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白馬掠三國->章節

五十六 誓師出征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常語云曰:師出有名。

沙場之上,兵鋒大事,當以正合,以勢趨。

簡單來說,古時交戰講究一個大義,是以古人在出兵行仗之前,往往會透過下詔書、戰帖等方式,來打擊、譴責敵人。

與現代很多情況不一樣,這個時代,推崇的是儒家思想,主張理和義,推崇的是王權。

所以有時候,那些各朝各代裡面,一些叛亂的起義軍,在大展起義大旗的時候,容易遭受諸多抵抗、為難,上至士大夫,下至黎民走販。

其中固然是有著種種原因,但歸根結底,最主要的還是師出無名,不得人心。

所以,就算心中已經定下來了計劃,袁紹他們一眾諸侯也不能就這樣興沖沖的帶著手下將領士兵,直接殺過去霍霍。

那不叫打仗,而叫過家家!

當然,換個方式思考,我們也可以把這些脫了褲子放屁的做法,理解為是遮羞布。

人嘛,都是要點臉面的~

於是乎,一般挑起戰爭的一方,總是要先昭告天下,自己是怎麼怎麼的公正,代表正義、仁愛,對手則是如何如何的殘暴、惡毒。

然後應戰的一方,又要想辦法“討教”回來。

這個時候,就應運而生了一群文筆秀作華麗,撰寫剿文的刀書筆吏。

雙方需要在大戰前,嘴炮一陣,相當於做了一個廣告宣傳一樣,讓基層民眾,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

所以,在實施計劃之前,眾人還需要先配合著造一出“大戲”。

舞臺的背景已經搭好,出於考慮,早在等待諸侯前來會盟的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面,曹操和袁紹便已做好準備工作。

他們令人正式的築了一座點將臺,臺高四丈有餘,分上下三層,裡面用黃土夯築,外鋪青石板,周圍遍插五色旗幟,當中一杆三丈高、碗口粗的旗杆,一面墨綠色的袁字大旗迎風飄擺,好不威風!

現在,這裡,便成為他們的“秀臺”...咳咳,誓師臺!

“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正了正衣衫,被簇擁著來到點將臺下的袁紹,穩步踏在高臺臺階,同時清聲喝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謹遵軍令,我等參見盟主!即從今時,遵從號令,共討國賊!”各路諸侯、部將,齊齊向站立於正中的袁紹躬身行禮。

算是在三軍面前,正式認可了他共主的地位。

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整衣佩劍,繼續慨然而上,立於高臺最頂處,焚香再拜。

他大聲讀著手下謀臣準備好的盟約發言稿:“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不得不說,袁紹還是蠻有舞臺氣質的,一通討伐稿下來,居然還蠻有聲有色,腔調正通!

眾諸侯也在其下首位紛紛配合,或因袁紹朗讀盟約時的辭氣慷慨,或因為局勢所迫、虛情假意,與之迎奉。

反正,高郅在下面放眼看過去,臺上的諸侯都是一副涕泗橫流、感動的無以復加的表情。

做作...虛偽...

抿了抿嘴,見證過後世電視電影薰陶的高郅,自是對此等“低劣”的演技,表示無趣,百無聊賴的在下方發呆...

內容還是比較繁瑣的。

在發誓的環節後面,便是殺青牛、白馬祭天。

諸侯們以袁紹為首,依次上前,將鮮血抹在自己的面頰上,歃血為盟。

緊接著是各軍中的主要將領,同樣是上前歃血,儀式,搞得非常隆重。

至於說,沒能排上號的高郅,只能繼續發呆,心裡卻是愈發的無聊。

mmp,還要坐多久啊?

高郅翻了翻白眼。

一小會兒還行,這呆坐久了也難受得要緊,坐立難安的高郅,扭動身軀的同時,心裡也不住的腹語抱怨。

沙場征戰,講究得是一個快捷,簡單,明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應付那些複雜的軍情戰況。

如今袁紹搞得這一套,看起來是挺壯觀,可對於行軍打仗是一點幫助也沒有。

明明能一劍刺穿敵人的心臟,你非得先耍幾個劍花,擺個pose,等你這邊姿勢擺完美了,死的可就不知道是誰了……

不過,轉念想一想,在歷史上,這可是都能為了兒子推遲軍事的傢伙,好像也就不那麼難以接受了?

撇了撇嘴,高郅把視線往一旁挪去。

只是,更令他無語的是,當他把頭轉過去時,卻見劉備一臉羨慕的看著高臺上的諸侯,眼睛裡充滿了嚮往。

“...”

so?難不成,不是他們審美有問題,而是我get不到點?

蒼了天了!

高郅扶手揚額,無語問天。

不過,無語的事情,並不會因為一句而改變了。

這一坐,就讓他從清晨直到午時,才算結束!

跟隨著好不容易完事的眾諸侯,高郅及諸多大軍,帶著飢腸轆轆的肚皮,陸續趕赴汜水關,各自安營下寨,連線二百餘裡。

見已成功到達,眾諸侯便放鬆幾分,乃吵著向曹操等人提議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同時商議進兵之策。

而作為下層的將士們,高郅他們今日,也同樣有幸,飽餐一頓。

當然,食物的質量上,區別還是有的,嗯,...有點...咳,差的還比較大。

普通將士們,諸如白馬義從這樣的精銳還好,能夠分得一大碗肉湯,幾塊饃。

其餘的普通士兵,最多分一碗肉沫湯,兩塊饃。

而各位諸侯們,則是齊聚帳篷內,準備征戰之前的宴會。

大帳中的篝火上,架滿了肥豬、烤羊,還有大壇的美酒擺放一旁。

有專門的帳下親兵為眾人割取烤肉,然後放在托盤裡,連割肉的刀子一起呈上,這種吃法,倒也給人一種別樣滋味。

酒過三巡,三軍大宴之後,才輪到正題。

眾諸侯簇擁著袁紹,撤下食物,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

除了既定的先鋒官孫堅,他們還需要另外安排幾路兵馬。

此時袁紹坐在主位上,可謂是春風得意,他一面接受眾人的恭賀,一面開始思索給諸位諸侯的安排,及部署兵馬調動。(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錦庭嬌公元三九九九大明極品假太監我啟蒙了文娛盛世橫推武道:從龍吟鐵布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