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70年代婚戀日記->章節

第三十七章 我們的工地廣播站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1976年12月31日星期日天氣晴

不知道是有人給肖榮出的主意,還是她自己有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要她不是上白班,無論是零點班還是下午的四點,隔三差五地就要到我辦公室來坐坐。除了看書看報,在我閒暇時就無話不談了。她的身世啊,家庭環境呀,工作上的情況呀等等,說實話,對小榮這樣的客人,尤其是如此頻繁的到訪,我並沒有反感。為啥呢,第一,她不會影響我的工作。如果我正在忙著,她的眼裡不揉沙子,就會馬上搭手幫助我,比如,我正在寫大標語,她會主動地幫我倒墨汁,按住紙不要動;我在房山換黑板報時,她也會站在下邊為我搭下手,或者是遞遞粉筆,或者是擦擦黑板,或者是幫助我念稿子等等,她非常的愛幹活,也會幹活。每當這時,我就立刻想起我和大宴在一起的日子,想起我們倆頂風冒雪寫黑板報的情景。這可能就是見景思情吧;有時候我要更換廠區大門口的櫥窗,將裡面的老舊照片換下來,將新近發生的會議新聞,廠裡學大慶的簡況,還有各單位的先進人物等等,臨時抓拍的照片裝入櫥窗裡,小榮恰巧趕上了,也會站在那裡為我幫忙,對此,我是非常感激的,哪有反感之理呢!

再者說,小榮這孩子是個熱心腸。是情商很高樂於幫人的那種,尤其在地震發生時,她強忍自己的傷痛,拼命搶救自己的工友,搶救遇難的同志,為此受到了全廠幹部職工的稱讚與愛戴,我也毫無例外地倍加讚賞。我覺得小榮真的是個好人,是個難得的有道德有熱心的好人,對此,我打心眼裡佩服她欣賞她,她經常光顧我的辦公室,我感覺很舒服,她是我從事政工以後,第一個被採訪的物件,我怎麼會有反感呢!

更多的時候,我在忙。或者是寫什麼東西,或者是閱讀什麼檔案,小榮進來了,也不會打擾我的工作。別看她文化水平不高,別看她是個準村姑,但她的心數可大了,她絕不會干擾我的正常工作,進來後,就會悄悄地坐在那裡,或者在書架上翻翻沒有看過的書,或者是在報架上拿起一份新來的報紙看看新聞。她本身就是我學習的楷模,是我崇拜的偶像,這樣的人經常來本身就是大好事呀,我怎麼會有反感呢!

從幾次聊天中得知,小榮她小我兩歲,今年25了。在農村也算作大姑娘了。她也是窮苦出身。出生在唐山偏遠的農村,六七歲時就和姐姐一起下地挑野菜充飢,七八歲就幫助爹媽或姐姐幹農活了,她的悟性很高,學習也很好,但因為家中孩子們太多(兄弟四個姐妹四個),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也很嚴重,所以,她初中一年級都沒上完,就輟學務農了。小榮談到這裡時,她的眼睛就是迷茫的,就會掛上淚花暗淡無光了。可以想象,她對知識是怎樣的渴望,對學校是怎樣的留戀!但是,她就是這樣的命運,她就是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

今天下午,小榮又來了。她這次來並不是空著手進來的,只見她右臂上挎著一隻書包,進屋後,就將口袋放到了椅子上,從書包中掏出一件毛衣來,啊!挺漂亮的毛衣,是手工編制的,黑紅相間厚墩墩的,小榮兩手把毛衣展開說:“來,你試試這毛衣合身不”?

我不知道她是什麼意思,就問:‘“這是誰的毛衣呀,挺好看的”

“這是我前些年穿過的舊毛線,洗一洗打算給我爸織的,結果太肥了,他穿著不太合適,你要不嫌棄就給你穿吧”。

我感覺這太不合適,我怎麼平白無故讓人家給我織毛衣呢。

“不行,不行,這麼貴重的東西,我不能要”。

“你這就見外了,我們不是工友嗎,不是戰友嗎,我這舊毛線能值幾個錢呀“?

別看小榮是農村姑娘,一點都不扭扭捏捏,關鍵時刻可大方了。只見她雙手用力一甩,一轉身就把毛衣套進了我的脖子上。,就這一個突發的動作,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真的挺合適,穿上毛衣以後,感覺有一股暖流瞬間就湧遍全身,舒服的很呢,我活到27歲了,還沒有穿過這樣的毛衣呢,我很快脫下來,還給了小榮說:”不行,不行!不太合適“。

”怎麼不合適?是穿著不合身,還是給你不合適“?

”都不合適“。

”合適不合適也是你的了,等以後有錢了,給我10塊錢就行了,我就賣給你了“。

好嗎,”強買強賣”。她說完,把門一甩走了。

我還拿她有什麼辦法呢?

