了希望。

然後就和建文餘孽搞在一起策劃了堡宗出逃?

朱見濟這麼一想,覺得很合理。

如果寧王真的牽扯進來了,正好,雙喜臨門,一起收拾了。

這麼一想確實很爽。

讓堡宗當帶路黨,然後自己再帶人一路平推,到時候推著推著,回頭一看,臥槽,孤的江山已經遠邁漢唐了!

得趕緊去找便宜老爹商議。

提前佈局。

如果寧王牽扯進來了,就替後人解決掉這個隱患!

本书作者其他书: 明末:我行我上了啊! 大明王冠 從人類消失開始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相關推薦:海賊:退休前賺一萬億不過分吧!詭異復甦:我能看到人生劇本讓我進球帶你飛修仙從祖先顯靈開始詭異遊戲空間真愛狙擊火影狙擊重炮狙擊狙擊愛情線末世:鐵血狙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