可以這樣說,我們廣播站在學大慶的道路上,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特殊時刻,也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每天,我們不僅堅持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聯播,堅持中午11點30分半個小時廠內新聞廣播,另外,廠裡有了重大的活動,或者是限期完成的重點工程什麼的,我們的廣播站也要及時作出反應,要搬到活動或工程的現場,做及時的報道或現場直播,這樣的效果會更好。深受大家的好評與歡迎。

今年十月中旬,天氣慢慢地轉冷了,地震時跑冒到地溝裡的重油開始凝結,此時是比較容易打撈的時刻。在廠區內地溝裡流失的重油,當然要由我們本廠自己回收,但跑漏到幾公裡之外的排水河中了,只依靠我廠自己的力量,似乎就是杯水車薪,力不從心了。於是在天氣上凍之前,總場黨委決定,周邊的工業企業要全力動員,協同作戰,共同清理排水河中的重油。這樣,既可以把煉油廠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還可以藉此機會清理河中的淤泥,為明年的防汛排澇打好基礎。

就這樣,五個企業的幹部職工一起出動,200多人分段包乾,各負其責,爭取在月底前徹底完成撈油或清淤的任務。

戰役很快就打響了。我們的廣播站,在不影響中午播音的前提下,也在工地上搭起了臨時的廣播工作棚,將全部的裝置運過去了。當天,就開始了正常播音。

這裡,還要介紹一下,我們廣播站的“編外工作”人員,她是財務科的會計,叫蕭蕾,也是我的鐵桿粉絲,我在報刊上發表的每一篇作品,她都要認真的閱讀,有些還要精心地剪下來收藏,按她的話說:是“讀著你的詩長大的”。不僅這樣,她還是我們廣播站的替補播音員,如果李姐有急事休假了,或者是外出沒及時回來,蕭蕾

馬上就可以勝任播音。對廣播事業如此,對我們的政工事業她同樣也很支援。經常幫助我改寫稿件,換櫥窗,換黑板報,沖洗膠捲擴印照片等等,哪次都是有求必應。這次參加撈油清淤的大會戰,蕭蕾也是最積極的一個。她又是幫助搭窩棚,又是安裝播音裝置,還負責到參戰單位去採訪工程進度,採訪典型人物等等,她跑上跑下,活力四射,一個剛剛高中畢業,不足20歲的女孩子,在這樣的荒郊野哇,這樣的凜冽寒風中受苦,真的是難為她了。

我們在工地廣播的形式,還是跟廠區的一樣,第一,是工地新聞,第二,是文藝節目,有了新聞線索或新聞人物,就及時廣播,從寫稿到播出保證在一個小時以內。沒有新聞了,就廣播各單位的工程進度,如某某單位打撈起重油多少斤了,清理了淤泥多少米了,以此鼓舞大家的幹勁,開展比學趕幫超的熱潮。最後一檔節目,就是文藝節目,播放流行的革命歌曲,八個樣板戲的選段等等。

工地上有個這樣的廣播站,顯得特別的熱鬧,特別的有活力,鼓舞士氣的作用不可低估。結果,農場黨委計劃半個月的工程,最快的單位只用了十一天就宣告“撤隊”,最慢的單位也僅僅用了十三天。據有關部門統計,這個工程共撈回重油78噸,清理排河中的淤泥一千八百餘立方。

十二月初,按照總場黨委的規劃,要在蘆臺火車站外的延伸處,也就是我們廠區的東側,建設一條長達2000米的卸油專用線。兩公裡長的鐵路基礎工程。這無疑也是個大專案,是很難啃的硬骨頭。時下,鐵路部門的一切手續都審批完備,接下來的就是鋪墊路基,需要我們自己來完成的工作了。時間緊,任務重,再加上天寒地凍,困難不少。總場黨委就號召各機關科室的幹部走出來,到我們廠區的院牆外參加鋪路基。各位機關幹部的積極性很高,無論男女鬥志十足,他們推車的推車,裝料的裝料,工地上紅旗飄飄,戰場上人聲鼎沸,在寒冬臘月好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為了推動專用線的建設早日完工,我們根據洪書記的意見,戰地廣播站緊密配合,為現場的機關幹部鼓勁加油。採訪回來後,就在油氈搭蓋的棚子中現場寫稿,隨後馬上播報出去。這時的天氣已經很冷了,手中的筆都不能攥緊了。寫出的字跡可想而知,一定是七扭八歪,龍飛鳳舞的了。為此,我們還鬧出個不大不小的笑話呢!

我採訪總場政治處的幹部,大家都推薦副主任老孫不容易,如今他已58歲,接近退休的年齡了,但仍和大家一樣揮鍁勞動,不甘下風,因此大家都非常感動。要表揚一下孫主任老驥伏櫪的精神。我把稿子在第一時間寫好,交給蕭蕾廣播時,只聽到工地上“轟”的一聲,“炸”開鍋了!一二百名機關幹部同時騷動起來。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前仰後合,怎麼啦?

原來,是蕭蕾把孫主任的大名給唸錯了。總場政治處孫主任當然也是農場的名人了,大家誰不知道。因為我寫的字跡比較潦草,蕭蕾把孫啟“佑”,念成了孫啟“佐”了。給人家主任的方向念“倒”了。這不是“方向路線”問題嗎!當時,我正在工地上,正好站在孫主任不遠的地方,只見孫主任也跟著大家一起笑,繼而他說:“這個廣播員什麼文化,怎麼左右都不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相關推薦:娛樂大頑家吸血鬼的無限旅途網遊之吸血鬼我就是吸血鬼重生70錦鯉小嬌妻玄界復仇者新英雄世紀神級復仇者閃婚成愛:冒名妻子不好惹重生贖罪,回到妻離子散之前